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四种无线技术优劣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5-03-19 阅读量:93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如今,我们虽然不必纠结于智能家居在有线和无线之间应该如何选择,但是智能家居中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并存的局面还是令我们眼花缭乱,我们现在要明确的是如何选择智能家居的无线技术,选择对的无线技术。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从有线到无线的发展是一次巨大跨越。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不但改变了智能家居在家庭里的第一个环节,在安装上避免了工序复杂的开墙凿洞,而且大大简化了产品设备之间的联系和调度模式,在整体的协调和拓展上变得更为简单、灵活。如今,我们虽然不必纠结于智能家居在有线和无线之间应该如何选择,但是智能家居中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并存的局面还是令我们眼花缭乱,我们现在要明确的是如何选择智能家居的无线技术,选择对的无线技术。
 
在选择之前,我们应做好的第一件事儿是进行深呼吸,放平心态。这看起来虽然跟技术本身没有啥关系,但却会影响我们下面所有判断。从思想上正确看待事物,对各种技术有正确的态度,要明确任何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好与坏,只是在采用这些技术所呈现的效果不同而已。可以改用“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来表达,没有绝对差的技术,只有用错地方的技术。清楚这一点,可以继续往下走。

任何选择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然就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所以我们接着要做的是明确自己的目的,到底为啥要选择智能家居无线技术。通常情况下,题目的那句话更像为有“玩”智能家居打算的朋友而说,但其实也面向对智能家居心有所动的大众。你要打算做智能家居,做什么样的智能家居,是只想做几个产品,还是想搞智能家居系统都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你要安装使用智能家居,要实现什么样的效果,是要出色的照明效果,还是要获得良好的空气质量等也都与技术有关系。

在端正了想法,树立明确的目的后,进行智能家居无线技术的枚举。如果不能完全知道有哪些无线技术,那么我们的选择范围就会大受限,最终也会影响我们选择的结果。因而我们这一步要进行的就是清楚智能家居无线技术有哪些,现在比较常用或者说流行的有哪几种。就目前而言智能家居无线技术主要包括RF射频技术、蓝牙(Bluetooth)、WiFi、Zigbee、Z-Wave、Enocean等6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为蓝牙(Bluetooth)、WiFi、Zigbee、Z-Wave这4种。

当然真正选择到合适的技术,最终还要从技术本身的特点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其本身的优缺点并不代表是采用该技术的智能家居设备一定就会有优缺点,这些优缺点只代表各技术间的一些相对性,与产品并没有必然的正负关系。

 

做射频的技术的厂家:欧瑞博(以射频为主,现在也在慢慢转入zigbee),阿米奇,科道,家立方,,德乐。射频的入行门槛很低,价格便宜,大部分不知名的厂家都是用的射频(注意的是射频的智能家居厂家已经能做的双向通讯了)。

缺点:1、容易互相干扰,不适合大面积普及。

2、点对点发射,适合工业应用,不适合智能家居,组网存在盲区。

 3、没有云服务,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智能,通过在主机插SIM卡实现远程控制,主机需要定期重启(一般15天左右)。

 4、功耗大,对人体有辐射。

蓝牙技术

作为一种通信功能,蓝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信息家电、移动电话、嵌入式应用开发等诸多领域得到重视,如手机、耳机、音箱等。蓝牙技术工作于2.4GHz的ISM频段,采用1600hop/s的快速跳频技术、正向纠错编码(FEC)技术和FM调制方式,设备简单,支持点到点、点到多点通信。蓝牙的功耗以及成本都不算高,基本上介于WIFI技术与ZIGBEE技术两者之间,但传输距离最短,属于一种点对点、短距离的通讯方式,主要用在移动设备或较短距离间传输,故产品会提供一些较为私人化的使用体验。

WiFi技术

作为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WIFI有其自身优势。WIFI是以太网的一种无线扩展,组网的成本更低;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54Mbps;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11mbps;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半径则可达100米。另外,WIFI功耗低,能够降低所使用设备的电池用电量,可以嵌入到其它设备中,如医疗监控设备,楼宇控制系统等,同时WIFI技术开发难度小,研发门槛较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不过,WiFi的组网能力相对较低,目前WiFi网络的实际规模一般不超过16个设备。

