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智能手机——华为P6的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5-03-26 阅读量:87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近年来,智能手机不是拼硬件,就是拼外观,超薄机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拼外观,国内外品牌都争相推出极具竞争力的超薄机型,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也是做出之家产品“差异化”的一种方式。

近年超薄智能手机应该从Moto Razr开始,到OPPO Finde,vivo X3,再到现在的ELIFE S5.5,从7.1mm到现在的5.55mm,只用了2年时间,下面就来为大家回顾一下超薄智能手机的发展。

2011年10月摩托罗拉正式发布了自由7.1mm厚度的RAZR T910。从V3开始,RAZR就一直再续写传奇。当年的V3采用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而现在RAZR XT910采用的更强悍防水防刮材料--凯夫拉。从当年的13.9毫米到现在的7.1毫米,摩托罗拉在超薄的路线上不断突破记录。

超薄智能手机——华为P6的发展史

▲MOTO锋芒XT910

摩托罗拉XT912拥有4.3英寸的显示屏,采用了Super AMOLED材质,分辨率为960×540,色彩非常出色。搭载了德州仪器OMAP4430处理器,频率为1228MHz,机身内存为1GB,内置16GB存储空间。搭载了Android 2.3系统,后置800万像素镜头。

2012年6月12日 OPPO Finder 6.65mm

纵观OPPO Find系列的前两代产品,不难发现OPPO既紧跟了当时的潮流,又为用户带来了难忘的惊喜。新一款6.65mm机身的OPPO Finder在2012年6月12日发布。和其他超薄手机不同的是,OPPO Finder并没有采用上凸下翘式的设计。除了摄像头凸出之外,其他部分的厚度均是相同的。此外,天线音腔一体化模式也是保证其超薄的根本原因之一。

超薄智能手机——华为P6的发展史

▲OPPO Finder

OPPO Finder整机采用了直板触控设计,机身正面拥有一块4.3英寸的Super AMOLED Plus屏幕,顶部最显眼的当属凸出式的圆形800万像素摄像头,并配备了双LED闪光灯。OPPO Finder搭载了主频为1.5GHz的高通骁龙MSM8260处理器以及高通Adreno220 GPU。为了保证在Android系统下流畅的运行,OPPO Finder也配备了1GB的内存。此外,该机还具备16GB的机身存储空间。

2012年11月20日 vivo X1 6.65mm

5个月后的2012年11月20日,发布vivo X1是当时全球首款整合了Hi-Fi级专业芯片的智能手机,厚度仅有6.55毫米,虽然厚度和OPPO Finder一样,但没有了突出的摄像头,外观更为协调。

超薄智能手机——华为P6的发展史

▲vivo X1

vivo X1拥有4.7英寸960x540像素的多点触摸IPS屏,并采用0.55毫米超薄康宁大猩猩玻璃,融入了小片强化OGS全贴合触屏技术,具备高强度的特点。装备了13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和后置800万像素摄像头。搭载了Android4.1系统,融入了vivo独创的Fun-touch 3D版场景式UI以及vivoice 2.0,还加入了智能体感操控模式。为了保证在Android系统下流畅的运行,该机也配备了1GB的内存和16GB的机身存储空间。

 

2013年6月18日,华为在英国伦敦发布了厚度只有6.18mm薄智能新机——华为Ascend P6。这款6.18毫米厚的超薄全金属新机,仅有3个1元硬币的厚度。华为Ascend P6共有三种颜色,包括俊逸黑、阿尔卑斯白以及洛可可粉。

超薄智能手机——华为P6的发展史

▲华为 P6

Acend P6采用了4.7英寸720p incell LCD屏幕,1.5GHz海思K3V2E四核处理器,2GB运行内存+8GB存储空间,装备了80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以及LED闪光,还支持拍摄1080P全高清视频。

