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报警传输技术在智能家居布线方案

发布时间:2014-11-21 阅读量:99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在当今生活是越来越广泛,这也是基于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让我们智能家庭的领域拥有高速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当然在智能家居领域中,无线报警传输技术是当今应用得最多的。

无线传输方式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送报警信号,该方式需配发射机和接收机,探测器与发射机连接,其探测器可以是各种型式的。无线报警系统采用微机编码控制方式,即通过微机自动检错和纠错技术,使无线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获得提高,但无线信号的传输受发射机功率、接收机灵敏度、地形、建筑结构等等的影响,安装使用前必须认真调试,应避免在同一区域内存在同频或邻频的干扰源信号。现在,我国的无线报警系统都规定采用射频315MHZ或433MHZ的无线收发电路,常采用硬件或软件编解码方式。

由于无线报警不需要布线,不仅能省线材费用而且在装修好的房子里有很大的安装优势。无线报警最大的缺点就是安全性差,容易受干扰。如同频干扰,环境干扰。而且国内无线主机很少能做到去检测无线探测器状态,及电池寿命等问题,应该说无线报警隐患比较大。而国际著名品牌的无线控制器会采取多频率通信,双向通信等技术,安全可靠性大可提升,但价格也随之会攀升。

目前,人们对无线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仍表示疑问,如无线产品传输容易受到如雷击、电磁干扰等影响,使信号的稳定性极大地降低,而目前跳频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增强了无线传输的抗干扰性,无线信号在受到干扰的时候,会自动跳频到另一个频道,从而保证无线信号传输的稳定。并且一般的民用安防相比金融等重要机构的要求要低得多,所以无线安防产品可以完全满足民用安防的需要。
无线传输

针对无线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等问题有国外着品品牌,如以色列瑞斯可的Agility无线报警系统就采取了相应的强有力措施:

1、双向无线技术,确认信号反馈:传统的无线探测设备有个缺陷,即当前端探测器检测到警情发送给控制器后,控制器是否真的成功接收到报警信号,双方均不得而知。然后,Agility无线报警系统其双向无线确认技术就能解决此类问题。前端探测器发送报警信号给控制器,当报警控制器成功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即会立刻返回确认信号给前端探测器,以确保报警信号的正确传递,可以说双向无线确认技术在报警产品里不多见的。

2、电磁环境和探测器状态监测:随着无线电磁干扰的日益严重,使应用环境变得非常复杂,由此也阻碍了无线设备的应用,其关键问题是传统技术不能依据环境电磁干扰和前端无线探测器的状态来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从而使得探测器受环境电磁干扰机率增加,使得探测器的无线信号的强度减弱;另外,探测器电池电量欠缺等的影响,也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并影响到报警信息的有效传递,导致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变短、不工作、漏/误报等现象发生。然后瑞斯可的Agility报警系统就具备有环境背景噪声、无线探测器信号强度、无线探测器电量状态检测功能,其能在系统操作键盘上以数字形式直观地显示出背景噪声大小、探测器信号强弱和探测器电能存储量,其将非常方便工程人员和用户选择最合适的安装方案,能够及时给探测器更换电池,从而使得报警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不只是成为一个摆设。

又如霍尼韦尔通过针对无线射频315MHz和433MHz设计的58××无线协议,以及基于调频扩频技术的GWP无线协议,可以大大提高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带宽,其也只有少数有实力的公司才会拥有自设的协议。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