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已死,电商乏力,智能硬件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5-04-1 阅读量:71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2015年,无论是智能硬件还是智慧家庭,都需要从风口落回地面,回归理性。众筹已非出路,电商渠道乏力,智能硬件企业需要寻找真正接地气的商业模式,而一家公司很难将整个生态打通,只有广泛合作才能共赢。

谈到众筹,说它人尽皆知也不为过,毕竟在这个平台上出现过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一本书,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原创CD,或者一场尚未开拍的电影。这也是笔者第一次听说到这个有别于以往的集资模式。

众筹的概念启蒙于美国的Kickstarter。早期,美国一群极具创造力的创客群体在Kickstarter平台上面向公众筹资,以获取资金支持,让他们的奇思妙想得以走向产品化。这种打破传统的新概念融资模式迅速被中国捕捉到,于是,以点名时间为首的一众平台顺势拉开了中国式众筹的序幕。

智能硬件


成长期:初创团队鱼龙混杂,众筹日渐式微

说起来非常有意思,众筹平台的出现就如同一场润泽万物的春雨,于是乎在中国智能硬件发展初期,大量创客(Maker)及小型初创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联手点名时间在业界燃起了一把大火,至今该平台上的小K智能插座和cuptime水杯仍是中国智能硬件创业的代表案例。

点名时间的主要受众群体是投资人和硬件者,通过对硬件者免费开放平台来获取大批量资源,而京东等企业想要获得某一硬件用户信息,则需要掏开腰包进行付费。在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时期以36kr、i黑马、虎嗅为代表的媒体也借势而起,帮助实现投资对接。
然而,初期的智能硬件市场非常不成熟,大多初创团队以取得融资及贩卖产品为目的,忽视生产的重要性,跳票率较大,对参与用户造成伤害;且实物回馈型众筹在国内市场的特点是要领先于对手,对平台具备流量诉求,恰逢京东、淘宝等拥有强大用户群体的渠道电商横插一脚,众筹平台日渐式微。

成熟期:电商渠道后继乏力,市场难以起量

随着点名时间的没落,京东众筹凭借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反应迅速脱颖而出,拥有强大2C优势的京东众筹在过去一年里,仅京东平台的筹资额就有2亿。与此同时,智能硬件市场已缓步进入成熟期,当初抱着试水心态的小型硬件“团伙”开始销声匿迹,中小型企业成为当下的硬件时代主导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发展,有趣的、富有实用价值的硬件爆品开始冒头,然而无论是媒体的热捧,还是电商平台的推动,产品始终难以起量,通往市场繁荣期的道路出现断层。

转折处:市场难入繁荣期,服务落地是根本

产业发展至此阶段,硬件者们开始困惑,为什么风生水起的众筹模式,在国内短短几年就迎来寒冬?为什么爆品已然出现,销量却始终低迷?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渠道为王”的发展模式已经失效,智能硬件又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纵观整个市场,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几个思维误区:

其一,中国式众筹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销售本质。在国外,众筹的本质意义是大众为支持的创意买单,然后让其获得产品化和商业化的机会;然而在中国,众筹却成为了智能硬件的展示台、预售区,本质存在根本变化。

其二,智能硬件创业者期待过高。由于媒体的热烈追捧,以及海量用户的高度关注,许多硬件团队“异想天开”地希望借助众筹平台一次性解决传播、教育和出货问题。

其三,硬件不是烧钱产品。炒作风潮在科技圈依然盛行,部分具备资金实力的企业有计划地借助媒体为自身硬件产品造势,误导用户判断。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物联网时代下价值开始转向服务,智能硬件彻底沦为配件,再难成为传统渠道式起量产品。

众筹已死,电商乏力,智能硬件路在何方?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京东众筹还是线下销售,智能硬件产品都无法真正起量。可以说,爆品的出现只是成功地第一步,让服务落地才是最终实现盈利的关键点。

物联网时代下,单个智能硬件产品已难以实现长期盈利,与生活场景息息相关的服务才是真正具备价值的商品,硬件彻底沦为配件,消费者并不会为单一的配件买单。

而要让服务真正走向落地则有两大渠道,一是和传统产业合作,比如能源计量产品可以和燃气公司合作进行捆绑式销售;二是渠道变革,凝聚产业力量协同合作,打造依托于数据模型的O2O服务,构建全新商业模式及分钱机制。

2015年,无论是智能硬件还是智慧家庭,都需要从风口落回地面,回归理性。众筹已非出路,电商渠道乏力,智能硬件企业需要寻找真正接地气的商业模式,而一家公司很难将整个生态打通,只有广泛合作才能共赢。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