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广电的政策越来越紧, 越来越多的盒子厂商都在寻求新的突破口。从硬件上来说,OTT盒子和平板电脑非常相似。但是其规模与平板电脑相比还是很小。在这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何吃到OTT盒子市场的大蛋糕?本文为大家整理了OTT盒子主流方案对比,以及OTT终端厂商市场分析。
经过几年的野蛮生长和快速发展,平板电脑市场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就在平板电脑战场的喧嚣渐渐归于平静之时,一个新的战场又开始了硝烟弥漫,而这次战场的主角就是网络播放器(又名OTT盒子)。继平板电脑之后,OTT盒子市场成为众多主控和终端厂商甚至是互联网厂商眼中的“香饽饽”。
主控、终端、牌照和内容是贯穿整个OTT盒子产业链最为重要的四个环节。
OTT盒子主控方案供应商(14家)
他们是:amlogic--晶晨,全志,瑞芯微,海思,阿里,盈方微,Marvell,扬智,SigmaDesigns,瑞昱,炬力,兆芯,中兴微,Mstar。
晶晨半导体是Android盒子主控市场份额最大的厂商。格兰研究在2013年中国机顶盒白皮书中指出,去年,在Android平台上,市场上主流 OTTTV机顶盒芯片解决方案是晶晨,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主流牌照及国内品牌盒子本上都选择了晶晨半导体的方案。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其较早被国内 厂商采用,产品性能相对稳定成熟;
二是因为其它竞争对手虽于2013年开始出货,但一般3~6月后才会在市场上有反应;
三是因为晶晨本身亦在不断进 步,OTTTV机顶盒芯片方案在所有芯片方案中相对较强很稳定。
到了今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主控厂商的介入,晶晨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瓜分,但仍占主流地 位,估计能占到30%的份额。
其次是全志,估计每个月有1KK的出货量。全志方案性价比高,而且Turnkey服务做得好,大大降低了进入盒子市场的门槛,同时也导致了低价竞争。
接下来是瑞芯微。瑞芯微的双核方案RK3066性能好,系统稳定,出货量也很不错,不少公司就是从原先的晶晨平台转移到了该平台上。今年该公司主推两颗四核 芯片,RK3188和RK3288。特别是最新推出的RK3288,号称是“跑分王、游戏王、高清王”。该方案基于四核ARMCortex-A17架构, 四核Mali-T764GPU,支持4K2K输出和H.265硬解,可支持3840*2160分辨率显示和HDMI2.0输出,性能强悍。
MTK 和Mstar(晨星半导体)是智能电视领域最大的芯片供应商。之前MTK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手机上,而Mstar传统优势是在电视解决方案上,随着OTT盒 子的爆发,也开始逐渐重视该市场。MTK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四核方案MT8685,基于ARMCortex-A7内核,Mali450GPU,可支持 H.265解码。MSO9260则是Mstar最新一款OTT盒子解决方案。该芯片基于四核ARMCortex-A7架构,主频 1.2GHz,Mali450四核GPU。它能支持H.265视频解码、2D转3D和丰富的音视频解码能力。除了MSO9260,Mstar的方案还包括 今年年初发布的MSO9180(能支持H.265解码和4K2K解码)和去年年初发布的MSD6A801-BD。
炬力的OTT盒子方案目前主要是四核ATM7029,之后还会有性能更强的ATM7039甚至是64位的产品。ATM7029是炬力在盒子市场打的第一枪,其之前在平板上使用, 是一款稳定的、性价比突出的芯片,目前得到不少品牌厂商的青睐,如百度电视云盒子、糖豆盒子,杰科、英菲克、开博尔也都有使用此方案。
下面是amlogic--晶晨,全志,瑞芯微,炬力,瑞昱,阿里,海思的OTT盒子方案对比:
终端厂商市场分析
OTT终端厂商不计其数,其中有:英菲克,海美迪,开博尔,美如画,迪优美特,迈乐,天敏,亿格瑞,小米盒子,乐视,阿里,百度(云盒),蓝晨,杰科,艾诺,瑞珀,华广,高清视通,莱檬,腾上,华曦达,艾尚科,武汉精伦,欣广视,航天数字传媒,泰信,涛飞,金亚,创维,小技,数字电视国家工程,视源,昕创,飞越,数电科技,迈科,宇阳,中大电器,二凌等等。
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企业共有7家: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百视通、华数传媒、湖南广播电视台、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内容服务牌照共有14家:上述7家牌照商加上江苏广播电视台、电影网、城市联合电视台、北京台、云南台、山东台、湖北台。在内容端,需要由获得互联网内容服务牌照的广电播出机构负责提供和管控,播出平台由获得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负责。
严格来说,OTT盒子必须要与集成业务牌照商合作、使用它们的集成播控平台接入内容,不能访问公共互联网内容,以达到安全播出、可管可控的目的。
拥有互联网集成业务牌照的企业(简称牌照商)也没闲着,他们联合硬件厂商发布自有品牌或合作品牌的盒子:百事通小红、南方传媒乐播、华数盒子、CNTV与易视腾的易视宝、湖南电视台与海美迪合作的芒果嗨Q。
创维、TCL、海信等传统电视机厂商和九州、同洲等传统机顶盒厂商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一市场;除此之外,路由器厂商TP-LINK、播放器厂商杰科、录像机 厂商华录、手机厂商华为终端也加入了这一战局,加上一大批以前的MID和平板电脑OEM、ODM推出的白牌、山寨盒子,OTT市场很快成为一片红海,众多 厂商混战其中。
众多品牌中,阿里和小米最被看好,有业内人士估计,阿里天猫魔盒今年出货量将达到1300万,小米盒子每季度出货70万左右。英菲克、海美迪、开博尔等出货也会比较稳定,每月保持几万台的销量,而白牌、山寨小公司一个月则有2000多的出货量,基本维持“温饱”。
从硬件上来说,平板电脑和OTT盒子产品非常相似,而且相对平板电脑来说,盒子不需要大触摸屏和严苛的功耗、散热设计,只要加入遥控,同时需要多加如HDMI、AV等接口。开发程度相当,但是省掉一块屏幕,成本能节省不少。
由于目前平板电脑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据了解方案商们出一个PCBA板子的利润只有0.5元到1元(人民币)左右,利润下滑严重,导致许多原先的平板主控厂商、方案商和终端厂商纷纷往OTT市场转型,不少平板主控厂商成立OTT事业部。一位业内人士透露,OTT盒子的板子能有每个平均2元左右的利润,利润虽也不高,但是较之于平板电脑5毛到1元的利润,却也高出了一两倍,这就是不少平板业内厂商转向OTT盒子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