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55度杯给智能硬件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发布时间:2015-02-2 阅读量:77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李珅

【导读】55度杯从火爆朋友圈,卖到断货的“一杯难求”到今天被揭开“骗局”,成为过街老鼠,仅仅用了两个月,在这大起大落的背后,实际上55度杯很强烈地折射出智能硬件市场的一个普遍问题,尽管55度杯本身连智能硬件也称不上。

55度杯

55度由盛转衰根本在于不是一个好杯子


看看55度杯的宣传,开水摇一摇变温水,凉水摇一摇也能变温水,加上官方宣传的微米级相变材料,似乎很高科技的感觉,虽然售价贵了一些,但想想它会带来的神奇体验,298元也算是物有所值了。想必不少购买了55度杯的用户都是这样想的,这就造成了55度杯供不应求的状况。

很多智能硬件产品也是如此,众筹阶段描述得极其美好,比如防丢设备会说让你的重要物品再也不会丢失,智能净化器会说能让你远程净化,智能电饭煲会说让你煮饭有10000种可能,智能摄像头会说让你随时监控家中的一切,再加上打了折扣的众筹价格,让不少网友直呼超值,纷纷加入众筹的队伍。

但等大家把这些并不是很成熟的智能硬件产品拿到手,就会发现实际体验和描述的并不一致,就好像大量用户把听上去很神奇的55度杯拿到手,发现其容量只有 280ml,远低于同尺寸的保温杯,还不具备保温功能,作为杯子本身的功能似乎不够强。此外,55度杯升温降温都需要在特定条件下,不是随时摇一摇都可以实现升温降温,再说杯子又重,摇起来还很累,体验似乎不是很好。

等到央视对55度进行调查,大家发现55度杯并没有采用相变材料,杯壁的主要成分为铁、铬、镍,比例为12:3:1,55度杯杯中夹层的填充液大部分为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也就是常见的盐水,并有少量固体二氧化钛和氧化铁,彻底揭穿了55度高科技的谎言。

这样一来,在功能不够强大、实际体验欠佳、理论支撑被否定的层层打击下,再难看到用户继续写热捧55度杯,一款飘在天上的产品也彻底被打到了凡间。

智能硬件被唱衰只因为了“智能”而忽视“硬件”

从 55度杯由盛转衰这一过程我们不难看到,用户会对新鲜好玩且有设计感的产品感兴趣,也会为其产生的高溢价买单,但前提是这个新鲜好玩的产品并不能只停留在新鲜好玩的阶段,产品本身的本质功能要足够强、体验也要够好,当然最基本的,如果厂家为这款产品找了理论支撑,理论本身要站得住脚。

时下的智能硬件市场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各式各样的产品都开始变得智能起来,小到插座、手表、门锁,大到马桶、洗衣机、空调,甚至垃圾桶、雨伞、纹身也被智能化。但问题是,大部分硬件产品在智能化的过程中,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经过智能化之后手表不像手表、马桶不像马桶。就好像一些智能空气净化器过多地去说远程控制甚至可以自由扩展的Android系统,却没能把净化功能做好,200-300立方米/小时的CADR和市面上的一些入门级产品没什么区别;再如大量智能插座,甚至连国标认证都没有通过,却打着智能的旗号,担负起了控制家中各种电器的重任。

唱衰智能硬件的声音很多,我虽然力挺智能硬件的前景,但对于智能硬件的现状同样不满意,对这些唱衰的声音也深表赞同,原因在于智能硬件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出现在“智能”二字,而是出在“硬件”上,智能硬件步子迈得太大,很多已然忘记了自己首先是“硬件”,然后才要“智能”。

别拿互联网思维当借口,推不完善产品要付出代价

我也曾和一些创业者聊过这个问题,问他们为何总是要以一副很急躁的状态推出远远还不够完善的新品,他们给我的答案是——这就是互联网的速度,等到产皮完善再推就只能等死。我想这个答案能代表绝大多数智能硬件从业者的想法,在大家眼里,互联网思维做产品就是产品不需要做好就可以上,用户的体验是可以靠产品创意来弥补的,用户都是忠实又无知的小白,即便产品推出后再慢慢完善,大家也依然会痴心等待。我想说,这是哪门子互联网思维?这完全是置用户于不顾的想法,将其推卸给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可以想象,如果盖房子的追求这样的互联网思维,房子质量没把好关配套施舍没建好就开卖,如果制药的追求这样的互联网思维,新药没有经过反复的实验室检验以及临床测试就迅速推广,如果做食品的追求这样的互联网思维,营养成分没有配比好甚至安全性没有确定就开始销售,这一切的结果都只能是消费者受到伤害,想靠后期迭代弥补?对不起,已经没有机会了。

