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发布时间:2015-03-4 阅读量:252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ibody旗下的两款产品,Tracker和Rainbow,从产品的层面两者都属于当下热门流行的计步设备,主要功能一致,支持步数追踪,卡路里消耗,睡眠监控。Tracker目前售价99元,Rainbow售价249元,售价为何差别这么多?接下来通过拆解来看看这两款追踪器的构造和硬件上又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Tracker和Rainbow区别在于首先前者无蓝牙,因此数据同步需要通过数据线来传输,后者则可以通过蓝牙无线传输数据,其次在于不同前者上有一只按钮,通过该点按按钮切换运动和睡眠模式或者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后者上无按钮,状态的切换和显示内容的控制通过摇动或者敲击追踪器来实现。接下来通过拆解来看看这两款追踪器的构造和硬件上又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两款追踪器都是从产品中间的缝隙处开始拆分。难度不大,可见一体化程度不高,加上追踪器本身有USB接口的开口,因此基本是不支持防水的。这在众多智能手环产品中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拆开前后壳,追踪器的内部世界几乎一目了然。一块LCD显示屏,电路主板,主板下面暂时看不到,但是可以推断肯定是一块电池。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屏幕通过FPC焊接在主板上,主板通过两只螺丝固定在后壳上。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除了螺丝,主板与后壳没有其他固定方式,使用工具轻轻撬开即可取下。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取下主板,背面是一块聚合物电池,Rainbow设备内电池厂商为EONO,型号351420,容量为70mAh,据官方介绍可续航7天。Tracker设备内电池比Rainbow的电池体积小,厂商也为EONO,型号301030,容量为60mAh。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Rainbow 主要使用到的IC;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另一面,BOSCH BMA250 3D加速度传感器,LCD屏幕模块。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Tracker 主板的主要IC都集中在主板的一面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集合图,Tracker和Rainbow的构造基本一致。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详细看看区别:

两者侧面都设计有USB接口,Tracker侧面上多一只按键;Tracker前后两壳间弧形过渡,Rainbow则是平面过渡;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主板上大致也比较相近,板的面积,与屏幕的连接方式都基本一致。贴片器件的布局有一些差别,Rainbow 拥有一颗蓝牙芯片而Tracker则无。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使用一样的LCD屏幕,只是批次有差别。Rainbow将加速度传感器芯片布局在了屏幕模组这一面。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电池上Rainbow 70mAh,Tracker 60mAh,尺寸上看来也是Rainbow电池体积更大。

大同小异 智能追踪器ibody Tracker/Rainbow拆解对比

拆解总结:

在我们已拆解过的智能穿戴设备里ibody的两款智能追踪器无论是从工业设计还是内部构造的角度来看都没有什么可圈点的亮点。构造简单,拆解容易。由于智能穿戴市场尚不够成熟,出现的产品功能上大同小异,ibody的这两款设备市场表现还不错,可以认为主要得益于轻盈小巧的体格和接地气的入门级售价。如果售价79元的小米手环的产能跟上来了,可能会对目前市面上入门级手环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