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片申请】基于乔怿MCU的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发布时间:2015-03-10 阅读量:118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2015年3月6日,云南启动全面消防安全检查。这一举措不难让人联想起2014年4月6日凌晨,丽江束河古镇的损失严重的火灾。如何才能及时发现火灾预警,降低损失呢?一个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是必备的选择。基于乔怿8 bits MCU(Flash)单片机设计而成的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能够准确判断火灾的烟雾信号并报警。

目前该MCU单片机正在进行样片申请活动,它可应用于消防安控、各式遥控器、小家电、车用电子、环境监控、远端监控、健康医疗、手机充电宝、工业仪表控制等各类热门行业,欢迎有兴趣要做相关开发的工程师朋友们围观和申请,名额有限,请从速哦。点击了解>>>


一 方案概述

JTY-GD-5001型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是一款家用型火灾探测报警器,运用光电感烟器件探测火灾时产生的烟雾,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器采用乔怿8 bits MCU(Flash)单片机设计,能够准确判断火灾的烟雾信号并报警。


二 特点及技术指标

A  电源:DC3V锂电池

B  监视电流:小于等于2微安

C  报警音量:大于80dB

D  保护面积:40平米以下(具体参数参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E  使用环境:温度:-10 ~ 50摄氏度;相对湿度:小于95%

F  使用年限:5~8年(电池存放寿命10年)

G  执行标准:GB20517-2006

三 适用场合

住宅、休闲厅、咖啡厅、宾馆、饭店、公寓、饮食店、旅馆等。

四 使用说明

A  功能检测:按住测试按钮,报警器指示灯快速闪烁并发出警报声,则报警器工作正常。

B  烟雾报警:正常情况下,报警器指示灯约六分钟左右闪一次,报警器每隔十秒自动检测周围环境烟雾浓度,当烟雾浓度达到报警时,报警闪视灯闪烁,报警器发出警报声。

 

注意:

1 报警器后面有电源开关,使用前请打开电源开关;

2 自建按键第一次按下后,报警器处于低灵敏度状态(指示灯10秒闪一次),再按一次就处于正常检测状态。如不按第二次9分钟后报警器会自动退到正常检测状态。

3 如报警器发出误报音响,可按消音键消音。

C  电池检测:报警器自动检测电池电压,电池耗尽前报警器会每43秒发出“B”报警声,提示使用者及时更换电池。

 
PS: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小知识


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光电传感器,它是利用起火时产生的烟雾能够改变光的传播特性这一基本性质而研制的。SMD 贴片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可靠、低功耗、美观耐用、使用方便等有点。电路和电源可自检,可进行模拟报警测试。

该产品适用于家居、商店、咖啡厅、仓库等多种场所的火灾报警。火灾的起火过程一般情况下伴有烟、热、光三种燃烧产物。在火灾初期,由于温度较低,物质多处于阴燃阶段,所以产生大量烟雾。烟雾是早期火灾的重要特征之一,光电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就是利用这种特征而开发的,能够对可见的或不可见的烟雾粒子响应的火灾探测器。

推荐阅读:

【深圳2015我爱方案秀】车用型复合极燃料电池方案

【深度调查】婴幼儿可穿戴式体温计的分析报告

给你“好看”!lcos液晶微显示投影技术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