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55度杯给智能硬件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发布时间:2015-02-2 阅读量:81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李珅

【导读】55度杯从火爆朋友圈,卖到断货的“一杯难求”到今天被揭开“骗局”,成为过街老鼠,仅仅用了两个月,在这大起大落的背后,实际上55度杯很强烈地折射出智能硬件市场的一个普遍问题,尽管55度杯本身连智能硬件也称不上。

55度杯

55度由盛转衰根本在于不是一个好杯子


看看55度杯的宣传,开水摇一摇变温水,凉水摇一摇也能变温水,加上官方宣传的微米级相变材料,似乎很高科技的感觉,虽然售价贵了一些,但想想它会带来的神奇体验,298元也算是物有所值了。想必不少购买了55度杯的用户都是这样想的,这就造成了55度杯供不应求的状况。

很多智能硬件产品也是如此,众筹阶段描述得极其美好,比如防丢设备会说让你的重要物品再也不会丢失,智能净化器会说能让你远程净化,智能电饭煲会说让你煮饭有10000种可能,智能摄像头会说让你随时监控家中的一切,再加上打了折扣的众筹价格,让不少网友直呼超值,纷纷加入众筹的队伍。

但等大家把这些并不是很成熟的智能硬件产品拿到手,就会发现实际体验和描述的并不一致,就好像大量用户把听上去很神奇的55度杯拿到手,发现其容量只有 280ml,远低于同尺寸的保温杯,还不具备保温功能,作为杯子本身的功能似乎不够强。此外,55度杯升温降温都需要在特定条件下,不是随时摇一摇都可以实现升温降温,再说杯子又重,摇起来还很累,体验似乎不是很好。

等到央视对55度进行调查,大家发现55度杯并没有采用相变材料,杯壁的主要成分为铁、铬、镍,比例为12:3:1,55度杯杯中夹层的填充液大部分为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也就是常见的盐水,并有少量固体二氧化钛和氧化铁,彻底揭穿了55度高科技的谎言。

这样一来,在功能不够强大、实际体验欠佳、理论支撑被否定的层层打击下,再难看到用户继续写热捧55度杯,一款飘在天上的产品也彻底被打到了凡间。

智能硬件被唱衰只因为了“智能”而忽视“硬件”

从 55度杯由盛转衰这一过程我们不难看到,用户会对新鲜好玩且有设计感的产品感兴趣,也会为其产生的高溢价买单,但前提是这个新鲜好玩的产品并不能只停留在新鲜好玩的阶段,产品本身的本质功能要足够强、体验也要够好,当然最基本的,如果厂家为这款产品找了理论支撑,理论本身要站得住脚。

时下的智能硬件市场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各式各样的产品都开始变得智能起来,小到插座、手表、门锁,大到马桶、洗衣机、空调,甚至垃圾桶、雨伞、纹身也被智能化。但问题是,大部分硬件产品在智能化的过程中,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经过智能化之后手表不像手表、马桶不像马桶。就好像一些智能空气净化器过多地去说远程控制甚至可以自由扩展的Android系统,却没能把净化功能做好,200-300立方米/小时的CADR和市面上的一些入门级产品没什么区别;再如大量智能插座,甚至连国标认证都没有通过,却打着智能的旗号,担负起了控制家中各种电器的重任。

唱衰智能硬件的声音很多,我虽然力挺智能硬件的前景,但对于智能硬件的现状同样不满意,对这些唱衰的声音也深表赞同,原因在于智能硬件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出现在“智能”二字,而是出在“硬件”上,智能硬件步子迈得太大,很多已然忘记了自己首先是“硬件”,然后才要“智能”。

