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系统的3G/4G路由器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5-01-22 阅读量:8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 本文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设计并实现了3G/4G路由器,经实际测试,该路由器工作稳定,系统可靠性高,可以实现对3G/4G网络带宽的共享,而且随着3G/4G技术的不断发展,所提供的带宽也会越来越大,因此该路由器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

“好消息!2015年新年来临之际,我爱方案网准备了ST开发板、庆科WIFI模块开发套件以及智能硬件研发必备的精密样片,只需填写个人信息与开发计划即有机会获得。更多详情>>>>”

3G的接人技术已经从WCDMA/TD- SCDMA/CD-MA2000发展到HSDPA、HSUPA 以及HSPA+ ,并开始由3G 网络向4G网络过渡。目前HSDPA的接入带宽可以达到7.2 Mbps,HSPA+ 的接人带宽可以达到21 Mbps,而即将部署的LTE的网络带宽甚至达到了100 Mbps 。同时,由于接人移动互联网 的智能终端的数量快速增长,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求也日益增长。当人们面对几十兆带宽甚至是上百兆带宽时,必定存在带宽的过剩问题,即人们不需要在任何时刻都需要这么大的带宽,因而可以将过剩的用户带宽分配给更多的用户。

目前,WiFi技术能够支持IEEE的802.11b、802.11g和802.1ln标准,分别支持10 Mbps、54 Mbps和300 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而在传输距离上,WiFi能够在几米到100m范围内实现完全覆盖。

本文正是基于3G/4G 不断增长的接入带宽以及WiFi技术的各项优点,提出了一种共享3G/4G 网络带宽的无线路由器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一个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局域网,智能终端等用户可以利用自带的WiFi功能接入该无线局域网,然后再将该无线局域网桥接至3G/4G网络中,从而实现各个智能终端设备对3G/4G网络带宽的共享。

1. 3G/4G路由器设计方案


本路由器的设计是基于三个模块来实现的,分别为3G模块、WiFi模块和Linux硬件平台,如图1所示。3G模块的功能是利用运营商的无线数据卡进行PPP拨号,使得路由器能通过运营商网络连接至互联网。WiFi模块的功能是使得无线网卡工作在AP(Access Point)模式,并配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脚本文件,来建立一个2.4 GHz的WiFi无线局域网。Linux硬件平台模块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支持无线网卡和无线数据卡的驱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嵌入式Linux系统中的iptables数据包过滤系统将无线局域网和3G/4G网络连通。智能终端等设备通过WiFi信道接人到该路由器所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中,分配到一个IP地址之后,则通过该无线局域网的网关进行数据包的接收和发送,而该网关则通过3G/4G模块上的网络拨号接口来接收和发送数据包至3G/4G 网络,从而实现了该路由器的设计方案。

嵌入式Linux系统的3G/4G路由器设计方案

图1 3G/4G路由器设计方案图

2. 3G/4G路由器硬件结构


根据3G/4G路由器设计方案,其硬件结构的三大模块分别采用深圳天谟公司生产的Devkit8500D评估板、华为公司的E392型无线上网卡和TP-Link公司的TL-WN821N型无线网卡。

Devkit8500D评估板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该硬件平台采用的是TI公司的DM3730微处理器。

嵌入式Linux系统的3G/4G路由器设计方案

图2 终端硬件结构图

E392型无线上网卡采用高通公司的MDM9x00多模芯片组,同时支持TD-SCDMA/WCDMA 的3G 网络标准和LTE-TDD/FDD 的4G 网络标准。目前,利用3G网络中已经部署升级的HSPA+技术,下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21 Mbps,上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5.76 Mbps;部分地区采用64QAM 调制技术和MIMO技术对HsPA+进行再次升级,下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42 Mbps左右;而即将部署的4G网络,下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i00 Mbps,上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50 Mbps。

TL-WN821N 型无线网卡是基于Realtek公司的RTL8192cu芯片设计的,采用MIMO技术和空频道检测技术,支持802.11n/b/g,性能稳定且能够提供最大300 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完全满足智能终端等设备的带宽需求。

