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4 阅读量:8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尽管小米的屠杀式定价的确让很多没有资源也没有后路的初创企业频临灭绝,但深度来看,一个在功能上大差不差,同时还能配合自家手机玩出点别的花样的产品,价格落差竟高达几倍之多,与其骂它搅乱行业,不如坦白自己躺着赚钱的美梦被打碎来的更加坦诚一些。
然而,79元的小米手环只是开头而已,估计不用多久,从手机、路由、耳机甚至是移动电源等都一路追赶小米推出竞品的荣耀、大神以及其他互联网品牌也将拿出售价相等的产品予以竞争。到那个时候,才是行业洗牌期的到来。
那智能手表领域也会遭遇价格战“屠杀”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智能手表至今没能树立起真正可行的商业模式
要知道,智能手环之所以会被低价产品搅局,是因为其在功能性和创新区间上都触碰到了天花板,但智能手表则不同。一直以来,智能手表被分为两派,一派依附手机,一派向往独立,但这两者间的关系一直千丝万缕。由于比手环多出一个屏幕,智能手表可以在智能手环的基础上带来更多的玩法和可能,除了包含运动和睡眠监测、闹钟震动等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蓝牙等方式成为手机的第二屏幕,查看通知、播放音乐以及调用语音助手等等,这也是智能手表相对更能体现溢价的成分。但越来越多的用户反馈也证明,智能手表的功能提供并不实际,仅仅是推送而无法进行回复、通过语音的交互在公共场所里难以发挥效用等都使智能手表成为了一笔不必要的投资。
同时,由于添加了显示屏、处理器等耗电大户并且对网络有所需求,因此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也要远远落后于智能手环。这意味着,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功能体验上,智能手表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现阶段并不具备低价倾销的必要与底气。
二、智能手表当下已经足够便宜
像苹果、三星这样的品牌可以借助捆绑旗下高端手机来带动智能手表的营销和销售,但对于主打性价比的大量国产品牌来说,智能手表将会是一个尴尬的选择——目前国内智能手表的售价普遍在七八百上下,在7月末以前甚至有几款智能手表与其它厂商的智能手环定价相等,也就是说,当下的智能手表行业已经足够理性和沉淀。但同时,这个价格已经足以购买到一台红米1S手机,这也就意味着,一贯擅长扮演价格屠夫角色的小米、荣耀等主打性价比的品牌短期内不太可能参与到智能手表的竞争中去。
三、相比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向上发展的空间更大
手表本身有其功能意义,它不像手环基本只可用于装饰,无论是平民或公众人物,无论是普通的电子表还是昂贵的奢侈腕表,关注时间是最基本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手表可以像手环一样起到装饰和凸显身份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智能手表不断遭遇质疑,但前景依旧乐观的原因——它不必成为手机一样的必需品,只需要像平板电脑一样流行起来就可以了。
这也就是说,智能手表可以玩的概念和属性相对要更多一些,未来向时尚和奢侈品方向过渡也更显顺理成章,而尽管国产厂商暂时在这部分优势较小,但不可否认这在未来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和机遇,过早的以低价定性品牌位置的举措很有可能会导致日后长期陷入被动,最终得不偿失。
随着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供电系统的能效与功率密度提出更高要求。英飞凌科技(FSE: IFX)最新发布的OptiMOS™ 6 80V功率MOSFET,通过5x6 mm²双面散热(DSC)封装技术,在中间总线转换器(IBC)应用中实现0.4%效率提升,单kW负载节省4.3 W功耗。据测算,部署该方案的2000机架数据中心每小时可节能1.2 MWh,相当于25辆小型电动车充电所需能量。
在2024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4)主题演讲中,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向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开放其核心互连技术——第四代NVLink Fusion。该技术旨在突破传统芯片间通信瓶颈,为构建下一代AI算力集群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全球连接与电源解决方案领导厂商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近日宣布,其QPG6200产品组合新增三款支持Matter标准的系统级芯片(SoC),包括QPG6200J、QPG6200M和QPG6200N(注:信息源自Qorvo官方新闻稿)。这一扩展标志着Qorvo在智能家居与工业物联网领域的进一步突破,通过ConcurrentConnect™技术与超低功耗架构,为多协议设备提供无缝互操作性与高效能支持。
北京,2025年5月19日——在数字化浪潮重塑产业的当下,MathWorks正式公布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的革新布局。这场年度技术盛会将于5月20日登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5月27日移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首创"沪京双城"联动态势。本届大会聚焦"软件定义产品"的产业革命,通过50+深度技术研讨与行业实践案例,系统展示MATLAB®和Simulink®在智能驾驶、新能源系统、脑科学计算、无人机集群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汇聚全球500强企业技术领袖、科研院所专家及创新团队,共同解构数字化工程转型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存储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抢占战略高地。2025年5月16日,康盈半导体扬州存储模组智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其在存储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迈出关键一步。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国产存储技术自主可控注入新动能,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