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比亚迪秦的磷酸铁锂弱点分析设计

发布时间:2015-01-4 阅读量:101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比亚迪秦的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这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特点是放电容量大、价格低廉、无毒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但是磷酸铁锂电池有一个致命性的缺点,那就是低温性能较差,即使将其纳米化和碳包覆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比亚迪秦电动汽车冬天能跑多远?根据比亚迪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秦纯电续航里程为70公里,但众所周知的是,电动汽车电池会因温度的降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冬天续航里程会明显低于其他季节,不过好在比亚迪秦电动汽车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没电的情况下还可以用油,所以担心比亚迪秦电动汽车冬天能跑多远倒不如多了解点低温环境下如何保养电池。

秦搭载比亚迪的DMⅡ代混动系统,相比DMⅠ代混动技术,比亚迪的DMⅡ代混动系统主要通过换装更加高效强劲的TID总成、高转速电机、集成式电机控制器、更安全的铁电池等实现了更强的动力性能和更优的经济性能。

比亚迪秦的轴距达到了2670mm,车身尺寸则为4740*1770*1480mm,在紧凑型车里面处于领先水平。

动力方面,秦搭载了一台1.5TI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54马力(113千瓦)/5200rpm,最大扭矩240牛?米/1750-3500rpm。同时还配备了一台最大功率110千瓦,扭矩250牛?米的电动机,二者综合功率为217千瓦和479牛?米,与之配合的是6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

秦的电力储备为一块13千瓦时的铁电池,该电池由比亚迪自主研发,可以使用家庭220V电源进行充电,充满电池的时间大约在5小时。依靠纯电可行驶70公里,在行驶中电源管理系统还会进行制动力回收,官方数据显示每百公里可回收2.5-3度电,所回收的电能大约可以行驶15公里左右。电芯由比亚迪提供终身免费维修,报废后同样由公司进行回收。

智能汽车比亚迪秦的磷酸铁锂弱点分析设计

从我们实地调研的通州电动出租车和昌平电动出租车运营现状来看,司机师傅们一致反映的问题是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太短,难以达到使用要求。尤其是冬天,如果开空调的话,更加损耗电量,而且电池在冬天的续航能力也有所下降,所以开纯电动汽车的人们随着冬天的临近,"里程焦虑症"愈发明显了。

相比较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在续航能力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因为在纯电与混动双模式下,混合动力车型完全不必担心续航里程的问题。不过低温对电池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研究表明,一块容量为3500mAh的电池,如果在-10℃的环境中工作,经过不到100次的充放电循环,电量将急剧衰减至500mAh,基本就报废了。也就是说,在-10℃的工作环境中,如果一辆电动汽车每天充放电一次,那么三个月后电池就得报废换新的了。这个数字也许有点夸张,但是低温确实极大缩短了电池的寿命。

比亚迪秦的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这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特点是放电容量大、价格低廉、无毒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

但是磷酸铁锂电池有一个致命性的缺点,那就是低温性能较差,即使将其纳米化和碳包覆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储能系统中心主任DonHillebrand博士谈到磷酸锂铁电池低温性能的时候,他用terrible来形容,他们对磷酸铁锂型锂离子电池测试结果表明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下(0℃以下)无法使电动汽车行驶。尽管也有厂家宣称磷酸锂铁电池在低温下容量保持率还不错,但是那是在放电电流较小和放电截止电压很低的情况下。在这种状况下,设备根本就无法启动工作。

只要是电池,低温对其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比亚迪秦电动汽车冬天能跑多远现在还没有实际的测试结果,但是对电动汽车电池保养得当,续航能力还是会有所提升的。

相关文章

智能汽车氢燃料电池车的技术方案

激光焊接电动智能汽车电池的设计

智能汽车英飞凌KP200压力传感器系统的解析方案
相关资讯
全球首发全风冷兆瓦级航空发电系统,中国技术领跑绿色航空新赛道

2025年5月16日,北京电擎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上正式发布AGS1000型航空发电系统。作为我国首型兆瓦级全风冷、高功率密度航空发电系统,该产品实现了从材料到核心部件的100%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航空混合电推进领域迈入国际领先梯队。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对比、创新突破、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析这一跨时代产品的战略意义。

艾迈斯欧司朗VCSEL技术革新:高精度3D传感如何赋能工业4.0与智能机器人

2025年5月20日,全球光学解决方案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正式发布两款基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技术的3D传感核心组件——BIDOS® P3435 Q BELAGO 1.2点斑投射器与BIDOS® P2433 Q/V105Q121A-850泛光投射器。这两款产品通过优化红外激光技术与集成化设计,显著提升了3D传感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为工业机器人、多模态人脸识别、无人运输系统等场景带来突破性进展。

高通联手英伟达:异构计算如何颠覆AI数据中心?

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上,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Cristiano Amon)发表了题为《AI重塑计算未来》的主题演讲,全面阐述了高通在AI PC、数据中心及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安蒙强调,高通正通过“混合AI”架构与定制化硬件创新,推动终端侧与云端协同的智能革命,目标是在全球计算产业中占据核心地位。

第五代互连技术登场:NVLink Fusion突破AI算力瓶颈

"数据中心架构正在经历数十年来的首次根本性变革——人工智能正在融入每个计算平台。"在COMPUTEX 2025的发布会上,黄仁勋揭示了NVLink Fusion技术的战略意义。这项突破性互连技术通过开放NVIDIA AI平台生态系统,使合作伙伴能够构建专用AI基础设施,标志着异构计算新时代的开启。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专业计算解决方案,加速AI产业化进程

在Computex 2025展会上,英特尔正式推出面向专业计算领域的三大创新解决方案:锐炫Pro B系列GPU、Gaudi 3 AI加速器及AI Assistant Builder开发框架。此次发布的硬件与软件组合,标志着英特尔在AI产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致力于为开发者与企业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加速计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