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6 阅读量:188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CREE陆续推出9.5W、13.5W和最近发布的11W、6W低成本系列的产品,CREE总共推出了15个不同规格的球泡灯。
在CREE球泡灯家族中,最近发布的低成本系列产品倍受关注。关注点为:整个球泡灯的设计中没有普通LED灯泡的散热器,也不同于其他CREE产品采用玻璃泡。该产品采用塑胶泡壳,在泡壳的顶端和尾端有通孔,让空气形成对流来进行散热。灯泡中没有使用铝基板,而是采用双面FR-4板材形成十字形交叉排布,每个面上焊接一颗CREE自己生产的LED。电源也是放置在塑胶壳内和E27灯头内。
这款灯泡内部所采用的灯珠为XB-E High Voltage,这和之前发布的9.5W、13.5W所用光源为同一系列。从产品路线上来看,CREE的球泡灯散热平台通用,光源平台通用。基于同样的散热平台CREE还发布了BR灯泡和PAR灯,基于平台化的开发思路是CREE的强项。从SIC平台开发出几款芯片平台,利用芯片的各种排布开发出各类光源平台,再利用光源平台开发出球泡灯系列。这方面CREE做的很成功,国内公司很少有企业能做到如此平台化,系列化,扩展的开发路线。
看到这样一颗小灯泡,让我想起了PHILIPS 之前发布的扁平形的灯泡,这两种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啊!这样一颗小灯泡,它的光电参数如何?
当拿到实物后,详细进行拆解。发现的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整个灯泡组装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烙铁,不需要使用螺丝刀!
一、PCB:
PCB为双面板,PCB线路精度很高,过孔位置设计很细致并通过上下插装的方式来进行组装。由于考虑到PCB表面对光的吸收,其PCB上采用的油墨为高反射率的油墨。
二、连接方式:
所有线路连接点都有弹片和触点。包含PCB之间的接触和PCB和灯头的接触。
底部PCB上的两个弹片一个是接触灯头中间点,一个是接触旁边螺旋边金属区域的。
三、电源:
电源是集成在其中一块焊接有灯珠的PCB上,免除了电源和灯板PCB的连接。
四、灯珠:
使用8颗CREE自己生产的大角度、高电压的LED灯珠。
之前网络上有报道说,CREE和隆达合作后其球泡灯的市场可能会带动隆达的生意。这样看来在球泡灯上目前使用的都是CREE的自己灯珠,和隆达没有多大关系。
五、成本:
从电源的各元器件上看,该有的认证和安全要求都具备,元器件的价格应该不菲,再加上灯珠的成本,其总成本应该不低。为什么能卖这么低的价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不怕神一样对手!现在对于中国的LED照明企业而言,在照明领域里有传统的Philips、Osram这样的百年企业。还有像CREE进入这个行业就做到高水平,再进行垂直整合的企业。我们的LED照明企业还在依靠更低的人工成本、更低价的器件来进行突破吗?
看到CREE的球泡灯,我是有点悲观,未来的光源市场中国企业可能越来越失去了竞争力,只能赚点加工费了。就算是某些知名企业,出口额那么高,有几个产品是自己的品牌呢?技术提升和产业改型国家号召了很多年了,可是看到一个新兴的行业又这样走了传统道路,这是宿命吗?希望同业者加油,共勉!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
8月27日,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在8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汇聚超1000家全球展商,涵盖人形机器人、边缘计算、高精度定位、无源物联网、电子纸等前沿领域。开展首日即吸引超5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展现出AIoT融合背景下物联网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在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下,2024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迎来强劲复苏与高质量发展,整体销售收入突破2.2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增长,展现出显著的发展韧性。行业在移动终端、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关键下游市场的驱动下,不仅产业配套能力实现跃升,一批骨干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也持续增强。在此蓬勃发展的产业背景中,第106届中国电子展将于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以“创新强基 智造升级”为主题,搭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当前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较大投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决策,谨慎参与交易。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快递驿站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面对日益增长的包裹处理压力,传统人工登记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操作要求。而搭载智能扫码技术的PDA手持终端,正成为快递驿站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出入库效率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