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亚乐庆祝成功交付第 1 亿个连接设备

发布时间:2014-09-15 阅读量:64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司亚乐(Sierra Wireless)近日庆祝公司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自从于 1997 年开发出世界首个蜂窝嵌入式模块后,现在已成功交付超过 1 亿台连接设备,并在全球 80 多个网络上运行。

“为连接物联网提供创新的无线解决方案一直是我们企业成功的基础,我们很高兴能在这个发展迅猛的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司亚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ason Cohenour说。“纵观我们公司 21 年来的历史,我们有幸能够提供处于市场领先水平的无线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改善经营,并扩大自己的商业模式。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取得成功交付 1 亿台设备这一阶段性成果,并期待着继续帮助我们全球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来实现他们的企业目标。”

司亚乐在机对机 (M2M) 蜂窝嵌入式模块领域世界排名第一,并拥有囊括了 2G、3G 和 4G 模块及网关的最全面的无线 M2M 设备组合。司亚乐是 4G LTE 领域的公认领导者,并始终专注于技术领先,不断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使 M2M 无线通信更易于集成、部署和维护。

“司亚乐具有深厚的创新历史,我们已率先向市场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模块、嵌入式开发平台、嵌入式 SIM、基于云技术的设备管理、可互换模块和 4G LTE 解决方案,”司亚乐首席技术官 Philippe Guillemette说。“我们最近推出的 Legato,是业内首个专为 M2M 设计的,基于 Linux 的开源嵌入式开发平台。我们致力于实施开源策略,因为我们认为这将与许多其他领域的技术进步一样,推动物联网的创新,使开发人员能够更快速、更方便的将应用程序推向市场。在由快速发展的开发社区提供的支持下,Legato 将为下一个 1 亿件连接设备提供基础。

最新一代的司亚乐智能模块内置了Legato,并预先集成了AirVantage M2M 云,它能提供一套全面的设备管理功能与一套强大的 API,使企业能够收集、集成并利用他们相关资产的数据。

通过智能模块、Legato和AirVantage云的组合,给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了完整的“设备到云端”平台,使他们能够快速构建和部署物联网解决方案。尽管已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公司将继续通过与客户和业内伙伴的合作来推动创新,同时通过收购来拓展物联网业务。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