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养牛看物联网创业思维

发布时间:2014-07-1 阅读量:105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随着物联网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加入到这一热门行业。在物联网时代下对大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研发人们需要的东西是创业的一个大方向。36岁的美国人沃西就通过大数据分析养牛过程中的牛的生理、身体数据,开发一种监控芯片售卖给养牛户。

36岁的沃西(Brian Walsh)看起来很酷,但与他做的事情相比,外表的确不算什么。作为生死畜牧公司(Vital Herd,Inc.)的CEO、联合创始人,沃西正在通过物联网的技术手段,全天候追踪每头牛的身体状况和动态,并以此帮助饲养者提升牛奶和牛肉品质和产量。在波士顿的PTC全球用户大会上,我采访了开拓了这项奇特业务的创业者。


“目前,人们对于大部分牲畜的健康、营养管理都是通过每天肉眼观察和经验来判断的。这是一种十分低效率的方法,因为当发现问题的时候纠正难度很大,并且代价高昂。”沃西说。

生死畜牧公司的做法是让牛吞下一个集成了各种传感器、芯片、通讯系统的长约4.5英寸的“电子药片”(ePill),“电子药片”进入牛的“瘤胃”(反刍动物4个胃中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暂存饲料和微生物发酵)后停留下来,并由此开始不间断追踪牛的各种生命信息,包括心跳频率、体温、反刍时间、胃酸浓度、激素分泌等。

这些生命信息通过微波传送到附近的信息接收器,并发送到云端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依据一定的标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终端设备查看牛的体征动态,任何一头被追踪的牛出现异常系统就会报警。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人们甚至可以对牛的行为方式做出预测,饲养者也因此可以改善喂养、预防疾病和改进管理。

生死畜牧公司目前正在研发的首款产品面向乳制品生产商,通过对于奶牛的追踪,最终帮助生产商提升牛奶品质和产量。“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最后阶段的测试,并在年底前投入商业化运营,明年我们在乳制品行业的业务将全面铺开,”沃西透露说,自2012年4月公司成立以来,生死畜牧累积获得约130万美元天使投资,“此前我们对数千家乳制品生产商的调查显示,9成以上的调查者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感兴趣。”

如果商业发展如沃西的期望,生死畜牧公司将步入一个前景广阔的大市场。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统计显示,美国每年有将近四百万的动物在乳肉生产过程中死亡,同时有更多数量的动物患病。这意味着美国乳肉制品生产商每年遭受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包括收入损失、极高的治疗成本和喂养成本——这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恰恰就是生死畜牧公司的发展空间。

“我们将是全球首家真正开始对牛进行大规模数据监测的软件服务公司,与以往尝试这一领域的研究机构不同,我们可以把成本做得很低,甚至达到以往的1/20,”沃西说,“对于乳制品生产商来说,他们只要按年给每头被追踪的奶牛交纳几十美元的服务订阅费即可。”

沃西颇具开拓性的商业故事不仅给包括我在内的听众带来了很多乐趣,而且也引发了我对物联网创业的几点思考:

其一,物联网时代可能给创业者提供了创造前所未有的产品创新的可能,这些产品基本特征是结合了传感器和芯片。毫无疑问,生死畜牧公司的核心——“电子药片”是开创性的产品。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是沃西的合作伙伴,曾经为美国军方所用,此后因为缺乏投入项目被剥离出来,因此成就了生死畜牧公司。

“未来每一件物体都可能被集成芯片,不管是家用电器,还是大型挖掘机,甚至灯泡,”PTC全球传播副总裁斯诺(Eric Snow)说,“这一变化会彻底改变产品设计、创新的理念和方式,因而给新进入者带来很多机会。”

其二,物联网创业不再是独立的行为,与传统领域的创业相比,它需要联合、利用更多生态资源、采纳更多开放式创新。以生死畜牧公司为例,集成了传感技术、通讯技术的“电子药片”是其核心专利,而要让大数据养牛真正能够帮助乳制品生产商,仅仅依靠“电子药片”显然是不够的——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包括软件、通讯、云平台以及数据分析。

“我们最擅长的是 电子药片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我们很灵活、快速,但我们缺乏资源,所以必须聚焦,不可能兼顾所有。对于商业的其它方面,我们采取了合作和借用现有平台的方式。”沃西解释说。正因为如此,已经创立2年多生死畜牧公司目前仍然是一个“轻公司”,除了两位创始团队成员外,其它10多位成员为根据项目推进需求组建的临时外聘专家团队,跨越软件、通讯、畜牧等领域。

相关资讯
意法LEOPOL1:突破低轨卫星电源抗辐射与成本困局

全球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北美、亚洲和欧洲需求激增。私营航天企业主导的新太空产业链,将低成本卫星通信与遥感服务变为现实。面对严苛的太空辐射环境与严苛的成本控制要求,传统电源方案捉襟见肘。意法半导体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专为LEO设计的LEOPOL1点负载降压转换器,为卫星供电系统树立全新标杆。

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营收同比增44%,刻蚀设备领跑增长

近日,中微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6.8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1.61%至41.28%,延续了其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这一表现得益于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凸显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中国峰会揭幕:开源架构重塑全球计算生态格局

2025年7月17日,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盛大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致辞中强调,万物互联时代正催生以开源指令集RISC-V为核心、结合开源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变革。他指出,中国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ISC-V生态高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数百亿颗,中国市场贡献超半数份额,凸显开放模式的活力与本土市场潜力。

1600V IGBT技术突破:意法半导体引爆大功率家电能效革命

随着全球家电能效标准持续升级,高效功率半导体成为突破设计瓶颈的关键。意法半导体(ST)近期推出的 STGWA30IH160DF2 IGBT ,以其1600V高耐压与卓越热管理特性,为电磁炉、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电提供了全新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台积电上调全年增长预期至30%,AI需求驱动产能扩张

中国台湾地区芯片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在最新财报说明会上宣布,将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上调至30%,符合市场分析师普遍预测。董事长魏哲家强调,客户订单能见度保持高位,公司正全力满足全球客户激增的AI芯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