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智能汽车动力电池的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4-12-3 阅读量:15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为什么说BMS才是动力电池PACK厂的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电芯最终要成为一个标准品,第二个原因是BMS很复杂,且非常重要。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新能源智能汽车动力电池的设计方案

由于最近看到几篇写动力电池PACK厂的文章,感觉很多观点还没有写到点上,我们还是忍不住要写点这方面的东西,给锂电池行业一个正确的风向判断。

先给初学者一个简单的科普,因为几年前我和人家说起BMS,大部分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BMS就是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中文就是电池管理系统,一般针对动力电池组,很多电芯串并的情况来说的。

BMS的作用是保护电池安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并把电池的情况告诉给上位机系统。

为什么说BMS才是动力电池PACK厂的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电芯最终要成为一个标准品,第二个原因是BMS很复杂,且非常重要。

针对第一个原因,电芯最终要成为一个没有科技含量的标准品,一起来分析一下。

动力电池的电芯最后的发展会像手机电池一样,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就会达到这种状态。最后能够在动力电池领域活的很好的电芯厂不会很多的,一大批电芯厂会慢慢出局的。

现在这个状态是因为动力电池的需求还没有完全起来,加之电芯的工艺还没有成熟和稳定,且电芯的尺寸和材料体系各式各样。

其实统一到几种电芯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是市场决定的,一旦动力电池放量,竞争就会加剧,成本的要求就会苛刻,市场就会趋于同质化竞争,慢慢把需求不大的类型淘汰掉,因为没有量的支撑就不会有竞争力(一些高性能或特殊领域的小众应用另当别论),这是自然竞争的结果。

不得不说另外一个事,所有的电芯厂,全球任何一家电芯厂,都是研究电化学和材料相关的,绝大部分的人才都是集中在这个领域的,他们对BMS这种对电子和系统要求极高的东西很难有好的理解,也不会有好的建树,更不可能做出有竞争力的BMS产品和电池PACK了。

因此最后电芯厂和PACK厂一定会分化,一定会专业分工,这是自然规律,市场竞争的规律。

针对第二个原因,BMS的复杂和系统要求较高,是PACK竞争的基础。

为什么说BMS比较复杂,因为BMS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不但要求懂电池知识很多,还要对整个系统(电动汽车或储能等)很懂,不但要懂电子,还要懂结构,不仅要会硬件,还要会软件,要做好BMS,要对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微电子及功率器件技术、散热技术、高压技术、通信技术、抗干扰及可靠性技术等很多东西都要专业才行,它是一个负责的系统工程。

新能源智能汽车动力电池的设计方案

 

2.新能源汽车心脏动力电池PACK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BMS


BMS一般会涉及到几个功能:

1、电池保护及安全管理功能;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SOC/SOH等功能;

4、电量均衡及控制;

5、充放电管理与控制;

6、数据通信与传输;

7、热管理与控制;

8、高压绝缘等检测;

9、异常诊断与分析等。

所有这些功能最终都围绕一个主题,电池与系统的安全。BMS的核心就是电池状态的检测与系统安全的控制。

BMS是整车或其他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甚至是中央控制单元,设计之初就要结合整个系统去考虑结构,布线,散热,通信等很多问题。如果对BMS的认识还停留在消费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温及过流保护的粗浅认识,那就不要去碰动力电池,也别想做好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的PACK除了要考虑成组时电芯的分容配对等问题,更多的还要设计好BMS系统。

一旦电芯成为标准品,大家的竞争力就在BMS上,因为所有的差异化和能力都会体现在BMS上面。如果你现在还只看到电芯,我劝你去补补课,否则会死的很难看。另外其实看看TESLA其实厉害的是什么,不是电芯而是BMS,另外其实BYD的BMS也很不错的。

BMS的人才和团队国内还是稀缺资源(我指的是BMS理解深刻且做的好的,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如果想做动力电池的PACK,想做好动力电池的PACK,想在动力电池上有一席之的,发现好的BMS团队,赶快去买过来,越快越好,如果还没有这方的资源的也赶快去找,去打听。

国内做的好的没有几家,而不是网上列的所谓那26家,深入去问问吧,投资是要付出的。

电动汽车和储能,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就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最核心的最后可能也会落到BMS上。

最后动力电池的PACK拼的一定是BMS,拼是BMS的整个方案的解决实力和服务能力。

相关文章

智能汽车多挡变速箱技术分析


智能汽车高速视频探测采用MPC5200的应用

惊险!当智能手表遇上智能汽车
相关资讯
意法LEOPOL1:突破低轨卫星电源抗辐射与成本困局

全球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北美、亚洲和欧洲需求激增。私营航天企业主导的新太空产业链,将低成本卫星通信与遥感服务变为现实。面对严苛的太空辐射环境与严苛的成本控制要求,传统电源方案捉襟见肘。意法半导体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专为LEO设计的LEOPOL1点负载降压转换器,为卫星供电系统树立全新标杆。

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营收同比增44%,刻蚀设备领跑增长

近日,中微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6.8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1.61%至41.28%,延续了其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这一表现得益于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凸显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中国峰会揭幕:开源架构重塑全球计算生态格局

2025年7月17日,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盛大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致辞中强调,万物互联时代正催生以开源指令集RISC-V为核心、结合开源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变革。他指出,中国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ISC-V生态高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数百亿颗,中国市场贡献超半数份额,凸显开放模式的活力与本土市场潜力。

1600V IGBT技术突破:意法半导体引爆大功率家电能效革命

随着全球家电能效标准持续升级,高效功率半导体成为突破设计瓶颈的关键。意法半导体(ST)近期推出的 STGWA30IH160DF2 IGBT ,以其1600V高耐压与卓越热管理特性,为电磁炉、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电提供了全新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台积电上调全年增长预期至30%,AI需求驱动产能扩张

中国台湾地区芯片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在最新财报说明会上宣布,将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上调至30%,符合市场分析师普遍预测。董事长魏哲家强调,客户订单能见度保持高位,公司正全力满足全球客户激增的AI芯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