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黔驴技穷,手机制造业怎么走?

发布时间:2014-09-10 阅读量:839 来源: 发布人:

【导读】9月10日凌晨,终于迎来万众瞩目的苹果发布会。然而,让大家期待已久的iPhone6和Apple Watch似乎并没有带来多少惊喜。用“不温不火”形容苹果的发布会恰如其分,国内外媒体对于苹果的焦点也从期望、期盼转为淡定和释然。苹果已然如此,其他手机制造企业怎么办?


 
10日凌晨,万众瞩目的苹果发布会在美国加州举行了。据了解,苹果公司发布新一代iPhone 6及iPhone 6 Plus,其尺寸分别是4.7英寸和5.5英寸。新款iPhone采用曲线边缘,摄像头也是凸出的,与此前网络上的曝光照片一致。屏幕分辨率方面,iPhone 6的分辨率为1334 x 750,而iPhone 6 Plus的像素为1920 x 1080像素,要比上一代iPhone 5s要高很多。

两款产品更加薄,其中iPhone6的厚度为6.9毫米,而iPhone6Plus的厚度为7.1毫米。上一代iPhone 5s的尺寸为7.6毫米。

 iPhone这次又没有多大创新,这让其他手机制造企业怎么办?

从iPhone一代的发布到今天,iPhone经历了几次更新,一共九款机型,成就了智能手机史上卖得最好的机型。回顾整个iPhone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同样也是手机制造企业重新洗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走下神坛,与其说是诺基亚输给了苹果,倒不如说是塞班输给了IOS,这是由产品本质所决定的,就如同MAC在PC市场再怎么做也干不过微软一样。

相信到现在仍有不少人幼稚的以为,如果诺基亚早些跟谷歌合作也许事情会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这就好像传统餐饮企业湘鄂情转型做大数据一样,但是朋友们,这种天方夜谭一样的企业转型只有可能在我们这里发生,况且这样的转型也未必能成功。

如果苹果原地踏步,那么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完成一次新的手机变革的,只有可能是采用安卓系统产品的手机企业,虽然从条件和属性而言,微软如果能有效的利用在PC端的优势和手机系统进行有效关联,搭载其操作系统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苹果的机会更大,但微软似乎并不愿意冒着改变用户使用PC习惯的风险去做这件事。

既然如此,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的特点吧。从出货量来看,三星、华为、酷派、小米这些目前出货量较大、关注度较高的企业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他们都将原始的安卓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和大量优化,而不是直接套用原始的安卓系统,这样的优化主要体现在能更好的将自己的软件产品与系统进行关联,从而使用户能得到最好的使用体验。

换句话说,目前领跑的手机制造企业除了制造手机硬件产品之外,在手机应用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在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的同时,还通过用户的使用将其牢牢的锁定住,目的无非是将每个使用者都变成自己的活跃用户。由于企业实力等因素,类似于iCloudDrive、HealthKit、Handoff等应用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在做,但由于安卓市场第三方应用的成熟,类似的产品其实并不缺少。

具有出色的工业化设计及深度二次开发的系统,将是未来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手机产品的特点。

另外,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大因素还是价格。
相关资讯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DigiKey发布《机器人技术探秘》系列:联合Eaton与SICK深入探索机器人自动化新纪元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 2025深圳半导体展9月启幕!全产业链覆盖,超千家龙头集结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超11万人次观展,5723名海外买家到场!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圆满落幕​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