4570万!可穿戴设备怎么了?

发布时间:2015-04-1 阅读量:84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研究机构IDC的预测,全球可穿戴设备2015年的出货量将达到4570万,而2019年的出货量将达到1.261亿,这意味着大约45%的年增长率。

苹果AppleWatch即将在4月份上市,令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关注度再次提升。研究机构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15年底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4570万,而2019年的出货量将达到1.261亿,意味着大约有45%的年增长率。
2015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4570万
2015年底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4570万
 
目前,可穿戴设备可被细分为眼镜、耳饰、衣着以及手腕上的配件如手表、手环、绳饰等等;其中手腕上的配件明显是当前的产品主流,占据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的90%。
 
IDC表示,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增长依赖于大量新厂商、新设备和终端用户的出现。智能可穿戴设备就是能够运行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可穿戴产品。这些设备包括苹果的AppleWatch、摩托罗拉360智能手表,以及三星GalaxyGear智能手表等等。
 
2015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4570万
2014Q4可穿戴设备预测,红色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图片来自IDC)
 
据统计,这些智能化的可穿戴设备在2014年共售出约420万,今年则有望获得大幅的提升。另外还有非智能类别的可穿戴设备,比如基本的健身追踪器,也就是没有运行应用程序的种类。IDC表示其销量将从2014年的1540万台增长到2015年的2000万台。
 
可穿戴设备的蓬勃发展显然是由健身需求所带领而起,由于一些OEM厂商将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与智能手机结合,所以售价与成本也显著下降;同时,市场需求也正迅速转向高价位款式,需要更强大的功能,所以AppleWatch的上市将具有象征意义。随着AppleWatch的发布,智能可穿戴设备将迎来重要的一年。
 
 
然而虽然AppleWatch为可穿戴设备市场带来了新的热度,但恐怕许多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仍需要一个很好的购买理由,才能用其取代传统的手表或配件。

相关阅读:
开年啦,看看2015年可穿戴设备10大趋势分析
华为余承东谈三大趋势:可穿戴设备、车载及智能家居
【活动召集·深圳】可穿戴与智能硬件技术交流会
相关资讯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