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激光电视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分析方案

发布时间:2015-03-7 阅读量:7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 激光电视(LASER TV)是利用半导体泵浦固态激光工作物质,产生红、绿、蓝三种波长的连续激光作为彩色激光电视的光源,通过电视信号控制三基色激光扫描图像。其色域覆盖率理论上可以高达人眼色域范围的90%以上。这比目前LED电视最高的62%色域覆盖率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色域覆盖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使整个电视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有层次感、通透的感觉,同时画面的清晰度也会随着色彩饱和度的提高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由于采用激光作为电视的背光源,激光电视可以做的更薄,适合家庭使用。激光电视还克服了人眼长时间观看荧光粉产生的荧光色所造成的不适感,而且对人眼没有辐射。

1、激光电视机色彩鲜明、亮度高、屏幕尺寸灵活,并且鲜艳的图像可以投射到各种材料表面,甚至是弯曲表面。这种系统还可适应所有电视标准,即PAL制、NC制、SECAM 制VGA或高清晰度电视。

2、 激光电视是21世纪的电视机市场中最强的竞争者,它较等离子体电视机工艺简单,色彩鲜艳;激光电视机的亮度比大屏幕液晶电视机亮,且不受视角的方向性影响。

3、 激光是100%单色光,激光电视红、绿、蓝三色光分别调制,彩色效果非常理想。它的室温寿命一般可达10万小时,经高温老化试验推算出的室温寿命可达百万小时,因此它是一种长寿命高可靠性的产品。

4、激光电视是利用激光束投射成象, 所以在大屏幕高亮度情况下,投射出的大功率激光束如直接照射到观看者的眼睛,其安全性就不容忽视。所以在目前封闭式光路的背投激光电视是主要方向。

5、用于桌面的正投式激光电视由于显示的屏幕尺寸小, 所以激光功率很小, 观看安全。在将电源和无线接收单元外置的情况下, 主机可以制成象香烟盒大小的尺寸,国外已有相应产品出现。

6、安全性。电视机中的红绿蓝三色可见光激光光束是经过专门的扩束整形设备后再投射到屏幕

上的,即便是屏幕破裂,激光不慎从屏幕中射出,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不良作用。

7、在4m—4.5m的最佳观看距离下,屏幕呈现的30°视角让眼部肌肉自然放松,屏幕采用激光发射器的反射光,几乎是眼睛天生观察模式,观看舒适、自然、不伤眼。据相关国际标准显示,激光类电视产品是全球唯一全面满足理论视觉要求且对肉眼无害的显示器产品。

智能激光电视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分析方案

激光器

一个激光器总是发射确定波长和颜色的光线,可以通过在激光器前面安装专门的晶体或光导生成红绿蓝颜色,然后在这些材料内通过所谓的聚焦将激光转化成期望的颜色。放映时,将红绿蓝数据送到激光单元内部的调制解调器上,视频数据通过调幅转换成光学信息,带有红绿蓝光线的三分射线组合成单一的激光射线,而包含所有图像信息的激光束再通过光缆送到放映头,最后投射到银幕上。

如何工作

激光放映机(激光电视)合成图像的原理与电视机相似。激光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扫射”。水平偏转(行扫描)通过放映头中的一个多面旋转镜实现,垂直偏转(帧扫描)通过一个倾斜镜实现。

3D


激光光源本身即为偏振光,是最适合表现3D效果的光源,而二者的结合也十分的容易,不存在融合上的障碍。可以说在3D显示领域,激光电视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而且3D技术也是未来激光电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对于现有的电视信号源,由于激光三基色与现有的荧光三基色的色度点不同,只需对视频信号进行一下色度转换就可实现与现有节目源兼容。

背景


从最初的CRT电视,到如今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LCD、LED、PDP为代表的平板电视以及三星、长虹、TCL等企业积极布局的OLED第三代显示技术,这不意味着电视机显示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顶峰。2010年,拥有超薄、节能、大色域、寿命长等显著特点的LED液晶电视在大中城市的销售额比重已占到彩电整体30%多,预计全年将达到40%,由此被称为“LED普及元年”。