现在国内家家易和一些做智能单品的公司,未来还有就是目前一些互联网的巨头做的智能路由:

缺点:1.wifi同射频一样存在互相干扰,设备与设备之间很难组网。

 2.功耗非常大,对人体也有辐射。

 3.不安全,容易被劫持,目前做wifi最好是贝尔金公司(因被黑客攻破被新闻曝光)

Z-wave技术

Z-wave的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在室内30米(室外大于100米),适于窄带宽应用场合,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过目前只应用于家庭自动化方面。不过,它的节点不是太多,理论值为256个,实际值可能只有150个左右,同时树状组网结构,一旦树枝上端断掉,下端的所有设备可能将无法与网关通信。另外,Z-wave技术并没有加密方式,安全性较差(Z-wave所用频段在我国是非民用的,国内并不常见Z-wave智能家居,更多的还是应用在国外)。

z-wave的智能家居:丰唐集团。(和ZIGBEE组网结构相似,也是低功耗)与zigbee不同的地方:

1. 由于Z-wave运行在低于1GHz的频带上,因此你需要一个更大的天线(通常是2.5倍)。因此这也成为了一个Z-wave的缺点。产品不能小型化。

2.有很多厂商加入了ZigBee联盟,并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飞思卡尔,Atmel等等)。

而Z-wave阵营目前只有Sigma Designs 美国西格玛设计这个厂商。封装模块方面也是这样,ZigBee阵营的厂商数量完胜Z-wave阵营。(依旧只有Sigma Designs支持Z-wave)软件方面差距甚至更大。ZigBee有很多的厂商支持,一些大的芯片制造商都会给客户推出自己的软件,而Z-wave依旧只有一家支持。(z-wave是封闭的产品之间的兼容性很差,zigbee则是开源的,未来的兼容其他设备的能力更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需要怀疑这些技术都能用于智能家居甚至整个物联网,我们选择这些技术时更需要有我们自己的针对性。如果要自己玩一玩,几种技术都可以摸索一下;搞一些小玩意儿,蓝牙(Bluetooth)、WiFi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如果想搞个整套的系统,Zigbee、Z-Wave以后则会减少我们不少麻烦。

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的安全性较高,其安全性源于其系统性的设计:采用AES加密(高级加密系统),严密程度相当于银行卡加密技术的12倍;其次,Zigbee采用蜂巢结构组网,每个设备均能通过多个方向与网关通信,网络稳定性高;另外,其网络容量理论节点为65300个,能够满足家庭网络覆盖需求,即便是智能小区、智能楼宇等仍能全面覆盖;最后,Zigbee具备双向通信的能力,不仅能发送命令到设备,同时设备也会把执行状态反馈回来。此外,Zigbee采用了极低功耗设计,可以全电池供电,理论上一节电池能使用2年以上。

(1)维护简单

由于没有复杂的布线,使智能家居的系统维护变得非常简单,无需破坏墙面等设施就可以轻松进行维护。

(2)无线自动组网

它能实现无线短距离通信传输,感知信息通过自组织联网实现信息传输。自动组网、自主修复的能力。和上一代采用315M射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相比,Zigbee可以实现自动组网,免去主控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手动对码的麻烦,大大简化了智能家居系统的调试,是智能家居系统真正实现智能化。

(3)实现双向通讯功能

Zigbee网络具有双向通讯的功能,使安防报警等需要方向通讯的模块可以通过无线接入到智能家居系统,彻底摆脱布线的烦恼。

(4)性价比高

无线家居移动灵活、扩张性强,还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符合“低碳生活”的绿色家居概念。

(5)安装简易

无需复杂的布线,用一种简易的方式实现家庭设备联网,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而轻松实现家庭设备控制智能化。

同理,现在的智能家居市场这么混乱,很多都是营销型的公司自己并不生产产品;选择一个智能家居企业就要看他有没有竞争力!如果这个企业的技术将来会智能家居淘汰的,那到头来岂不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浪费金钱小事,浪费您的青春就不好了。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