别拿互联网思维当借口,推不完善产品要付出代价

我也曾和一些创业者聊过这个问题,问他们为何总是要以一副很急躁的状态推出远远还不够完善的新品,他们给我的答案是——这就是互联网的速度,等到产皮完善再推就只能等死。我想这个答案能代表绝大多数智能硬件从业者的想法,在大家眼里,互联网思维做产品就是产品不需要做好就可以上,用户的体验是可以靠产品创意来弥补的,用户都是忠实又无知的小白,即便产品推出后再慢慢完善,大家也依然会痴心等待。我想说,这是哪门子互联网思维?这完全是置用户于不顾的想法,将其推卸给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可以想象,如果盖房子的追求这样的互联网思维,房子质量没把好关配套施舍没建好就开卖,如果制药的追求这样的互联网思维,新药没有经过反复的实验室检验以及临床测试就迅速推广,如果做食品的追求这样的互联网思维,营养成分没有配比好甚至安全性没有确定就开始销售,这一切的结果都只能是消费者受到伤害,想靠后期迭代弥补?对不起,已经没有机会了。

智能硬件之所以能够先推出很不完善的产品,然后再靠迭代一点点弥补,只因为这些都不是真正刚需的产品,它们满足的也只是一部分玩家酒足饭饱之后的一些“精神”需求。当然,把智能硬件和吃穿住行等传统行业相提并论可能并不公平,但事实上互联网思维确实不该如此。互联网思维应该是通过和用户的深度沟通,更精准地把握用户的需求,产品能够切中要害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通过不断快速迭代,满足用户不断增长及变化的需求,而不是让拿出一个不完善的产品糊弄人。

消费者不是小白鼠,但目前很多智能硬件从业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拿着互联网思维当借口,推出很不完善、体验很糟糕的产品。消费者的耐心是有限的,在反复体验了很糟糕的产品后,对智能硬件的戒心也会越来越强,即便真的有体验更好的产品推出,也需要花费数倍于之前的精力来打动消费者,这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总结

55 度杯由盛转衰的根本在于它首先就不是一个好杯子,却用55度的概念来进行包装,等到消费者拨开了这些眼花缭乱的伪装,就会发现其不是一个好杯子的真相,进而将其抛弃。智能硬件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把硬件功能本身做好,却打着智能的旗号忽悠人,只会给用户带来更差的体验,等到用户剥开其智能的伪装,则会发现硬件本身不够好的本质,做智能手表的首先要是一块包手表,做智能键盘的首先要一个好键盘,抛开硬件谈智能,你是在逗我玩呢吗?

推荐阅读:
纵向解剖:带你进入可穿戴技术的前世今生
从Project Ara看“积木”手机还有哪些待解难题?
来“拼”个手机吧:多功能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

相关资讯
全球EDA厂商对华出口管制解除 供应链韧性挑战犹存

当地时间7月2日,全球三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及西门子EDA相继证实,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即日起解除对中国客户相关EDA软件的技术出口限制。这意味着中断月余的先进芯片设计工具供应链正式恢复。

单芯片革命!恩智浦BMx7318/7518发布,重塑锂电池管理高集成时代

在全球电气化浪潮与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动下,锂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能源存储与电动汽车的核心“大脑”,其性能与成本直接决定着终端产品的竞争力。面对市场对高精度、长寿命、强可靠及优异性价比的迫切需求,恩智浦半导体(N.V.,NASDAQ:NXPI)于2025年7月重磅推出其创新力作——BMx7318/7518系列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IC,以突破性的单芯片集成架构和卓越性能,为高压电动汽车(EV)、工业储能系统(ESS)及48V轻混系统树立了全新标杆。

三星半导体战略转型:聚焦2nm制程与HBM技术争夺英伟达订单

三星电子近期对其晶圆代工业务展开战略性调整,将发展重心从追求制程节点的技术领先转向提升商业盈利能力。这一战略重组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其核心举措包括:暂停与台积电在尖端制程上的直接竞争,转而集中资源攻克即将量产的2nm工艺,并积极拓展与英伟达等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

全球TWS耳机市场迎温和增长 头部品牌战略分化加剧

依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TWS耳机市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3%,至2028年将延续温和增长态势。这一趋势标志着行业从高速扩张转向结构性优化阶段。

毫秒级响应!威世NTCAIMM66H热敏电阻破解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困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高效精准的热管理成为行业技术攻坚的关键环节。2025年7月,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在宾夕法尼亚州马尔文与中国上海同步宣布,推出通过AEC-Q200认证的NTC浸入式热敏电阻NTCAIMM66H。这款专为液冷系统设计的小型化器件,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紧凑空间的温度监测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