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家庭自动化产品带入千家万户

发布时间:2014-12-5 阅读量:81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博通公司无线连接事业部高级总监Brian Bedrosian

【导读】物联网正显现出也许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转变,而这一转变正在一些细分市场上创造出无限的商机。其中一个有望获得快速增长的关键细分市场是家庭自动化。随着消费者对家庭自动化控制和监控的需求持续上升,分析师预测此市场到2019年产值将会超过160亿美元。

目前市场上涌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新技术创新,它们的出现实现了对照明、供热、空调、安全和家电等应用的远程管理。用户仅需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与现有的家庭无线网络连接起来,我们管理生活的方式就会发生一个巨大的转变。随着主要消费电子(CE)制造商(如GE、海尔、三星等)对消费者认知度的不断提高,智能家电的需求正在持续上升。

随着家庭自动化技术的价格继续下跌,以及消费者认知度的迅速提高,需求很自然的会随之增加。在物联网市场蓬勃发展的早期阶段,不仅是各大品牌在推动实现此种新的生活方式,实际上,许多令人兴奋的创新也都是来自众多的初创公司和个人创新者。

为了使这些基层的创新者获得成功,家庭自动化市场和整个物联网生态系统都依赖于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协同设计资源、设备间的互操作性、获得最新的技术,以及将这些卓越的创意付诸于实施所需的资金。

在线协作论坛是一个开发人员可以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工程师分享和解决设计难题的场所,此论坛也是将创意过渡到开发阶段的关键因素。设备间的互操作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比设备之间无法通信这个更令人沮丧的事情了。在努力帮助建立一个共同平台的同时,也有一些行业的举措正在进行中。最近形成的开放式互联联盟(OIC)是业界携手合作的典型例子,其目的是通过共同的通信架构,推动实现设备到设备的无缝连接。

家庭自动化产品的核心是无线技术,它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将智能设备与家庭网络连接起来,并对其进行控制。通过使用结合了必要硬件和软件构建模块的低成本开发平台,创新者现在可以轻松地设计、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并使其大规模地投入市场。

从智能车库开门器到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冰箱、智能喷头,家庭自动化市场的可能性是无止境的。今天,归功于行业范围内的创新、协作和资金获取方式的良性组合,家庭自动化生态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当所有这一切都到位时,消费者将很快享受到智能家居的益处以及所具有的全部优势。

作者简介:

布莱恩·贝德罗希安担任博通公司宽带和连接部门嵌入式无线连接高级总监,负责公司各种终端细分市场(包括音频、医疗保健、家庭自动化、可穿戴和工业系统)的新兴嵌入式Wi-Fi和蓝牙智能业务。

布莱恩·贝德罗希安在数字通信和无线技术(包括移动卫星、微波​​、无线电、DSL和802.11x)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加入博通前,他在很多企业担任过多种领导职务,如Level One Communications、Applied Signal Technology和GloblespanVirata。布莱恩·贝德罗希安拥有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电气工程学士学位。

相关资讯
英特尔完成RealSense业务分拆,获5000万美元融资,聚焦AI视觉新赛道

近日,英特尔正式完成旗下RealSense 3D摄像头业务的分拆工作,并成功获得5000万美元战略融资。此次交易由英特尔资本和联发科创新基金共同注资完成,标志着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推动的"核心业务聚焦战略"再进一步。作为英特尔瘦身计划的重要环节,分拆非核心资产已成为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关键举措。

8MHz与24MHz无源晶振:为何不能通用?深入解析嵌入式时钟系统的频率约束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8MHz和24MHz晶体振荡器是两种与微控制器(MCU)配合工作的常见频率源。然而,这两种频率的无源晶体振荡器在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下并不能直接互换使用。这种非通用性是由它们在电路中的核心作用以及系统对频率精度的严格要求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苹果折叠iPhone敲定三星无折痕方案,供应链格局生变

国际知名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通过最新产业调查确认,为保障2026年下半年量产计划,苹果已确定在折叠屏iPhone上采用三星显示(SDC)的无折痕显示方案。这一决策标志着苹果放弃原计划的自研显示技术路线,转而依托三星成熟的折叠屏专利体系。

NAND Flash第三季价格普涨 512Gb以下芯片领涨15%

随着全球存储产业链产能调控深化,2025年下半年NAND Flash市场正式进入上行周期。据集邦咨询、TrendForce等机构监测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品类NAND Flash合约价涨幅已突破预期阈值。其中256Gb-512Gb中低密度芯片价格环比上涨15%-18%,而1Tb以上高容量产品受企业级长协订单缓冲,涨幅维持在5%-8%区间。此番价格跃升标志着行业历时两年的下行周期终结,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

英伟达消费级PC CPU遭遇设计挑战,量产时间推迟至2026年

据行业权威媒体SemiAccurate最新报告,英伟达代号为N1及N1X的消费级PC处理器因硬件设计问题需重新流片,发布时间由原计划的2025年推迟至2026年。该系列采用4nm制程工艺,定位Windows系统消费级市场,是英伟达重返CPU领域的战略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