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27 阅读量:126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说起智能家居,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伪智能" 产物。究其原因,传统(非智能)家电、家居产品中嵌入一个wifi模块,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美其名曰智能;充其量不过是换了一种操作方式。可以说是智能控制,但是定位智能家居还远远不够。
一、WiFi伪智能退役
真正的智能家居不需要人工设定,所有的智能产品通过某一种条件(IFTTT)实现互联。例如,当温度探测器检测到室内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开启空调,并设定最舒适的温度;当你回到家时,台灯自动感应点亮,饮水器、电热水器自动开启加热模式。
WiFi伪智能退役 Zigbee接管智能家居
这些智能联动难道通过wifi不可以实现吗?智能单品可以通过家里的路由器连接,但是如果组成智能系统,这无疑加大了路由器的负荷。一般家庭路由器可允许接入的设备15个左右;若条件允许也可以加入更多,只不过每加入一款设备注定要"吞"一部分网络资源,显然这不是对路由器的考验,而是对网络带宽的考验,10M光线Hold得住吗?
如果wifi不能让智能家居组成一套完整的系统,那么由谁来救赎智能产业呢?笔者还要啰嗦两句,之所以业内说智能家居缺乏统一标准,不仅表现在各大厂商基于不同的无线平台,还在于同一平台中的无线协议不同。
wifi连接弊端:线多不关联
在刚刚结束的家博会上,有关智能家居的硬件产品很少,大多数企业都是推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则建立在“传感器”上,它可以是智能模块(物联网模块),基于TI Zigbee芯片,看似开放式的协议,但在应用层上厂商又嵌入了自己的"程序"。一套开放式接口却又独立的系统就此诞生。
二、Zigbee当选的五大理由
解决了智能家居标准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接棒wifi智能互联问题。Zigbee技术无疑是首选。
1、功耗/电池寿命
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的传输技术,智能硬件在不需要任何有线电源充电的前提下就可以长时间待机。一块普通的纽扣电池或碱性电池可供续航超过3个月甚至更久。正式基于这个优势,让所有的智能硬件在安装上更灵活,不必受限于插座位置。
2、传输距离
WiFi与Zigbee对比,在传输距离上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家中的路由器也可以通过桥接或中继的方式做到全方位布网,50米以内零死角覆盖。Zigbee距离在100米左右,但是由于两种无线通讯的方式不同,导致传输距离及稳定性方面有差别,下面的内容有详细介绍。
3、设备连接个数
智能插座、智能灯泡、门磁、开关...但这些小的智能硬件就有10多个,更不要说连接空调、电视这些大件智能产品。正如笔者在文章开头所说,即便你家的路由器可以负荷,但是网络带宽也不允许你这么做。对于Zigbee来说,轻松加入30几款设备小菜一碟。
4、自组网 端对端连接
Zigbee采用自组网方式,网状网结构多通道通信,不仅在主机(网关)与设备之间可以通信,该网所有配件设备之间也可以组成通讯网络,这就形成了互联互通。wifi则不同,所有的设备只能听路由器差遣,设备之间不具有关联功能。
应用领域
Zigbee技术实时通讯精准度高,因此也大多用于商用领域高端项目中,大多数人使用wifi不过是浏览图片、收发邮件,特别是公共wifi安全性更是令人堪忧。
三、守住秘密才智能
家庭wifi网络可以轻易被攻破,安全性是个棘手的问题。或许人们对智能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安全性排在了第一位,能守住秘密的才算智能,不知您是否认同笔者的看法。Zigbee、wifi、Z-wave等多种无线协议中,Zigbee安全性最高。
Zigbee智能模块
Zigbee采用128bit AES加密方式,家居环境中又处于一个局域网,所以安全有所保障。同时,AES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旨在取代DES的21世纪的加密标准。凡事都不能太绝对,相对于wifi SSID加密方式来说,我更青睐于前者。
弊端:家庭网关
采用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大多有一个共性,所有的硬件设备都必须有一个"领队",它可以是路由器,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一款产品,我们称它为家庭网关。所有的信号通过家庭网关向不同的智能硬件传达指令。弊端在于如果网关"罢工",那么所有的设备都歇菜;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家里的wifi网络瘫痪了,大致情况也不过如此。
家庭网关需要和家里的路由器直连,wifi退役的是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并非从家庭生活中消失。路由器只需要接入一个智能网关(部分路由器嵌入了网关功能),不会对正常电脑、手机使用无线网络造成影响。
当地时间7月2日,全球三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及西门子EDA相继证实,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即日起解除对中国客户相关EDA软件的技术出口限制。这意味着中断月余的先进芯片设计工具供应链正式恢复。
在全球电气化浪潮与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动下,锂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能源存储与电动汽车的核心“大脑”,其性能与成本直接决定着终端产品的竞争力。面对市场对高精度、长寿命、强可靠及优异性价比的迫切需求,恩智浦半导体(N.V.,NASDAQ:NXPI)于2025年7月重磅推出其创新力作——BMx7318/7518系列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IC,以突破性的单芯片集成架构和卓越性能,为高压电动汽车(EV)、工业储能系统(ESS)及48V轻混系统树立了全新标杆。
三星电子近期对其晶圆代工业务展开战略性调整,将发展重心从追求制程节点的技术领先转向提升商业盈利能力。这一战略重组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其核心举措包括:暂停与台积电在尖端制程上的直接竞争,转而集中资源攻克即将量产的2nm工艺,并积极拓展与英伟达等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
依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TWS耳机市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3%,至2028年将延续温和增长态势。这一趋势标志着行业从高速扩张转向结构性优化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高效精准的热管理成为行业技术攻坚的关键环节。2025年7月,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在宾夕法尼亚州马尔文与中国上海同步宣布,推出通过AEC-Q200认证的NTC浸入式热敏电阻NTCAIMM66H。这款专为液冷系统设计的小型化器件,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紧凑空间的温度监测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