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6 阅读量:176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CREE陆续推出9.5W、13.5W和最近发布的11W、6W低成本系列的产品,CREE总共推出了15个不同规格的球泡灯。
在CREE球泡灯家族中,最近发布的低成本系列产品倍受关注。关注点为:整个球泡灯的设计中没有普通LED灯泡的散热器,也不同于其他CREE产品采用玻璃泡。该产品采用塑胶泡壳,在泡壳的顶端和尾端有通孔,让空气形成对流来进行散热。灯泡中没有使用铝基板,而是采用双面FR-4板材形成十字形交叉排布,每个面上焊接一颗CREE自己生产的LED。电源也是放置在塑胶壳内和E27灯头内。
这款灯泡内部所采用的灯珠为XB-E High Voltage,这和之前发布的9.5W、13.5W所用光源为同一系列。从产品路线上来看,CREE的球泡灯散热平台通用,光源平台通用。基于同样的散热平台CREE还发布了BR灯泡和PAR灯,基于平台化的开发思路是CREE的强项。从SIC平台开发出几款芯片平台,利用芯片的各种排布开发出各类光源平台,再利用光源平台开发出球泡灯系列。这方面CREE做的很成功,国内公司很少有企业能做到如此平台化,系列化,扩展的开发路线。
看到这样一颗小灯泡,让我想起了PHILIPS 之前发布的扁平形的灯泡,这两种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啊!这样一颗小灯泡,它的光电参数如何?
当拿到实物后,详细进行拆解。发现的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整个灯泡组装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烙铁,不需要使用螺丝刀!
一、PCB:
PCB为双面板,PCB线路精度很高,过孔位置设计很细致并通过上下插装的方式来进行组装。由于考虑到PCB表面对光的吸收,其PCB上采用的油墨为高反射率的油墨。
二、连接方式:
所有线路连接点都有弹片和触点。包含PCB之间的接触和PCB和灯头的接触。
底部PCB上的两个弹片一个是接触灯头中间点,一个是接触旁边螺旋边金属区域的。
三、电源:
电源是集成在其中一块焊接有灯珠的PCB上,免除了电源和灯板PCB的连接。
四、灯珠:
使用8颗CREE自己生产的大角度、高电压的LED灯珠。
之前网络上有报道说,CREE和隆达合作后其球泡灯的市场可能会带动隆达的生意。这样看来在球泡灯上目前使用的都是CREE的自己灯珠,和隆达没有多大关系。
五、成本:
从电源的各元器件上看,该有的认证和安全要求都具备,元器件的价格应该不菲,再加上灯珠的成本,其总成本应该不低。为什么能卖这么低的价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不怕神一样对手!现在对于中国的LED照明企业而言,在照明领域里有传统的Philips、Osram这样的百年企业。还有像CREE进入这个行业就做到高水平,再进行垂直整合的企业。我们的LED照明企业还在依靠更低的人工成本、更低价的器件来进行突破吗?
看到CREE的球泡灯,我是有点悲观,未来的光源市场中国企业可能越来越失去了竞争力,只能赚点加工费了。就算是某些知名企业,出口额那么高,有几个产品是自己的品牌呢?技术提升和产业改型国家号召了很多年了,可是看到一个新兴的行业又这样走了传统道路,这是宿命吗?希望同业者加油,共勉!
2025年5月16日,北京电擎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上正式发布AGS1000型航空发电系统。作为我国首型兆瓦级全风冷、高功率密度航空发电系统,该产品实现了从材料到核心部件的100%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航空混合电推进领域迈入国际领先梯队。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对比、创新突破、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析这一跨时代产品的战略意义。
2025年5月20日,全球光学解决方案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正式发布两款基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技术的3D传感核心组件——BIDOS® P3435 Q BELAGO 1.2点斑投射器与BIDOS® P2433 Q/V105Q121A-850泛光投射器。这两款产品通过优化红外激光技术与集成化设计,显著提升了3D传感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为工业机器人、多模态人脸识别、无人运输系统等场景带来突破性进展。
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上,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Cristiano Amon)发表了题为《AI重塑计算未来》的主题演讲,全面阐述了高通在AI PC、数据中心及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安蒙强调,高通正通过“混合AI”架构与定制化硬件创新,推动终端侧与云端协同的智能革命,目标是在全球计算产业中占据核心地位。
"数据中心架构正在经历数十年来的首次根本性变革——人工智能正在融入每个计算平台。"在COMPUTEX 2025的发布会上,黄仁勋揭示了NVLink Fusion技术的战略意义。这项突破性互连技术通过开放NVIDIA AI平台生态系统,使合作伙伴能够构建专用AI基础设施,标志着异构计算新时代的开启。
在Computex 2025展会上,英特尔正式推出面向专业计算领域的三大创新解决方案:锐炫Pro B系列GPU、Gaudi 3 AI加速器及AI Assistant Builder开发框架。此次发布的硬件与软件组合,标志着英特尔在AI产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致力于为开发者与企业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加速计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