 

3. 3G/4G路由器关键技术

3G/4G路由器是指利用WiFi的2.4GHz频段,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并配置无线局域网的基本信息,通过Linux系统的iptables将无线局域网接人到3G/4G网络中。其关键技术具体分为3G/4G 网络的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以及iptables的连通三个部分。

3.1 3G/4G网络的接入


该无线路由器利用E392型多模无线上网卡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进行PPP拨号,分别接入到TD-SCDMA,WCDMA以及TD-LTE实验网中。其具体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

嵌入式Linux系统的3G/4G路由器设计方案

图3 3G/4G网络接入流程图

3.1.1 多模无线上网卡驱动加载


当一个新的USB设备接入到Linux主机中,主机首先会通过控制端点读入此设备的配置,接口和端点等信息,利用控制管道完成控制型传输,然后主机再对该设备进行枚举。枚举即读取该 设备的许多重要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读取该设备的生产商识别码(VID)以及产品识别码(PID),将这两个识别码分别与USB内核中意存在的各个识别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即的利用Linux系统的USB内核成功实现了 该设备的USB驱动的加载。

本设计方案中采用的嵌入式Linux系统的内核版本号为2.6.32,该内核中与USB设备的VID和PID号相关的源码存在kernel/drivers/usb/serial/option.c中,修改该文件并添加本 终端设计方案中所采用的华为E392无线上网卡的VID和PID,过程如下:

# define HUAWEI_VENDOR_ID 0x12D1

# define HUAWEI_PRODUCT_E1446 0x1446

{USB_DEVICE_AND_INTERFACE_INFO(HUAWEI_VENDOR_ID,

HUAWEI_PRODUCT_E1446,0xff,0xff,0xff)}

然后配置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中的Devices driver→usb support→usb Serial Converter Support选项,使得Linux系统内核支持USB串口转换,然后选择按模块重新编译内核,生成option.ko和usbserial.ko 驱动文件。最后加载这两个驱动文件并插上该多模无线上网卡,完成驱动加载。

3.1.2 终端模式转换


在3.1.1节中实现的是USB设备的加载,即Linux系统识别出无线上网卡为USB设备并能与之通信。而一般 USB无线上网卡设备都具有两个USB子设备模式,即usb-storage子设备模式和modern子设备模式。此时 Linux系统默认会将该设备识别为usb-storage子设备模式,需要通过USB设备的模式转换工具usb- modeswitch将USB设备的工作模式转换为modem模式,这样才能使得无线上网卡能够正常工作。

首先需要将usb- modeswitch工具移植至开发板,移植过程如下:

① 下载并解压usb-modeswitch一1.2.5.tar.bz2。

② 进入usb-modeswitch目录,修改Makefile,指定交叉编译器:

CC = arm-none-linux-gnueabi - gcc

$(PROG):&(OBJS)&(CC) - o $(PROG)&(OBJS)

& (CFLAGS)… . - I/home/libusb- 0.1.12/instal1/inc1ude

&(LIB) … . - L/home/libusb- 0.1.12/install/lib

③ make。

将生成的usb_modeswitch二进制执行文件拷人Linux系统中,并修改usb_modeswitch目录下usb_mode-switch.conf配置文件,在该文件末添加该无线上网卡的VID设备号和其usb-storage子设备PID设备号,然后指定其modern子设备号。具体配置信息如下:

Default Vendor = 12D1

Default Product = 1446

Target Vendor = 12D1

Target Product = 1506

CheckSuccess = 20

HuaweiMode = O

通过命令usb_modeswitch - W - c usb_modeswitch.conf对无线上网卡进行USB设备的模式转换,转换成功后无线上网卡即工作在调制解调器模式下,同时可通过命令ls/dev可以查看到Linux系统生成4个虚拟USB转串口设备,即ttyUSB0,ttyUSB1,ttyUSB2和ttyUSB3,可以通过这几个串口进行PPP拨号,使得3G/4G路由器可以接至TD-SCDMA、WCDMA以及TD-LTE实验网中。

