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2 阅读量:233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以三星、海信、LG为代表的传统电视企业无论从热度还是销量都遥遥领先于新兴互联网企业,可见传统家电企业在智能电视市场的地位不可动摇。互联网企业进入智能电视市场给该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市场有着推动作用。本篇文章将从国内智能电视市场相关数据来分析讨论国内智能电视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内智能电视市场规模走势2015年将突破4000万台
2014年智能电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报告
2012年国内智能电视的销量仅有1090万台,到2013年销量增长至1710万台,环比上涨了56.84%,经过2014年市场的发展壮大,2014年底国内智能电视销量达到了2650万台,环比上涨55.01%。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2015年智能电视销售量将会轻松突破4055万台。智能电视市场经过几年的磨砺,正在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市场,未来的几年内,智能电视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2014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品牌关注比例三星保持领先
2014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品牌关注比例中,三星以26.2%的关注占比排在第一位,海信排在第二,关注占比为16.0%,排在第三位的是LG,占比14%。,TCL占比为12%排在第四位。此外康佳、长虹、乐视TV、夏普、索尼、小米TV等均不足10%,其中作为互联网电视品牌的乐视TV和小米TV市场关注度分别排在第六位和第十位。可见传统电视品牌相对更受关注,而国内的电视品牌和三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014年中国电视市场厂商类型占比传统电视品牌占比95%
相比较而言,中国电视市场仍然是以传统电视品牌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占到了全部电视厂商的95%,而互联网电视品牌仅占到了5%;然而尽管只有5%的占比,却得到了市场近10%的关注,可见利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品牌推广传播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而传统电视品牌应该学习这样的思维,给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随着智能电视爆发式发展阶段的来临,无论是传统品牌还是互联网品牌都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迎接这次机遇。
2014年中国主流国产智能电视累计激活数量海信800万台居第一
中国主流国产智能电视累计激活数量排行中,海信以800万台的激活量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TCL激活量为650万台,创维激活了630万台排在第三位,长虹、康佳分别以450万台和400万台分列第四、五位。互联网电视品牌乐视和小米分别有150万台和30万台的激活量。而中国2014年国内激活的智能电视总量为5000万台,三星、LG等国外品牌在国内智能电视市场中依然占据着重要位置。
中国智能电视市场操作系统比例分布安卓系统一家独大
2014年智能电视市场操作系统中,安卓系统以81%的极高占比稳住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另外SmartTV系统占到了市场的13%。可见安卓系统已经成为智能电视系统搭载的主要趋势,而由于用户的操作惯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的趋势将会持续保持。
相关阅读:
智能电视DisplayPort的多屏显示解决方案
智能电视嵌入式软件电源能耗优化的设计方案
应用于智能电视中的TI NFC产品设计方案
随着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供电系统的能效与功率密度提出更高要求。英飞凌科技(FSE: IFX)最新发布的OptiMOS™ 6 80V功率MOSFET,通过5x6 mm²双面散热(DSC)封装技术,在中间总线转换器(IBC)应用中实现0.4%效率提升,单kW负载节省4.3 W功耗。据测算,部署该方案的2000机架数据中心每小时可节能1.2 MWh,相当于25辆小型电动车充电所需能量。
在2024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4)主题演讲中,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向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开放其核心互连技术——第四代NVLink Fusion。该技术旨在突破传统芯片间通信瓶颈,为构建下一代AI算力集群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全球连接与电源解决方案领导厂商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近日宣布,其QPG6200产品组合新增三款支持Matter标准的系统级芯片(SoC),包括QPG6200J、QPG6200M和QPG6200N(注:信息源自Qorvo官方新闻稿)。这一扩展标志着Qorvo在智能家居与工业物联网领域的进一步突破,通过ConcurrentConnect™技术与超低功耗架构,为多协议设备提供无缝互操作性与高效能支持。
北京,2025年5月19日——在数字化浪潮重塑产业的当下,MathWorks正式公布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的革新布局。这场年度技术盛会将于5月20日登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5月27日移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首创"沪京双城"联动态势。本届大会聚焦"软件定义产品"的产业革命,通过50+深度技术研讨与行业实践案例,系统展示MATLAB®和Simulink®在智能驾驶、新能源系统、脑科学计算、无人机集群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汇聚全球500强企业技术领袖、科研院所专家及创新团队,共同解构数字化工程转型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存储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抢占战略高地。2025年5月16日,康盈半导体扬州存储模组智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其在存储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迈出关键一步。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国产存储技术自主可控注入新动能,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