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业AI无纸记录仪在SZDJLSLX-4186型超低温深冷箱的应用方案

发布时间:2015-03-3 阅读量:78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 现代工业竟争力正面临工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也必须做出正确的改变,品质是保持其生存必要条件,如今工业产品,是所有产业所必须面临的课题。

一、概述:


现代工业竟争力正面临工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也必须做出正确的改变,品质是保持其生存必要条件,如今工业产品如何提高效能,是所有产业所必须面临的课题。如今,设备的更新为的是品质达到一定的水准。当品质保证已经不能再提高时,金属材料的基础工程更显的重要,热处理的基础工作让工业产品的品质未趋完善,虽然热处理 (淬火、回火) 附予金属材料生命,但是未给予寿命与效能。完整的基础的工程除前置的热处理外,尚包括后序的金属深冷处理,方是保证品质的基础工作。金属深冷处理将是如今唯一的选择。

①深冷处理原理

深冷处理是利用冷媒作为冷却介质,对材料进行程序化深冷处理(-196℃)和低温回火,从而达到改善和强化金属材料性能的目的。深冷处理是近年来国际上最新的一种改善和强化金属材料性能的新工艺技术,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技术手段。

所谓深冷处理,即从室温逐渐降温至-196℃,然后从一196℃逐渐升温至室温的这一过程,采用最新的加热技术、控温技术和液氮分散技术,使程控升温、恒温、降温各过程均匀稳定。以液氮为制冷剂,满足降温及环保要求。金属中大量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特别是过饱和的亚稳定马氏体在处理过程中会降低饱和度,析出弥散、尺寸仅为20-60μ,并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的超微细碳化物,可以使马氏体晶格畸变减少,微观应力降低,而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在材料塑性变形时可以阻碍位错运动,

②应用领域

程序温度控制深冷箱主要是针对金属材料的低温处理、低温回火和时效/应力释放或样品冷冻需要的不同降温速率要求等而研制的。深冷处理改性技术对节省材料,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该技术的优良特性可以和当今各种镀膜技术、离子注入技术组合、即深冷处理+镀膜(注入)技术,形成新的工艺技术,总之,深冷处理技术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均可得到应用,如:

科研、教学、材料实验和检测部门的相关应用

硬质合金刀具、刃具、钻头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提高

高速工具钢刀具、刃具、量具、钻头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提高

金刚石钻头、锯片、顶锤的性能改善和热稳定性的提高;

精密机械零件尺寸稳定性的提高;

机械制造中热作模具、冷作模具抗冲击能力和使用寿命的提高;

油嘴、弹簧、齿轮、轴承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提高。

铜合金材料、电器、通讯铜插件的使用寿命成倍提高。

③深冷箱的结构

深冷处理箱,由冷藏柜和液氮贮槽构成,它是内层箱和外层箱两层嵌套,上部设有开盖的箱式结构,内层箱为冷处理箱,由液氮冷却,外层箱是冷柜。该设备能完全满足小容量深冷(-80℃~-180℃)处理要求,冷处理温度范围宽,控制精度高,设备投资低,既可作冷处理用又可作冷藏箱用。  其特征为所述处理箱由内层箱和外层箱两层嵌套,上部设有开盖的箱式结构,所述内层箱为冷处理箱,箱体内侧设有蛇形管换热器,蛇形管上端入口处与取液氮管连通,取液氮管的另一端与液氮贮槽连通,所述外层箱是一个冷柜,上设开盖,下部和侧面分别设有制冷压缩机,液氮制冷罐。数字程序控制仪表及触摸屏数字无纸记录仪。

二、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程序仪表AI-708PE5L4L1L1S;AI706ME5J0J0J0L5L5S;AI-2057C触摸屏数字无纸记录仪。SZDJLSLX-4186型超低温深冷箱程序控制深冷箱配套100L自增压液氮容器;真空绝热输液软管;温度传感器选用PT100铂电阻;          

智能工业AI无纸记录仪在SZDJLSLX-4186型超低温深冷箱的应用方案

控制系统见下图1。

三、温度程序控制及自整定


1、自动控制功能:程序仪表温度设定,宇电AI-708P程序仪表,的程序编排是按统一-采用温度-时间-温度格式,其定义是,从当前段设置温度,经过该段设置的时间到达下一温度。温度设置值的单位都是℃,而时间值的单位都是分钟;

 2、数据记录:AI-2057无纸记录仪全屏显示温度数据,,采用CF卡1~4G存储记录空间;数据保存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转存数据点立即保存;数据通过读卡器在PC上直接打开,串口备份至计算机上,用Excel电子表格打开CSV格式的数据文件;无存储功能时可作终端显示操作屏使用,主机内存可记录大约1小时的数据及报警参数,保存15条 。

相关文章

智能工业泓格Wincon8000的机械高压液压设备测试系统的研制方案

智能工业PLC的水电站空压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飞思卡尔推iMX6为核心智能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相关资讯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