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模拟扬声器驱动为华为新智能手机提供低功耗降噪方案

发布时间:2015-03-2 阅读量:87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ams宣布华为最新款智能手机的耳机选用ams具有主动降噪(ANC)功能的扬声器驱动器AS3415,以帮助增强耳机的降噪效果。Ascend Mate7耳机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提供近乎无声的背景,带来卓越的语音电话及音频播放体验。

华为新款高端安卓智能手机Ascend Mate 7的耳机内部选用了ams的ANC芯片。耳塞的被动降噪,结合主动降噪功能可以降低大部分3kHz以下的低频环境噪音。

这一功能排除了外部的噪音干扰,带来逼真的听觉体验。Ascend Mate 7能够令使用者轻松地欣赏音乐或听清楚声音内容。

传统耳机使用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音量调得很高来抵御环境噪声。这一方法提高了信噪比,但可能会损伤敏感的内耳。如果使用Ascend Mate 7的耳机,由于其本身具有降噪的功能,使用者可在适宜的音量下轻松聆听每一个声音。

具备高性能主动降噪功能的AS3415也为Ascend Mate 7带来了更愉快的语音电话体验:一些消费者经常在嘈杂的电话环境中费力地理解对方的讲话内容,而在ams主动降噪技术的支持下,通话将在近乎无声的背景音中进行,电话交流变得更容易。

AS3415是一款前馈式主动降噪扬声器驱动器IC,其低功耗、卓越音频性能和小巧的尺寸均完美适用于Ascend Mate 7的耳机。

与其它通过软件控制扬声器输出的数字降噪方案不同,ams扬声器驱动器使用纯模拟电路,它仅需不到数字降噪方案一半的功耗。同时,主动降噪所必要的功能都集成于AS3415电路中,只需极少的小尺寸外部组件,节约了耳机的空间尺寸。

AS3415高保真音频回放功能赋予了Ascend Mate 7耳机卓越的音质。AS3415的总谐波失真率通常仅为0.004%,信噪比高于110dB(在32欧负载、34mW输出情况下 )。标准情况下,AS3415能够降低95%的噪音。

ams公司总监及音频传感器业务总经理Oliver Jones表示:“新的Ascend Mate 7手机耳机增加主动降噪功能是华为满足高端智能手机消费需求的一大突破。AS3415主动降噪扬声器驱动器将为手机使用者带来清晰的音质和近乎无声的背景音。”

华为消费产品业务部耳机产品线副总裁Bruce Li表示:“Ascend Mate7是华为迄今为止最高端的智能手机,采用最新的创新技术带给使用者更快速、持久、高效的超凡使用体验。我们将和ams携手合作,实现卓越的音质效果,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

AS3415主动降噪扬声器驱动器现已投产,其评估套件现可在ams官网上获得。

关于ams(艾迈斯)

ams(艾迈斯)公司设计和制造高性能模拟传感器解决方案。公司愿景是通过更高级别的传感器解决方案提供无缝的人机交互,打造完美世界。ams的产品主要针对高精度、宽动态范围、高灵敏度、超低功耗需求的应用。ams为计算机、消费、工业、医疗、移动通讯和汽车市场的客户提供包括传感器、传感器接口、电源管理IC和无线IC在内的产品。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