3.2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该无线路由器利用无线网卡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组建一个小型的无线局域网,一方面提供给智能终端等设备接入,另一方面将无线局域网接入至3G/4G 网络。其基本流程如图4所示。

嵌入式Linux系统的3G/4G路由器设计方案

图4 无线局域网组建流程图

3.2.1 无线网卡驱动加载


TL-WN821N 型无线网卡采用的WLAN芯片组为Realtek公司的提供的RTI 8192cu芯片,Realtek公司提供了基于Linux系统的该芯片组驱动源码,根据 编译环境及Linux内核对驱动源码进行编译,即可生成该无线USB网卡的驱动。具体步骤如下:

① 下载驱动源码rtl8188c 8192c usb linux - v3.4.4- 4749.2.121105.tar.gz,并解压。

② 进入到驱动源码包中,修改Makefile文件,指定编译环境及Linux内核:

CONFIG_PLATFORM_NEW = y

ifeq($(CONFIG_PLATFORM_NEW ),y)

EXTRA_CFLAGS + = - DCONFIG_LLTTLE_ENDIAN

ARCH :arm

CROSS_COM PILE := arm-none-linux-gnueabi-

KSRC=/home/linux-2.6.32-devkit8500

endif

③ make,生成该无线网卡的驱动8192cu.ko。

然后加载该驱动,再通过命令ifconfig wlan0 up,将无线网卡的网口wlan0挂载至Linux系统中,可通过ifconfig命令查看该网口的基本配置信息。

3.2.2 AP模式转换


将无线网卡驱动加载成功之后,该无线网卡的默认工作模式为工作站模式,即作为客户端搜索周围的无线接人点,以接人到其他的无线局域网中,而3G/4G路由器需要利用无线网卡的模式转换工具hostapd将该网卡的工作模式由工作站模式切换为AP模式,也称接入点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建立一个无线局域网。hostapd在Linux系统中的移植过程如下:

① 下载并解压hostapd_0.8_rtw_20120803.zip。

② 进入主目录,修改Makefile,指定交叉编译器:

CC = arm-none-linux-gnueabi-gcc

③ make。

生成hostapd、hostapd_cli,将这两个二进制文件和rtl_hostapd.conf复制到嵌入式Linux系统中。在rtl_hostapd.conf配置文件中,可以设置该无线网卡的服务集标识(SSID)、支持的802.11协议版本、工作频率、无线信道以及加密的方式等一系列该无线局域网的配置信息。通过执行命令hostapd rtl_hostapd.conf-B,完成该无线网卡的工作模式的切换。

3.2.3 DHCP配置


在无线网卡的AP模式切换完成之后,需要通过DH-CP协议配置该无线局域网的动态地址池及其网关,该无线局域网会根据DHCP协议从配置的地址池中,自动给接入到该无线局域网的智能终端等设备分配一个IP地址。其DHCP协议的配置文件dhcp.conf具体如下:

start 192.168.0.20

end 192.168.0.254

interface wlan0

opt dns 8.8.4.4

opt subnet 255.255.255.0

opt router 192.168.0.1

opt lease 864000

然后在Linux系统中执行udhcp-fS dhcp.conf,启动DHCP协议。之后该无线网卡会建立一个无线局域网,并给接入到此无线局域网中的智能终端等设备自动分配一3.3 iptables连通

在实现3G/4G 网络的接人和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之后,该路由器采用Linux系统中的IP信息报过滤系统,即iptables,将3G/4G网络和组建好的无线局域网连通。iptables系统需要Linux系统内核中的网络数据包过滤框架的支持,需要重新配置内核,选中内核中Networking Support → Networking options → Network packet filtering framework,将其框架编译进Linux内核,然后需要对iptables进行移植,其移植过程如下:

① 下载并解压iptablesj.4.3.1.tar.gz。

② 进入主目录,配置编译选项:

. /configure-prefix=/usr/local/iptables--host = arm-none-linux-gnueabi--with-curnel=/home/SD_tools/linux-2.6.32-devkit85O0

