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发布时间:2015-03-28 阅读量:84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今天通过7步让你用会这些看似复杂布置、又毫无规律可言的各种按钮,不再被车内按钮神烦。首先是认识汽车的基本功能分区,大致上这些按钮的布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都会呆在基本区域之内。

按钮不乱:分区布置 伸手可及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就算您是对车内按钮布局完全不了解的全新车主,看了这张图也该有个大概印象了。另外,这虽然不是座舱按钮布局的铁律,不过基本也都差不多了,毕竟习惯已经延续几十年。这些按钮一般都按需要和相关性布置。比如,行驶时最常用、厂家最希望你用到的,肯定能在方向盘附近找到(转向灯、雨刷、定速巡航多功能按键等);灯光一般在中控台左边(近光、示宽灯、仪表灯),空调和多媒体在中控台正中,和性能、行驶相关的一般放在档把附近(ESP、四驱系统、运动模式等);车窗车门反光镜相关的都在门上;座椅控制通常在座椅侧面。当然上面都是常见车型,特例我们也会尽量列举。

灯光部分: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灯光是平时最常用到的功能之一,因此先拿出来说说。大灯控制主要有两个位置,欧系主要占据方向盘面板左侧,日韩系则以方向盘左侧拨杆为“阵地”。这两种方式其实各有优劣,只要适应都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各种按钮的指示都是统一的,所以不会有识别难度。随着灯光技术发展,诸如自动大灯、全天候灯、停车指示灯甚至夜视系统也越来越普及,好在这些灯光标志一般都非常形象,比如夜视系统就是车道上方一轮月牙,一目了然。

 

多媒体控制

多媒体部分是品牌建立个性的地方,不过整体来看基本都是大同小异。而且毕竟各位都或多或少用过家用CD、收音机或DVD等设备,车载设备只是这些配置的“集大成者”,对消费者来说一般没有任何上手难度。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另外,高端品牌一般还有自己独立的人机交互系统,操作都有单独的拨杆、旋钮或手写板等。但这些系统通常各有各的特点,无法在一篇文章里统统体现,而且和本文宗旨不符,因此不做单独介绍了。

空调系统和舒适性功能:


空调是日常使用时最常用的功能了,几乎天天都要用到。不过可能您只知道每天打开空调就能有凉风吹出,但对各个按钮和旋钮的功能可能并不那么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无论手动还是自动空调,我们都可以选择内外循环。内循环就是空调系统从车内吸取空气,外循环自然就是吸取车外的空气了。如果您长时间在城市中行车,或者遇上扬尘风沙等天气,则一定不要开启外循环,否则车内空气只会越来越差。部分带有空气过滤系统的车辆则可适当放宽。

车窗、车门和玻璃控制:


车窗和车门相关的功能键一般都在车门上,如中控、车窗升降、后视镜等。不过日韩系控制后视镜的按钮,一般习惯放在方向盘左侧仪表台上。另一个特殊例子是奔驰,把座椅调节和座椅记忆也一起放在了车门上,的确比较方便调节,不用特意伸手向下够。

座椅相关控制:


座椅虽然是我们肯定要接触到的部位,不过与它相关的按钮的确不多。我们常见的是手动调节座椅和电动调节座椅。电动又按可调节灵活度分成4方向、8方向、12方向等等。我们常见的车型以手动或8向以下电动调节为主。另外,中高端车型还带有座椅按摩等功能。

性能与行驶相关:


座椅再舒服,还是用来帮助我们开车的。既然要开车,各种和性能、行驶控制相关的功能自然十分重要。这种按钮一般分布在档把附近,方便驾驶者右手不离开档把太远就能控制车辆性能。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智能汽车——各种按钮基本功能分区解析方案

当然,性能和行驶控制也是有不同侧重的。比如家用轿车偏重的就是诸如自动泊车、电子手刹等便利性功能;性能轿车和跑车在这里放的多是诸如运动模式、悬挂硬度等调节功能;而SUV在这里放的当然就是四驱模式和越野模式控制了。另外,四驱模式也有很多形式,体现在车内按钮上就是各种各样的不同模式,简单的有一个自动全部解决的,复杂的则是一排排按钮,原始的则依然保留机械式分动箱杆。

方向盘快捷控制:


方向盘则是近几年各大厂商着力发掘的各种按键新“领地”。放在这里,不仅方便驾车者,也减少了双手在中控台和方向盘之间的反复动作,减少了危险性和疲劳感。不过什么功能才会放到方向盘上呢?肯定是最“分心”的功能,比如电话、多媒体控制、训航控制等功能。另外,右侧的雨刷拨杆目前功能也越来越多,比如很多车型都加入了雨刷器随车速调节的功能。

汽车的设计虽然各有不同,但车内操作按钮基本都是这个样子。不过上面这些还仅仅是目前最常见的,因此难免有遗漏之处。如果您想彻底了解爱车的各种功能,当然还是要仔细阅读爱车的说明书了。

相关文章

智能汽车——沃尔沃XC90 T8混合动力底盘技术解读方案

智能汽车Maxwell超级电容器的设计方案

智能汽车——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车的对比方案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