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暨物联网应用峰会:千人共谋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4-09-28 阅读量:804 来源: 发布人:

【导读】2014年9月24-25日,“首届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暨物联网应用峰会”在江苏无锡圆满落幕,并创造2000多人参会的空前规模。本次论坛由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主办,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高管、学术精英、投资专家及政府部门领导等热情参与。

2014年9月24-25日,“首届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暨物联网应用峰会”在江苏无锡圆满落幕,并创造2000多人参会的空前规模。本次论坛由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主办,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高管、学术精英、投资专家及政府部门领导等热情参与,其中不乏世界知名上市公司和研究机构,如博世、意法半导体、大联大、英飞凌、恩智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东京大学等。我爱方案网和电子元件技术网是媒体支持单位,
 
图1 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暨物联网应用峰会主会场
图1 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暨物联网应用峰会主会场

传感器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神经触角,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智能移动终端、汽车电子和具有万亿级市场规模的物联网。“物联天下,传感先行”,以MEMS技术为基础的智能传感器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
本次高峰论坛是迄今为止中国传感器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规格最高的全球性盛会,汇集了世界各国专家的“真知灼见”,展望了全球传感器及物联网发展趋势,呈现了中国MEMS和传感器产业现状,部署了中国物联网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进而有助于我国规划传感器未来十年的发展路线图,加速传感器产业成熟。

无锡市副市长史立军表示,无锡作为国家物联网产业创新示范区,历来重视传感器产业的发展,通过530计划引进海归在锡创立了40余家传感器企业。其中,赵阳博士领衔的美新半导体成为了国内首家纳斯达克上市传感器公司,并跻身是全球传感器公司排名前三十强。
 
图2 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史立军致辞
图2 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史立军致辞
 
图3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致辞
图3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致辞

本次高峰论坛精彩纷呈,不仅深入交流传感器技术,还涉及多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包括:(1)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2)MEMS制造和封测研讨会暨华进论坛;(3)智能硬件研讨会;(4)“大联大”智慧养老和移动医疗研讨会;(5)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研讨会;(6)非易失性存储器研讨会;(7)大数据和金融互联网研讨会;(8)物联网标准和知识产权研讨会;(9)融资洽谈会;(10)2014智能家居创新创业大赛。

此外,为促进传感器技术推广,论坛还设立“感知展览”环节,众多传感器及物联网领导厂商带来产品与参会者“零距离”接触。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大鹏表示,物联网技术比以往更接近实用化,已逐步由实验室走向市场。

本次活动亮点:(1)产学研结合:应用牵引,技术支撑;(2)产业链交流:从硬件到软件,从感知到应用;(3)投融资对接:加速初创企业发展;(4)一站式展示:传感器新技术,物联网新应用;(5)蓝皮书发布:《2014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6)可穿戴亮相:中国首款智能眼镜方案发布;(7)“2014年智能家居创新创业大赛”无锡站圆满结束;(8)大腕云集:产业界领军人物,学术界顶级教授;(9)好评如潮:参会者高度认可,参展者受益匪浅。
 
图4 《2014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签名仪式
图4 《2014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签名仪式

图5 中国首款智能眼镜方案发布仪式 
图5 中国首款智能眼镜方案发布仪式

关于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综合学科优势和地方产业优势,已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培育中心、集成创新中心、行业应用示范中心、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引擎。传感器作为物联网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是实现感知的首要环节。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传感器公共服务平台: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生产方法,实现网络化的传感器生产服务,打造全球一体化智能工厂,以解决中国传感器的弱势环节。

关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自诞生起就是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创者和开拓者。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已经成为一所学科布局齐全、研究领域广泛的国立研究机构。设有2个从事前沿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11个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研究室,3个重大行业技术支撑的研究中心,涵盖了微电子学研究的各个主要领域。此外,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还是中国科学院EDA中心依托单位、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依托单位。
相关资讯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