③ make并make install。

将生成的iptahles二进制执行文件复制到Linux系统中,并编写iptables系统的运行脚本文件net-share,该运行脚本文件配置了IP数据包的流向、进入网络的接口等一系列规则,该路由器进入3G/4G 网络的接口为无线上网卡进行拨号后产生的pppO网络接口,其内容如下:

echo“1”> /pr0c/sys/net/ipv4/ip- forward

iptables-F

iptables-P INPUT ACCEPT

iptables-P OUTPUT ACCEPT

iptables-P FORW ARD ACCEPT

iptables-t nat-A POSTROUTING -o ppp0-j MASQUERADE

在Linux系统中执行脚本文件。/net-share,即完成了无线局域网至3G/4G网络的连通,从而实现了3G/4G路由器的设计。

4 实验结果


在嵌人式Linux系统中完成了3G/4G路由器的设计功能之后,利用智能终端等设备对该无线路由器进行功能测试。该路由器的工作环境如图5所示,分别使用该无线路由器上的无线上网卡接人到TD-SCDMA、WCDMA和TD-LTE实验网中,然后再使用智能终端等设备自带的WiFi功能接人到该路由器所组建的无线局域网中。经实际测试,在TD-SCDMA网中,单个智能终端设备的最高下行速率可以达到2.45 Mbps;在WCDMA网中,单个智能终端设备的最高下行速率可以达到7.02 Mbps;而在TD-LTE实验网中,单个智能终端设备的最高下行速率可以达到85.97 Mbps。

相关文章

应用于通用嵌入式存储器模型的SystemC设计方案

嵌入式Linux的SOHO路由器电路设计方案


基于研华嵌入式的工控机风力发电应用方案
相关资讯
国产突围!川土微电子CA-IF1044AX-Q1 CAN收发器:全链路自主化与EMC性能双突破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浪潮加速,CAN收发器作为车载网络的核心通信接口,其可靠性与安全性成为产业链关注焦点。然而,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使得供应链自主可控需求迫在眉睫。川土微电子推出的CA-IF1044AX-Q1 CAN收发器,实现了从设计、晶圆制造到封测的全链条国产化,并通过欧洲权威机构IBEE/FTZ-Zwickau的EMC认证,成为兼具安全性与高性能的国产车规级解决方案。

“中国芯”逆袭时刻:新唐携7大新品打造全场景AIoT解决方案矩阵

在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新唐科技以颠覆性创新奏响行业强音。4月25日,这场历时10天、横跨七城的科技盛宴在深圳迎来高潮,以"创新驱动AI、新能源与车用科技"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行业领袖,首次公开七大核心产品矩阵,展现从芯片设计到智能生态的全链条创新能力,为半导体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半导体先进制程技术博弈:台积电、英特尔与三星的差异化路径

在2025年北美技术研讨会上,台积电正式宣布其A14(1.4nm)工艺将于2028年量产,并明确表示无需依赖ASML最新一代High NA EUV光刻机。这一决策背后,折射出全球半导体巨头在技术路线、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中的深层博弈。

嵌入式主板EMB-3128:轻量级边缘计算的工业级解决方案

随着AIoT技术的快速落地,智能设备对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硬件的需求持续攀升。华北工控推出的EMB-3128嵌入式主板,搭载Intel® Alder Lake-N系列及Core™ i3-N305处理器,以高能效比设计、工业级可靠性及丰富的接口配置,成为轻量级边缘AI计算的理想选择。该主板支持DDR5内存、多模态扩展接口及宽温运行环境,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智慧零售等场景,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从ASMI财报看行业趋势:AI芯片需求爆发如何重塑半导体设备市场?

作为全球半导体沉积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荷兰ASM国际(ASMI)近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展现强劲增长动能。财报显示,公司当季新增订单额达8.34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4%,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8.08亿欧元。这一表现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制造设备需求激增与中国市场的战略性突破,同时反映出半导体产业技术迭代与地缘经济博弈的双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