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诅咒的马航,飞机黑匣子到底装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4-07-21 阅读量:129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继马来西亚航空MH370失联四个月后,MH17在乌克兰顿涅茨克附近被击落,似是被“诅咒”的马航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两次空难事件发生后,人们迫切需要知道飞机到底发生了什么!黑匣子,这个藏着飞机所有信息的盒子遭到各方争抢,是不是得到黑匣子就能解开飞机失事之谜?

热门推荐:图文揭秘飞机“黑匣子”,MH370到底在哪里?

马航MH17客机被击落,黑匣子被各方争抢,但是最新的消息显示,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均宣布未找到黑匣子。那么黑匣子究竟可以透露哪些信息?是否找到黑匣子就可以找到事故的原因?

“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名为航空飞行记录器,飞机各机械部位和电子仪器仪表都装有传感器与之相连。它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需要时把所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实验、事故分析之用。


飞机黑匣子

商用飞机一般安装两个“黑匣子”:

一种是称为飞机数据记录器(FDR)的黑匣子,专门记录飞行中的各种数据,如飞行的时间、速度、高度、飞机舵面的偏度、发动机的转速、温度等,共有30多种数据,并可累计记录25小时。起飞前,只要打开黑匣子的开关,飞行时上述的种种数据都将收入黑匣子内。

另一种称为飞行员语言记录器的黑匣子(CVR),就像录音机一样,它通过安放在驾驶舱及座舱内的扬声器,录下飞行员与飞行员之间以及座舱内乘客、劫机者与空中小姐的讲话声,它记录的时间为30分钟,超过30分钟又会重新开始录音。因此这个黑匣子内录存的是空难30分钟前机内的重要信息。

黑匣子其实是橙红色的,正常情况下是两个长约40厘米、宽与高分别约20厘米的长方体,每个重约20公斤到30公斤。是用特殊合金制成,既可承受1100°C的高温半小时之久,又可承受飞机爆炸时的猛烈撞击,而且不怕海水长时间的浸泡。

黑匣子的搜寻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黑匣子上是没有无线电发送装置的,在陆上坠机的话,黑匣子提醒人们注意的只是它桔红色的明亮外壳、以及外壳上的发光带。

黑匣子唯一能对外发出信号的部件叫做水下信标(ULB),水下信标在遇水后启动,每秒发一次频率为37.5KHz的声波信号(注意是声波信号),可持续工作30天。

马航MH370客机坠海,黑匣子现在还没有找到。此次马航MH17客机坠毁在陆地上,黑匣子相对更容易寻找。不过最终的下落如何,还会受到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

根据目前公布的消息,MH17客机是由导弹击落的,黑匣子是否完好无损还是未知数。即使找到黑匣子,如果已经严重损毁,事故的原因可能最终还将是迷局。

客机黑匣子目前还无法在客机飞行过程中实时传回数据,只能由客机机务人员定期拿光盘去飞机上下载。早在马航MH370航班失联之前,全球航空业内就拥有着诸多可以实时跟踪飞机和传递黑匣子数据的精密工具。但是,由于航空事故的低概率性以及成本方面的考虑,许多航空公司都没有采用这些技术,而监管机构也没有对此作出强制规定。

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控制数据传输量的方式来降低这一模式的运营成本。例如在引擎过热或者飞机偏离航线的情况下才激活这一服务,此时飞行器传输信息的每分钟成本大约会在5-10美元左右。

然而尽管飞行事故屡屡发生,黑匣子无法实时传回数据这一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相关资讯
英伟达Rubin CPX GPU震撼发布:1亿换50亿的AI"印钞机"来了!

英伟达正式发布代号“Rubin CPX” GPU产品,专为AI领域最棘手的“大规模上下文推理”而生。

SEMI-e 2025深圳国际半导体展助推全球产业协同创新​!​双展联动,光电融合新时代

9月10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称“大联盟”)共同主办,规模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汇聚全球半导体行业顶尖企业、专家学者与产业链关键代表,聚焦光电融合、先进制造与跨领域协同,全方位呈现集成电路与光电子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为产业创新与合作搭建起高规格、高效率的国际性平台。

华为海思换帅!徐直军卸任董事长!

华为旗下核心芯片设计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重大人事调整,徐直军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技术背景深厚的高戟接棒,同时完成多位高管的更迭

突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拉黑”中国实验室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通告:“基于国家安全考量”,FCC即刻实施新规,撤销或拒绝由“外国对手”控制的测试实验室的FCC认证资格

深度对接产业链!电子展组委会走访三省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

为精准锚定行业需求、高效整合产业资源,全力备战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106届中国电子展,中国电子展组委会与电子制造产业联盟联合组建专项调研团队,于近期跨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深入深圳、东莞、长沙、武汉四地,开展了一系列高密度、深层次的企业走访与产业对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多轮座谈,调研团队系统梳理了华南、华中地区电子制造产业链资源,为展会的高水平举办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