等离子电视、平板电视、高清电视,当这些新一代数字电视还在逐步走近我们的生活时,科学家已经在激光电视的开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显示科技的不断创新,日前有专家提出了电视再次换代升级的趋势:从行业发展来看,“第一代电视”是指黑白电视,“第二代电视”指彩色电视,“第三代电视”指高清电视,而“第四代电视”将是激光电视,激光电视(LASER TV)的出现,也将会带来人类视觉史上的一场革命。

相关文章

智能UHD超高清电视的设计方案

基于量子点的智能电视色彩优化的设计方案

智能电视BIS-6530LC系统的LED信息显示屏技术方案
相关资讯
广和通发布基于MediaTek T930的FG390系列5G模组 推动FWA产业智能化升级

5月19日,全球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领军企业广和通正式发布FG390系列5G模组,该产品基于MediaTek T930芯片平台研发,定位为5G固定无线接入(FWA)领域的革新性解决方案。作为首款支持3GPP R18标准的商用模组,FG390通过4nm先进制程与AI技术融合,在传输速率、覆盖能力及场景适配性层面实现跨越式突破,为运营商与行业客户提供面向5G-A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支撑。

供需弱平衡下的电视面板市场:减产控价能否抵御需求疲软?

2025年5月,全球面板市场在多重变量交织下呈现显著分化格局。电视面板价格维持稳定,全尺寸产品均价与4月持平,供需弱平衡成为核心特征;显示器面板延续温和上涨,关税豁免窗口期推动品牌加速备货,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笔电面板价格则停滞不前,产业链对关税政策及东南亚产能布局的观望抑制了需求弹性。这一分化态势背后,既有库存调控与产能优化的短期博弈,也折射出技术革新(如OLED中尺寸渗透、MiniLED成本下探)与地缘经济(关税政策、金价飙升)对供应链的深远影响。当前,面板厂商正通过动态稼动率调节(如京东方10.5代线降至78%)和产品结构升级(MiniLED占比提升至22%)巩固利润空间,而品牌商则需在库存压力与终端需求间寻找平衡点。未来,随着世界杯等赛事带动旺季需求,叠加新兴市场采购量环比增长15%的支撑,面板行业或将在Q3迎来结构性复苏窗口。

台积电晶圆代工价格调整的动因与行业影响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先进制程迭代的背景下,台积电近期宣布将启动新一轮晶圆代工价格调整,涵盖2nm先进制程及美国厂区的4nm工艺,涨幅分别达10%与30%。这一决策不仅牵动英伟达、AMD等头部客户的战略布局,更折射出晶圆代工行业结构性变革的三大核心逻辑——地缘制造重置成本飙升、技术研发风险指数级攀升,以及AI算力驱动的市场需求爆发。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于法说会明确指出,面对2025年4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与首次流片成功率骤降至14%的技术挑战,价格策略调整是“维系技术领导地位的必然选择”。而英伟达CEO黄仁勋“高价但必要”的公开背书,则进一步印证了全球头部企业对技术代际红利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英特尔战略聚焦:拟剥离网络及边缘计算业务加速核心赛道突围

据三位知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透露,全球半导体巨头英特尔正考虑剥离其网络及边缘计算(NEX)部门,以配合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提出的“聚焦核心业务”战略转型。该部门2024年营收达58亿美元,但因其业务方向与公司未来重心偏离,或将被出售或重组。

2025首季面板战报:京东方蝉联榜首,中国OLED市占首超韩国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呈现"量稳质升"的特征。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本季度总出货量约5.4亿片,同比微增0.6%。尽管部分国家延续显示产业补贴政策,但受终端品牌库存策略调整影响,需求增速未达预期。从竞争格局看,京东方(BOE)以1.3亿片、24.3%的市占率蝉联榜首,三星显示(SDC)以8100万片稳居第二,TCL华星(CSOT)则以7500万片出货量首度跻身全球前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