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ll、On-Cell及OGS智能显示屏优劣解析方案

发布时间:2014-12-25 阅读量:119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关于屏幕概念的炒作,从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争,到现在清一色标榜自己是OGS全贴合屏幕,如何轻薄、透光、图像“浮现”在屏幕上,苹果则貌似更为“高端”,传出了In-cell/On-cell的概念。

关于屏幕概念的炒作,从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争,到现在清一色标榜自己是OGS全贴合屏幕,如何轻薄、透光、图像“浮现”在屏幕上,苹果则貌似更为“高端”,传出了In-cell/On-cell的概念。小编做这期关于OGS/In-Cell/On-Cell屏幕的科普,力求通俗易懂,望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大家了解真相。

要彻底了解In-Cell/On-Cell/OGS等等屏幕,就得先知道屏幕的基本结构组成。

从上到下,屏幕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层,保护玻璃(最上面橙黄色标注了Coverglass的部分),触控层(图中一点点淡蓝色虚线,标注了X、Y的部分),显示面板。

保护玻璃没什么好说的,康宁大猩猩玻璃就是。触控层的话,就是由ITO触控薄膜和ITO玻璃基板组成。显示面板可细分的程度高,这里只大致排列下:从上到下,分别是上玻璃基板(粉红色标注了Colorfiliter的区域,即彩色滤光基板),液晶层(蓝条),下玻璃基板(粉红色标注了Array的区域,即薄膜电晶体基板)。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保护玻璃/触控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一般贴合技术会形成一层空气(即图中标注了Bonding的金黄色区域),如果采用全贴合技术去除这层空气,屏幕反光会大大减少,点亮屏幕时就显得更为通透,熄屏时更加黑沉,没有灰白的观感。

传统的G/G、GFF屏幕,都是标准的保护玻璃+触控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触控层。G/G屏幕的触控层是由1层ITO玻璃基板+1层ITO触控薄膜组成,GFF屏幕的触控层则有2层ITO玻璃基板+2层ITO触控薄膜(ITO:X和ITO:Y)。显然,G/G屏幕更薄一些。

今天各厂家标榜的OGS屏幕、InCell/OnCell屏幕,为何值得拿出来吹嘘,是因为它们都是保护玻璃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少了一层触控层,更加轻薄。那中间的触控层哪去了呢?这正好是区分InCell/OnCell屏幕和OGS屏幕的关键。InCell/OnCell屏幕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OGS屏幕是将保护玻璃层和触控层整合在了一起。为了争夺产业话语权,触控模块厂商力推OGS,而显示面板厂商如LG、三星、夏普等则力推In-Cell/On-Cell。

可能还有人追根究底,既然InCell屏幕和OnCell屏幕都是将触摸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那如何区分InCell和OnCell?这跟ITO薄膜嵌入显示面板的位置有关。所谓OnCell,就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上,三星几代Galaxy旗舰就是这么做的;至于In-Cell,则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下,一般是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代表机型是苹果的iPhone5。

In-Cell、On-Cell、OGS因为不同的结构,屏幕的轻薄程度、显示效果、制造成本、良品率都有所不同。

Incell、On-Cell及OGS智能显示屏优劣解析方案

1.屏幕的通透程度和视觉效果方面,OGS是最好的,In-Cell和On-Cell则次之。所以,吹嘘In-Cell/On-Cell如何如何通透,视觉效果如何好,可以歇歇了。无论是iPhone5还是三星GalaxyS4,单纯的屏幕通透度其实还不如一些采用了OGS屏幕的国产手机,比如魅族MX3。

2.轻薄程度,一般来说In-Cell最轻最薄,这也是iPhone使用了金属机身,还能做到极致轻薄的原因之一。OGS则次之,On-Cell比前两者稍差。

3.屏幕强度(抗冲击、抗摔),On-Cell最好,OGS次之,In-Cell最差。需要指出的是,OGS则因为直接将康宁保护玻璃与触控层整合在一起,加工过程削弱了玻璃的强度,屏幕也很脆弱。至于In-Cell屏幕为何强度差,笔者也不甚清楚其中的原因,这可能跟目前苹果自家的In-Cell追求极致轻薄有关,Lumia920同样是In-Cell屏幕,但有很好的辅助设计/措施来增强屏幕的抗冲击、抗摔能力。另,需要指出的是,因为In-Cell将触控层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一旦触摸屏出了问题,需要连同显示面板一起更换。

4.触控方面,OGS的触控灵敏度比On-Cell/In-Cell屏幕都要好,但这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OGS技术不过关,超高的灵敏度很容易发生“跳屏”的现象,细微的灰尘、汗液、水汽都能引发触控屏的“误操作”,比如MX3最早一批机器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对多点触控、手指、Stylus触控笔的支持上,其实OGS也是好于In-Cell/On-Cell的。另外,还是因为In-Cell屏幕直接将触控层和液晶层融合在一起,感测杂讯较大,需要有专门的触控芯片进行过滤和校正处理。OGS屏幕对于触控芯片的依赖则没那么高。

5.技术要求,In-Cell/On-Cell都比OGS要复杂,生产控制上,难度也更高。

6.良品率方面,之前In-Cell屏幕的良品率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iPhone5等产品的供货,但随着厂商不断投入,技术走向成熟,In-Cell/On-Cell屏幕的良品率与OGS已经处于同一水平,大规模出货不成问题。

相关文章

智能IGZO显示屏支持大屏、高分辨率及低功耗的设计

智能光照OLED与CSTN二种彩屏辨别分析方案

智能LED舞台背景屏幕选择注意问题的分析设计
相关资讯
超11万人次观展,5723名海外买家到场!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圆满落幕​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

IOTE 2025物联网展开启AIoT生态新纪元:千家展商齐聚,首日超5万观众!

​8月27日,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在8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汇聚超1000家全球展商,涵盖人形机器人、边缘计算、高精度定位、无源物联网、电子纸等前沿领域。开展首日即吸引超5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展现出AIoT融合背景下物联网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11月在沪开幕,聚焦“创新强基”助推产业协同生态

在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下,2024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迎来强劲复苏与高质量发展,整体销售收入突破2.2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增长,展现出显著的发展韧性。行业在移动终端、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关键下游市场的驱动下,不仅产业配套能力实现跃升,一批骨干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也持续增强。在此蓬勃发展的产业背景中,第106届中国电子展将于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以“创新强基 智造升级”为主题,搭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寒武纪登顶A股“股王”!单日暴涨15.73%,市值破6600亿,公司紧急提示: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

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当前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较大投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决策,谨慎参与交易。

扫码PDA手持终端助力快递驿站:智能升级,高效处理每日千件包裹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快递驿站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面对日益增长的包裹处理压力,传统人工登记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操作要求。而搭载智能扫码技术的PDA手持终端,正成为快递驿站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出入库效率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