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查: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产手机?

发布时间:2014-09-19 阅读量:86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中华酷联,国内传统手机业的四大天王,在小米、魅族等互联网公司的崛起后,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作为普通的消费者,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智能手机,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产手机?

2014年8月,国产手机市场在售的机型数量为842款,较上月大幅增加50余款,但从参与竞争的厂商数量来看,却减少了两家。品牌关注格局方面,本月第一阵营三甲品牌保持稳定,二三阵营的竞争依旧激烈。

一、品牌关注格局

华为、联想、酷派品牌关注度均超一成

8月国产手机市场上,华为依旧独占两成以上关注度,领先排在第二的联想12.2个百分点,领先优势大。酷派以10.3%的关注比例位居第三,与联想仅差2%。vivo、OPPO关注度相近,前者仅领先0.1%。小米、魅族的竞争亦十分激烈,魅族仅落后0.3%。

品牌关注格局
(图) 2014年8月国产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二三阵营品牌排名波动大,第一阵营保持稳定

与7月相比,本月最受用户关注的十家国产手机品中,第一阵营三甲品牌的排名保持稳定,其中华为、联想关注比例均较上月出现小幅上升,酷派品牌关注度微幅下滑。第二、三阵营排名波动的品牌中,vivo、魅族排名分别提升一位,神舟取代华硕新晋跻身榜单。

表1 品牌关注对比

二、产品关注格局


(一) 产品关注型号

华为荣耀6高居榜首


从产品关注榜来看,本月华为荣耀6(移动TD-LTE版)以5.1%的关注比例高居榜首,同时华为 荣耀 6(联通TD-LTE版)以1.9%的关注比例排在第四位。华为荣耀6的市场影响力可见一斑。


联想 黄金斗士A8(A808T/移动4G)与魅族 MX3(无NFC/16GB/普通版)分别以3.1%、2.4%的关注比例分居二、三位。


从品牌分布来看,本月最受关注的十款国产机型分别来自华为、联想、魅族、vivo、酷派、OnePlus等六家品牌旗下。其中华为上榜机型最多,依旧占据五席。

关注排名

上榜机型中八核机型依旧为主力军
 

从主要参数来看,最受用户关注的十款国产机型中,七款为2014年新机,且屏幕尺寸均在5英寸及以上,其中华为 荣耀畅玩版及OnePlus One(16GB)屏幕最大,均为5.5英寸。

表 主要参数

(二) 不同价格段产品结构

2000元以下机型关注度累计下降3.9%

从价格关注情况来看,本月1000元以下机型相对更受用户关注,获得39.1%的关注比例,较上月小幅下降1.5%,降至四成以下。1000-2000元机型关注度本月亦降至40%以下,为38.7%,下降2.4个百分点。2001-3000元价格段机型关注度本月则较上月出现近4%的大幅上涨。

2014年8月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2014年8月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三) 不同屏幕尺寸产品结构

4.6-5.0英寸、5.5英寸以上机型关注度上升


从屏幕尺寸结构来看,本月采用4.6-5.0英寸屏幕及5.5英寸以上屏幕的机型关注度均较上月出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前者增长1.9%,后者小幅上涨0.6%。整体来看,4.6-5.0英寸机型仍为用户关注的主流,关注度超50%。5.1-5.5英寸机型关注度本月出现2%的下滑。

2014年8月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不同尺寸的产品关注度

(四) 不同核心数产品结构

八核机型关注度继续上升,逼近30%

从核心结构来看,本月国产手机市场上,搭载四核及八核处理器的机型关注度继续呈上升态势,其中四核机型关注度达到62.8%,为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较上月小幅增长1.8%。八核处理器机型关注度较上月上涨1.1%,逼近三成。

(四) 不同核心数产品结构
 

三、案例分析:

(一)vivo品牌关注走势

vivo关注度本月达到2014年最高点

ZDC监测数据显示,1-6月国产手机市场上,vivo品牌关注度呈稳定波动的走势,7月则出现1%的较大幅度的下滑,8月强势反弹至8.6%,达到2014年的最高点。整体来看,1-8月,vivo关注度在7%-9%之间波动,起伏不大,走势较为稳定。

(一)vivo品牌关注走势
(图) 2014年1-8月中国国产手机市场vivo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二)vivo产品结构分析

vivo 2001-3000元价格段机型竞争力最强

ZDC统计数据显示,8月国产手机品牌vivo旗下共有30款机型在售,其中售价在1000-2000元价格段的机型数量最多,有14款,占据近一半比例。其次为2001-3000元价格段机型,有10款在售。千元以下及3000元以上机型数量分别为2款和4款。