智能硬件之所以能够先推出很不完善的产品,然后再靠迭代一点点弥补,只因为这些都不是真正刚需的产品,它们满足的也只是一部分玩家酒足饭饱之后的一些“精神”需求。当然,把智能硬件和吃穿住行等传统行业相提并论可能并不公平,但事实上互联网思维确实不该如此。互联网思维应该是通过和用户的深度沟通,更精准地把握用户的需求,产品能够切中要害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通过不断快速迭代,满足用户不断增长及变化的需求,而不是让拿出一个不完善的产品糊弄人。

消费者不是小白鼠,但目前很多智能硬件从业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拿着互联网思维当借口,推出很不完善、体验很糟糕的产品。消费者的耐心是有限的,在反复体验了很糟糕的产品后,对智能硬件的戒心也会越来越强,即便真的有体验更好的产品推出,也需要花费数倍于之前的精力来打动消费者,这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总结

55 度杯由盛转衰的根本在于它首先就不是一个好杯子,却用55度的概念来进行包装,等到消费者拨开了这些眼花缭乱的伪装,就会发现其不是一个好杯子的真相,进而将其抛弃。智能硬件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把硬件功能本身做好,却打着智能的旗号忽悠人,只会给用户带来更差的体验,等到用户剥开其智能的伪装,则会发现硬件本身不够好的本质,做智能手表的首先要是一块包手表,做智能键盘的首先要一个好键盘,抛开硬件谈智能,你是在逗我玩呢吗?

推荐阅读:
纵向解剖:带你进入可穿戴技术的前世今生
从Project Ara看“积木”手机还有哪些待解难题?
来“拼”个手机吧:多功能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

相关资讯
双面散热+5×6mm²封装:解密英飞凌如何实现IBC能效三级跳

随着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供电系统的能效与功率密度提出更高要求。英飞凌科技(FSE: IFX)最新发布的OptiMOS™ 6 80V功率MOSFET,通过5x6 mm²双面散热(DSC)封装技术,在中间总线转换器(IBC)应用中实现0.4%效率提升,单kW负载节省4.3 W功耗。据测算,部署该方案的2000机架数据中心每小时可节能1.2 MWh,相当于25辆小型电动车充电所需能量。

900GB/s突破!英伟达开放核心互连技术引发行业震动

在2024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4)主题演讲中,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向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开放其核心互连技术——第四代NVLink Fusion。该技术旨在突破传统芯片间通信瓶颈,为构建下一代AI算力集群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多协议并发+超低功耗!Qorvo QPG6200系列重塑物联网连接标准

全球连接与电源解决方案领导厂商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近日宣布,其QPG6200产品组合新增三款支持Matter标准的系统级芯片(SoC),包括QPG6200J、QPG6200M和QPG6200N(注:信息源自Qorvo官方新闻稿)。这一扩展标志着Qorvo在智能家居与工业物联网领域的进一步突破,通过ConcurrentConnect™技术与超低功耗架构,为多协议设备提供无缝互操作性与高效能支持。

双城启幕,共探软件定义未来——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即将开启沪京双城科技盛宴

北京,2025年5月19日——在数字化浪潮重塑产业的当下,MathWorks正式公布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的革新布局。这场年度技术盛会将于5月20日登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5月27日移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首创"沪京双城"联动态势。本届大会聚焦"软件定义产品"的产业革命,通过50+深度技术研讨与行业实践案例,系统展示MATLAB®和Simulink®在智能驾驶、新能源系统、脑科学计算、无人机集群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汇聚全球500强企业技术领袖、科研院所专家及创新团队,共同解构数字化工程转型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

康盈半导体扬州基地投产:国产存储产业链再添“芯”动能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存储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抢占战略高地。2025年5月16日,康盈半导体扬州存储模组智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其在存储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迈出关键一步。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国产存储技术自主可控注入新动能,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