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 阅读量:91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提到5G网络,许多普通人会认为这代表了下载应用的速度更快、视频秒开、永远满格的信号等,虽然这些都没错,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5G将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和更协调的无线电频率。”英国政府资助的Surrey大学5G网络创新中心负责人Rahim Tafazolli教授表示。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都会被智能的连接到一起,包括了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各种各样的“物联网”。
那么如何更好的来理解具有超高速的5G网络呢?其中的关键就是“统一无线电通讯频谱”。所有的移动数据都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而无线电波又被分为了不同的波段,或范围不同的频率。
每个波段都被专门预留给了不同用途的通信,不如航空和海洋导航信号、电视广播信号和移动数据信号等。而这些频段的使用都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负责。
就目前来看,无线射频的频谱还是比较混乱。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问世,不同设备和用途所能使用的频率已经变得越来越少。而这就会直接影响到连接的速度和可靠性。
因此,ITU想要通过5G来传输数据,就要对无线电网络进行全面的重组,同时还要保证之前已经存在的信号继续正常使用,比如3G和4G。
速度快了100倍
5G将会变得更快,快很多。
Tafazolli教授表示,无线数据连接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800Gbps,是目前正在测试5G网络速度的100倍。
三星公司曾经在2013年测试过1Gbps的5G网络,当时这个成绩已经让许多人感到兴奋,这意味着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要1秒。而800Gbps速度的概念就相当于在一秒钟之内可以下载800部高清电影。
同时5G网络的应用范围也将非常广泛。
“通信行业的增长也预示着对网络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爱立信研究室的负责人Sara Mazur表示。目前爱立信也是世界上研发5G网络最主要的公司之一。
到2020年,外界普遍预测全球将会有500亿到1000亿部设备接入到互联网中。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运行在不同波段的信号来应对大量的需求。
提高无线网络的容量有些类似于我们对公路的拓宽。如果有更多的汽车上路行驶,就必须要将道路进行拓宽。如果能够对道路进行更好的规划,则会让汽车行驶得更有效率,比如规划专门的公交专用路线和长途汽车路线等。
具有联网功能设备的不断增多将必然导致5G网络的发展,而5G网络的成熟也将会促进整个物联网行业的欣欣向荣。
物联网可不仅仅只是让你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提高室内温度或冰箱提醒你购买牛奶,甚至在列车还未到站的时候就可以告诉等车的乘客们现在还有多少空座。
Tafazolli教授表示,不同的设备可以在三个尚未确定的波段中自由选择,避免其中任意一个出现“超载”的现象。“只要这些波段一旦被确定,相关产品就可以立即投入研发。”Mazur补充道。
目前,第一个可以使用的5G波段计划在2020年投入使用,而另外两个也将在不久之后陆续启用。
对于5G网络来说,另外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稳定性。“它将比以往任何移动网络连接都更加稳定。”Sara Mazur表示。无线技术的进步将会让网络突然中断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少。
这对于提高安全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包括华为等中国公司都已经开始建设5G相关的基础设施,让无人驾驶汽车等设备可以无障碍的互相沟通。
除了无人驾驶汽车之外,还有许多其它技术都对网络的低延迟性拥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智能交通、远程控制手术、远程控制机器人进行复杂操作等。延迟指的就是发出命令和命令得到响应之间的时间差。
爱立信预测,5G网络的延迟将会在1毫秒之内,比目前4G网络的延迟快了50倍。这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医生需要依靠网络进行远程手术或诊断的时候。
5G网络已开始实验
那么开发5G大约需要多少成本呢?无论是爱立信还是华为,现在都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在目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讨论成本还显得为时尚早。不过这并不妨碍科技公司们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最新的成果。
之前的4G曾经就率先在韩国启用,而现在三星则希望能够在2018年冬奥会上开始测试5G网络。另外,华为也不甘示弱,目前正在加紧实施部署在2018年世界杯上测试自己的5G网络。
尽管各大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任意一家都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不过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大家还是采取了互相合作的态度。而这样的良性竞争无疑为新技术的成熟铺平了道路。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到了2040年,也许该出现6G网络了。”Tafazolli教授认为。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