从用户关注格局来看,vivo售价在2001-3000元价格段的机型最受用户青睐,获得超五成的关注度,远高于其他价格段机型。

(二)vivo产品结构分析
2014年8月中国国产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电子工程专辑》首席分析师孙昌旭针对业内传出低端4G手机库存与手机公司裁员事件进行分析:

我周一刚从孟加拉回来, 去之前绝对没有想到中移动漫游到当地的流量费竟然会到51.2元/M,真是一个晚上不小心房子就没了,收到短信那一瞬间,赶紧看数据漫游是否关闭,如临天 敌。越是穷的国家,资费越贵。对流量/话费的担忧,中国老百姓与生俱来,因为我们曾经也很穷,而在我们很穷的时候,电话费也非常贵,比如从美国拨回国内电 话28元/分钟。记得十年前出差到美国,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打电话问我作业本放哪儿了,我说这里电话费很贵的,一分钟28元,儿子马上挂了电话。过一会 儿,电话又响了,儿子在太平洋的另一边急切地说:“快点儿,作业本放哪儿了,现在不到一分钟!”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内的4G市场。近日,不断有传出大量低端4G手机库存的消息,甚至有传某4G超前的手机厂商大量裁员。真是冷幽默!因为,另一边,小米4、魅族MX4、 1+、荣耀6、Nubia z7 max等4G手机一“码”难求,而这个“码”则是专为抢这些高性价比的旗舰手机诞生的“粮票”,补赋予各种天马行空的名称,比如“F码”、“NB码”等。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还有两个厂商在偷着乐——OPPO与vivo,他们3000元左右的4G手机卖得如火如荼,OPPO还在7月8月登上了当月4G手机销量冠军的宝座。

事已至此,其实很明白了:现阶段中国市场需要的是旗舰4G手机,因为中国消费者对于流量的普遍担忧,早期敢抢先用4G手机的都是中高端用户群,他们或可以公款报销,或者消费能 力足够。但是,多数钟情千元以下手机,甚至500元以下手机的人是十分担心流量的,就算是3G手机,很多人也是关掉流量用wifi。很多消费者,他们要的 是大屏智能手机而已,不懂2G,3G还是4G。

所以,我认为,这一次3G向4G的转变不同几年前2G向3G的转变,那一次消费者把智能手机和3G的概念混为一谈了,那时,他们要换的是小屏的功能机到大屏的智能机,其实,他 们也不懂得2G与3G。他们认为,2G是小屏功能机,3G是大屏智能机,后者可以做很多事情,是小屏手机做不了的。所以,他们会非常热衷于买一台500元 以下的大屏智能手机,然后,多数时间关掉数据流量。

但是,这一次低端用户的 换机动力不足,屏还是那张屏,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并且,更重要的是,中国老百姓对于流量的以生俱来的担忧。事实上,目前的4G流量费还是贵。有网友在我的微博中提议:“我个人认为4G套餐应该比对2.5G时期5元30M的消费档次,流量乘以4G速率再除以2.5G速率,这个速率倍数大概是50倍,因此 4G套餐起价5元1.5G才合适。”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在近几年,肯定不能实现。

所以,回到前文的低端4G手机库存与手机公司裁员事件。我认为一开始运营商与领头的4G手机厂商就将大家带到沟里去了。大家拼命要降低4G手机的价格,甚至上半年就将低端4G 手机的价格定在了499元。前不久,小米与华为这两大中国手机厂商又在低端4G手机上推波助浪,599 vs 699元,但是,并没有引发低端消费者换4G的热潮。这一次,并不是价格低了消费者就会买单了,因为大家更担心“秋后算账(传说中的会吃楼盘的4G流 量)”。当然,昌旭告诉你,流量绝对没有这么夸张,我每个月就200-300元话费而已。

所以,建议那些还在低端 4G手机上摩拳擦掌、花主要精力的芯片公司与手机公司,这一次与上次2G-3G升级换代不同了,要冷静一点,产品定义与市场路径一定要吻合。除非,这款低 端4G手机可以销往欧美的低端市场,倒是一个不错的市场定位。因为,那儿4G市场相对更成熟一些。

相关阅读:
杨宁:手机将在5年后消失 iPhone 8S成绝唱

花落谁家?最新智能手机处理器实力对比

基于智能手机领域应用的红外遥控LED解决方案
相关资讯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圣邦微电子SGM42203Q:高性能汽车级双通道高边驱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