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发布时间:2014-12-16 阅读量:431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12月9日下午,小米正式发布小米空气净化器。没有预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款“占地面积相当于1张A4纸大小”的空气净化器,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乎占领各大媒体版块头条,那就是指责小米这款空气净化器是抄袭了日本的巴慕达。那么小米是否真抄袭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就给大家来拆解对比米和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探秘真相。

这款采用双风机、独立四风道的净化器,采用360°桶形三层净化滤芯,净化效能的主要指标CADR值高达406立方/小时,对PM2.5的过滤效果为99.99%,这样的产品售价仅899元。在小米净化器发布会上,我们已经见过拆解后的部件了,而巴慕达的产品内部结构还是第一次看到。总的来说:

1、它们俩的做工材质用肉眼上看、用手触摸感觉都很不错;
2、大的结构原理功能上两款产品非常相似,但是细化到部件上有不同。

先看下拆解过程的视频吧:

 

 

 

拆解过程中的感受:拆解中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巴慕达这款产品真的很难拆,拆到一定程度之后发现,这款产品内部充斥着大量类似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sǔn mǎo)式结构,出厂过后基本上就无法拆卸了,所以不破坏机身的话最终没能彻底拆掉。至于小米空气净化器的话,拆装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能够比较彻底的拆掉,整个过程也感觉做工与设计各方面都还比较规整。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谁来组装上啊……

下面给大家展示小米&巴慕达空气净化器相同与不同:(由于巴慕达的拆解并不顺利,我们只是列举其中部分相同与不同点,这并不代表只有这些相同或不同。)

 

相同部分:

1、双风扇,四风道;
双风扇分别在机身的上下两端,配上高效风机引擎加速,形成强进风与强送风,在通过四个独立风道送出。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风就是从这四个风道送出的

2、滤网采用360°桶形结构;


▲用这样360度桶形滤网的产品也就这有这两个净化器了

3、内部结构框架;
在拆解的过程中,风机引擎、风扇、滤网、机身支柱的位置基本都是一样的。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进出风方式

4、都有安全保护功能。
只要机身保护风扇的栅格网被打开,风扇就会停止运行,家长不用担心孩子淘气而误伤。

 

不同部分:

1、风扇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小米是双层9叶风扇,巴慕达是外9内5叶风扇

2、后盖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小米的后盖是很硬的,巴慕达的后盖可以微弯曲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后盖的打开方式不同

 

3、底座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底座都配有脚垫,为了防止磨损家中的地板,但是可以看出细节及脚垫的形状不同

4、通风板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这是位于滤芯上门的通风板,输送净化后的空气。

可以看到小米的通风板上有很多螺丝口,巴慕达很少,另外中间送风口形态不一样,抱歉的是,非专业的工程师的我们判断不了哪种送风口更好。

5、支架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机身共有4个支架,小米及巴慕达支架从颜色及细节上也都不完全一样

 

6、底部金属板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底部金属板主要起稳固机身的作用

可以看到小米的底板中间有个方形空洞,这个是给内置变压器预留的位置,并且周围的螺丝口位置与巴慕达的不一样。

写在最后:小米及巴慕达的空气净化器对于关心他们的人来说,买谁其实心里早有定数,之所以这两款产品引出很大争议,是因为在市售的净化器中大家很少见到长成这个样子的,但是从净化效果来看,这样的产品确实能带来很好的体验。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空气净化器未来的样子?

所以假设未来两年的空气净化器都变成这个样子,那么是不是第二个生产的厂家就要一直背上抄袭的罪名?时间会给大家一个答案的。

相关资讯
ABB三大机器人新品解析:深度覆盖90%应用场景

面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24%的年均增速(2021-2024)及全球超50%的安装量占比(IFR 2024),ABB依托上海超级工厂推出Lite+、PoWa、新一代IRB 1200三大机器人系列。此举标志着其"立足中国、服务全球"战略进入新阶段,通过90%本土化生产率精准对接电子制造、新能源装备等领域的自动化升级需求。

AI服务器市场增速微调至24.3%,北美云厂商驱动结构性增长

全球研调机构TrendForce最新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4.3%,较先前预测微幅下修。增长动能主要受北美云端服务商(CSP)及OEM客户需求支撑,而部分区域市场因政策环境影响呈现阶段性调整。

微软启动年内第二轮大裁员,AI战略转型加速组织重构

2025年7月2日,微软正式宣布全球裁员约9000人,占员工总数不足4%(以2024年6月22.8万名员工为基准)。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地区及职级,旨在精简管理层级并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人工智能(AI)与云计算核心业务。这是继5月裁撤6000人后,微软2025年第二次大规模人员调整,两个月内累计削减岗位超1.5万个。

全球半导体人才荒:十年百万缺口倒逼行业变革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敲响警钟: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面临约100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的巨大缺口。这一危机不仅席卷工程师等核心技术人员,更涉及中高层管理梯队——预计需要紧急补充10万名中层管理者和1万名高层领导人。工程师资源的先天性短缺,甚至逼迫企业将目光投向其他行业的管理人才,行业人才争夺战已升级为跨领域竞争。

电子信息制造业1—5月运行报告:生产韧性凸显,结构优化提速

2024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工业整体增速4.8个百分点,较高技术制造业平均水平亦高出1.6个百分点。单月数据显示,5月行业增加值保持10.2%的稳健增长。在产品结构方面呈现分化态势: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1.3亿台,同比增长5.5%;集成电路产量1935亿块,增速6.8%;而手机产量受全球消费电子需求调整影响,同比下降6.5%,其中智能手机产量4.5亿台,降幅收窄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