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发布时间:2015-01-30 阅读量:184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欧普照明LED球泡灯灯体上的PCB由两颗螺丝固定,螺丝固定柱采用一个独立的塑胶件,为了防止螺丝和陶瓷灯体挤压而导致陶瓷灯体破损,电源和PCB的连接直接由电源PCB申出部分焊接没有使用引线。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包装篇

包装采用了彩盒包装,标明该款产品可以替代25W白炽灯。对产品寿命也做了详尽的解释。寿命计算方法是按照每天平均使用3.5小时计算,不同于飞利浦的每天平均使用2.7小时。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和飞利浦一样,包装盒上标明可以使用15年,同时解释为根据欧普企业执行标准和实验室检测数据所推算。只是企业执行的标准是什么?不得而知。

性能参数

先看看整灯光电参数如何: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光谱图如下: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整灯点亮图片: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通过数据可知:基本参数都符合要求。色温2700K ,更接近白炽灯色温,光通量也会比3000K低。PF值大于0.5,值得称赞。从出光照片上看,出光角度并没有240°这么大。通过光谱可知,依然是采用的红色荧光粉和黄绿色荧光粉加蓝光芯片进行白光制备,所有拍照后颜色有些偏红色。

 

整灯拆解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1、包装盒

2、灯罩(PC材料)

3、灯体

4、塑胶螺丝柱

灯体上的PCB由两颗螺丝固定,螺丝固定柱采用一个独立的塑胶件,为了防止螺丝和陶瓷灯体挤压而导致陶瓷灯体破损,电源和PCB的连接直接由电源PCB申出部分焊接没有使用引线。

部件说明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灯罩:采用PC料通过注塑成型,通过胶水和灯体陶瓷件结合,很容易拧开。灯罩表面光滑,呈磨砂状雾面效果,主要使得出光更加柔和,但是对光通量损耗有很大影响。通过实际测试发现,该灯罩透光率:0.94。符合企业宣传的0.92。

灯体:灯体陶瓷材料烧结成型。通过观察所使用陶瓷材料,推断Al2O3成份占比较高,品质较好。LED所产生热量通过PCB直接和导热硅脂传导到陶瓷灯体上,再由陶瓷和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灯头:E27灯头接口为国际通用标准尺寸。使用材质采用的为铁镀镍材料(建议使用铜镀镍),可能是由于成本原因而考虑。

核心部件----光源组件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LED:采用SMD 5630器件,内部封装了两颗芯片,一颗蓝光芯片和一颗齐纳二极管芯片。根据器件特性和芯片,初步推断LED器件供应商是韩国LG,和企业宣传符合。LED数量只有5颗,每颗驱动电流越为160mA,电源驱动偏大。实际测试点亮情况下LED焊脚温度:LED正级温度为79°,LED负极温度为85°,自然对流环境,环境温度为20°。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PCB:采用厚度1.0mm的双面玻纤板,LED周围通过PCB过孔工艺将热量传导至下面和灯体接触面。接触面涂布了导热硅脂,涂布的不均匀,影响散热。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LED测试数据如下: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核心部件----电源组件

拆拆看:欧普照明LED球泡灯内部都有啥?


宣传上说,该款电源具有自主专利技术。

这款电源值得推荐的地方是和灯板直接的连接,省去了连接线。根据企业的宣传该款电源具有专利。电源上没有使用IC进行恒流,仔细观察发现电流拓扑结构类似于RCC电路,通过测试发现电源转换效率不高,器件使用较多。

整体上,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欧普,产品设计可圈可点。

产品方面:核心部件LED的使用,PCB和陶瓷的选用值得国内企业学习。但,在产品设计余量控制上需要更严格,不能超功率使用。无论是进口的电子元件还是国产的元件,超频使用必然导致寿命降低。

宣传方面:采用其部件的品牌来提升自己的附加值,这是一种对自己品牌不自信的表现。例如PHILIPS从来不会说使用了其他家的元件,只是强调自主设计能力。

相关阅读:
【拆解对比】Nest和Honeywell两款智能恒温器内部差异

精致纤薄金属设计 三星智能手机GALAXY A5拆解

赶超谷歌眼镜!爱普生MOVERIO BT-200智能眼镜详细拆解

相关资讯
台积电涨价10%背后:黄仁勋的“价值论”与全球芯片博弈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博通第三代200G CPO技术重塑AI算力基础设施格局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AMD 2025年Q1 x86处理器市场表现深度分析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