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虐机实验室 揭秘历代iPhone酷刑

发布时间:2014-09-26 阅读量:87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面临iPhone 6“坐弯门”危机事件,苹果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然后通过媒体向外界展示他们是如何测试 iPhone 承受力的。苹果还大方地邀请记者前往苹果的工作室,看看苹果是如何测试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的耐用性的。


通常来说,苹果不会向外界展示这间实验室。如今,为了证明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都是经过耐力测试的,苹果决定公开这个神秘的禁地。


由苹果硬件工程部的高级副总裁丹·里奇奥(Dan Riccio)带队,记者一行走进苹果总部大楼不远处的 iPhone 测试工作室,了解了每一代新 iPhone 是如何确保在日常使用中经久耐用的。这里不仅是测试新 iPhone 的地方,也是测试苹果笔记本电脑的地方。所有苹果即将发布的产品都需要经过数千回的模拟测试,扭一扭、揉一揉,装进牛仔裤后袋坐一坐,压一压,摔一摔。

拿来进行测试的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可不止一两部,而是数万部,分别是 15000 部 iPhone 6 和 15000 部的 iPhone 6 Plus。丹·里奇奥称:“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是历来经历过最多测试的机型。因为我们添加的功能和特征越来越多,我们必须在上市前找到会损坏它们的用法。”


记者在实验室里看到的情景对 iPhone 们来说可谓是“酷刑”,当然,也不像几天前看到的各种变态折磨,苹果施以的“酷刑”是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上的。也就是说,苹果会调查研究用户通常的使用习 惯,然后通过机器来对 iPhone 进行“千锤百炼”,直到确保正常使用不会变形。
 
至于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能承受的极限是多少,苹果没有透露,这可能是商业机密吧。一台运转中的机器用 25kg 的重量压在一部 iPhone 的屏幕上,这是测试压弯承受力的。旁边另一台机器反复对 iPhone 施压,但是重量都不是很大。丹·里奇奥告诉记者,这不是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的承重极限,这是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在受压后能回弹原形的重量。
 
丹·里奇奥说:“底线是,如果你用足够的力气去压 iPhone,或任何手机,它都会变形。”
 

苹果介绍,他们进行的测试有很多种。比如,三点压力测试,也就是让机器对 iPhone 上、中、下三个受力点施加压力,这也是我们平时使用 iPhone 最常受力的三个地方。还包括“坐弯”测试,也就是模拟 iPhone 被放进口袋,但并非所有的口袋都能模拟,只能说是一般的情况。机器还可以模拟 iPhone 放进裤袋时坐在软表面的情景。即使是放进紧身牛仔裤的后袋坐在硬表面的情景也能模拟出来。

 
还有一种折磨是前后扭 iPhone。这种测试也要经过数千次,苹果测试员记录下每一次的失败。


这间实验室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丹·里奇奥透露,他们在中国还有更大规模的测试基地,通常在新产品量产前会先进行最后的测试。

相关阅读


  4.7寸iPhone 6终极拆解分析 内存依旧是1GB

  拆机曝光iPhone 6生产成本仅200美元 远低于销售价

【爆拆】iPhone 6与iPhone 6 Plus内部芯片级剖析对比
相关资讯
揭秘芯片制造“隐形守护者”:Seal Ring 技术究竟有何玄机?

Seal Ring,中文常译为“密封环”或“保护环”,是位于芯片最外层的一圈特殊结构,通常由多层金属和介质材料构成,环绕在芯片有源电路区域(即核心功能模块)的四周。它并非用于信号传输或数据处理,而是作为一种物理和电气的“防护屏障”,主要作用是保护芯片内部精密的电路结构免受外部环境和制造工艺的影响。

14名"内鬼"窃取华为芯片技术获刑,商业间谍案敲响警钟

14名犯罪嫌疑人因非法获取、泄露华为公司商业秘密,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从Orin到Thor:英伟达发布最强机器人芯片,开启具身智能新时代​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迎来又一里程碑事件,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正式发布了其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系列。该芯片并非此前Jetson Orin系列的简单迭代,而是基于NVIDIA Thor SoC(系统级芯片)打造,专为性能密集型仿人机器人和自主机器设计,被业界誉为“迄今性能最强的机器人专用芯片”。它的发布,标志着具身智能(Embodied AI)向大规模、复杂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TVS管和稳压二极管的本质区别与选用指南​

​在电子电路设计与系统保护中,TVS管(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又称齐纳二极管)是两种常见且功能各异的半导体器件。尽管它们在外部形态和电路符号上较为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核心参数及应用场景存在本质区别。本文将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TVS管与稳压二极管的区别,帮助工程师做出正确的选型决策。

工程师必读!英飞凌CoolSiC™ MOSFET G2导通特性分析与选型要点

在追求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的电力电子系统设计中,碳化硅(SiC)MOSFET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英飞凌科技推出的第二代CoolSiC™ MOSFET(G2)技术,以其卓越的性能,为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工业驱动等应用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