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反垄断调查,高通一直是麻烦缠身。尽管前几年高通也一直受到很多其他手机厂的投诉,但高通却对自己干扰手机芯片市场上一直乐此不疲。近日中国发改委对高通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并已经做出70亿美金的处罚,看来高通对中国手机商做出了很出格的行为。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高通公司的芯片和许可费收入共计249亿美元,其中将近一半、即120亿美元来自中国。其许可业务占总收入的30%,但许可业务税前利润却高达88%,为66亿美元,占到高通总利润的近70%,为其芯片业务税前利润32亿美元的两倍。
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手机制造商的低利润:
2013年我国领军企业华为、中兴和联想的手机利润率分别仅有1.2%、-0.3%和0.4%,均值不足0.5%。却要按照高通单方宣布的专利许可费率,将手机零售价的5%交给高通,该费率水平远远高于我国终端企业的利润水平。
就连华为总裁任正非都对华为终端规模大利润低表示不满,他说:
“苹果年利润500亿美金,三星年利润400亿美金,你们每年若是能交给我300亿美金利润,我就承认你们是世界第三。你们又说电商要卖2000万部手机,纯利润是1亿美金,一个手机赚30元,这算什么高科技、高水平?
于是,发改委去年出手了,不久前,发改委宣布已确定了高通垄断事实,正在向中国公司调查高通的销售数据。
7月11日,美国高通公司总裁德里克•阿伯利就反垄断调查有关问题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交换意见并接受调查询问。有消息称,一旦反垄断调查结果成立,高通面临的处罚金额最高或将达12亿美元。
高通于上周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战略投资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最高投资1.5亿美元支持中国初创企业。CEO 史蒂夫·莫伦科夫在主题发言中表示此次来华拜会了中国政界的许多“老朋友”,其中就包括李克强总理。
至于高通的业务,是某咨询机构 CEO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通此次事件并不会对人群消费有多大影响。芯片的选择权主要在产商手上,但生产商必然择优吸引受众,而高通仍然是芯片领域最好的。”
高通的猜想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和四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对于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根据高通公司2013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的芯片和许可费收入约243亿美元,而其中49%,即120亿美元的收入来自中国。一旦高通在国内涉嫌垄断被发改委认定,那么其可能被罚款的金额约在7亿元至70多亿元之间。
“像高通这样在中国市场拥有巨大营业额的企业,一旦面临罚款,可能是10亿美元以上。”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如此预测。
国内反垄断法方面的核心专家,中国社科院经济法室主任王晓晔对人民网表示,高通对基于芯片价格收取的专利许可费过高,或是其被调查的导火索。
据了解,在WCDMA产品上,高通收取国内各终端厂商全部收入的5%的许可费,在LTE上则宣布收取4%的许可费率。这样的收费标准,在国内众多的手机和芯片企业看来,非常高,也非常不合理。
于是在今年2月份,国内40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芯片企业等组成的“手机中国联盟”向发改委提交了高通涉嫌垄断的证据。
而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也在今年2月19日对媒体表示,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是源于去年发改委接到相关的协会、企业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歧视性收费的举报。
不过,在方兴东看来,如果针对高通垄断的调查被认定,那么发改委的处罚并不是针对高通的市场支配地位,而是高通对于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就是要让其在市场竞争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事实上,高通对三星、诺基亚等国外公司的许可费标准远远低于中国手机厂商,也构成歧视性许可。近10余年来,高通专利许可模式与芯片销售模式在欧美韩日及印度等地备受质疑,反垄断与知识产权纠纷不断。
2005年11月,高通在欧盟遭遇诺基亚、爱立信等6家厂商的反垄断诉讼。2009年7月,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指控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包括迫使日本公司签署交叉授权协议,以及阻止专利持有人进行专利维权。同期,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对高通处以2.08亿美元的罚款,指控高通收取不同的许可费率。
如何防止类似于高通的“巨无霸”企业在国内信息产业中出现,也是值得业界思考的问题。
对此,王晓晔表示,事实上,光有《反垄断法》可能还无法约束像高通这样的信息技术企业,国家还应该尽快完善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体系,用这方面的法律来实现对高通这样的企业约束。
方兴东则表示,对于高通这样的“巨无霸”企业而言,尽管拥有市场支配地位,但也不能为所欲为。国内的反垄断只是针对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违法行为,保证市场的基本竞争,为其他信息企业创造更多的公平竞争空间。
此外,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值得注意,目前在通信领域,除高通外,没有一家企业可提供全通道方案,即在一个芯片上支持三个运营商。
对此,王晓晔表示,对于这样的技术难题,只能通过大力扶持和发展国内的芯片企业,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努力追赶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