2013年6月25日 索尼XL39h 6.5mm

华为P6发布后的一个星期,索尼XL39h正式发布,厚度为6.5mm,国际品牌的超薄手机重回视线。擅长外观设计的索尼推出了搭载骁龙800的巨屏超薄机Xperia Z Ultra XL39h。作为One Sony理念下的首款机型,索尼XL39h在屏幕中引入了最新的索尼物理级Triluminos和X-Reality显示技术,更是业界首款支持任意笔直接屏幕书写的手机、也是目前最大的防水防尘机型。

超薄智能手机——华为P6的发展史

▲Sony XL39h

索尼XL39h外观设计延续了索尼今年的风格,正面采用一块6.44英寸的钢化玻璃,其分辨率达到1920x1080像素,显示效果更加细腻,IPS的材质可视角度非常的不错。搭载高通 骁龙MSM8274处理器,主频达到2.2GHz,配合2GB运行内存,性能出色。采用800万像素后置+200万前置的组合搭配,支持1080P视频录制等。

2013年8月22日 vivo X3 5.75mm

2013年8月vivo再一次刷新了智能手机厚度的记录,vivo X3以5.75mm的惊人厚度将智能手机的厚度纪录从6时代跃进了5时代。

超薄智能手机——华为P6的发展史

▲vivo X3

vivo X3整机厚度仅为5.75mm,正面配备了一块5英寸1280x720分辨率的屏幕。性能方面内置一枚1.5GHz主频的联发科MT6589T四核处理器,配以1GB RAM内存和16GB存储空间,搭载Android 4.2系统。同时在拍照方面内置前500万和后800万像素摄像头。

2014年2月19日 ELIFE S5.5 5.55mm

金立ELIFE S5.5在2014年2月19日晚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金立ELIFE S5.5将手机的机身厚度降低到了5.55mm,金立带来了现时全球最薄的智能机。

 华为P6

▲Elife S5.5

ELIFE S5.5机身采用镁铝合金设计,屏幕方面其配备了一块5英寸1920*1080分辨率的屏幕,材质为SUPER AMOLED,并且采用了第三代康宁大猩猩玻璃。整机厚度仅为5.55mm,成为现阶段全球最薄的智能手机。硬件方面,其配备了联发科MT6592八核处理器,主频为1.7GHz,内置2GB RAM+16GB ROM。拍照方面采用了500万像素+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组合,而前置摄像头能够实现95度的超广角自拍。电池容量达到2300毫安时。

趋势分析

在市面上几乎是Android和IOS手机天下,一个手机品牌如何能增加自己的附加价值呢,令其有“差异化”竟争优势呢?其中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令其手机被制造成全球最薄,这个解释了这么多手机厂商愿意投入资金开发研究。在一个喜欢“量化分析”的消费者群体中,能产生很好的营销效果。

超薄智能手机——华为P6的发展史

▲ELIFE S5.5后盖

近年手机的CPU一直以不断进步,新型号的芯片,制作工艺提高后,除了性能增加,发热量也相应减少。发热量的减少,手机在散热方面的设计也可以简化,手机就能够制作得更薄了。手机其他的芯片集成度不断增加,已及手机的制造工艺提升也是手机能够做得更薄的一个方面。另外手机的屏幕技术也在近年得到了不错的发展,屏幕的厚度也在不断降低,全贴和屏幕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屏幕的厚度,这个也是让手机厚度降低的关键。

总结及期望

从趋势上分析,从2012到2014年,超薄已从6跃进了5时代。未来的超薄手机品牌似乎更多“国产化”,核心技术也会“国产化”,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事情。国产手机厂商已经掌握超薄手机的制造技术,现在的国产超薄手机完全不逊色于国际品牌。

华为P6

▲ELIFE S5.5厚度

因此,智能手机除了薄,还有不少方面的需要改进和革新。电池的续航能力,超薄机身的散热能力,机身的防撞防水防刮能力,更具人性化的设计和手感等。未来的超薄手机,应更注重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而添加人性化设计,才有望突出重围。

相关文章

智能手机辐射:屏幕越大辐射真越大的分析方案

智能手机教你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大屏幕拼接屏的分析方案

智能手机玻璃手机镜片分类及制作工艺解析方案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