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前一段时间院线上映的《窃听风云3》除了电影里的土豪对决,最精彩的要数高科技的窃听设备了,看到里面酷炫的设备对人们进行无处不在的窃听,小编就感到毛骨悚然!而目前市场上居然出现了一款窃听充电宝!移动电源除了各种电量不够,电池不安全以外,现在还有了窃听功能,移动电源的乱象可见一斑。
近日有网友爆料,他自己无意中发现购买的充电宝里面竟然有盗录监听定位设备,给人一种“窃听风云”的即视感,小编听到后立马整个人都不好了。移动电源里都有窃听器,还有没有个人隐私啊?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窃听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款窃听电源。
经查证,此款产品是在正规移动电源上私自加装GPS和手机通话电路,依托电源持久充沛的优势,实现定位和环境音窃听,加装后的产品价格由100元涨到300元左右。
据了解,4月份,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公安部、质检总局研究起草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要求从5月1日起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以伪装或隐蔽方式使用的窃听、偷拍专用器材。
那现在还有这样的充电宝在出售吗?小编从淘宝上搜索“充电宝 监听”、“充电宝定位追踪”等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有几十家店铺还在销售窃听电源类产品。
一家出售此类产品的淘宝客服对中小编表示,这种充电宝不但能实现充电的功能,还能监听周围环境,实时定位。“只需要放一张手机卡进去,需要监听或定位时候通过自己的手机拨打这个号码就可以了。”另外,该客服还表示,该充电宝插卡口在机器内部,非常隐蔽,从外观上看,这种充电宝和普通充电宝无异。
当被问到出售这种充电宝是否违法时,该客服表示:“这种是防丢器,可以卖的。”据了解,《规定》对窃听专用器材、窃照专用器材的认定强调“以伪装或隐蔽方式使用”,这种充电宝疑似满足此条件。
由此可见移动电源的市场非常之乱,没有严格的安全把关和行业标准,百姓的自身权益的不到保障。
市场达百亿元却乱象丛生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走向普及,移动电源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来自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约达150亿元,未来5年移动电源还将保持年均增长率30%左右。
然而,目前移动电源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品牌鱼龙混杂,有关移动电源自燃、爆炸、冒烟等问题也常常诉诸报端。日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对包括品胜、飞毛腿、电小二、小米等在内的20个品牌共计29个型号的产品进行抽检,发现产品在高温放电、低温放电、输出电压、额定容量等多项指标上均存在不合格情况。而这些抽检产品在市场上还具有较大销量和较高品牌知名度。据不完全统计,移动电源的生产商已超过5000家,大部分是小微企业,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的还不到50家。
标准不到位致产品把关难
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岳王苗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行业入门门槛低、部分企业只图短期逐利而不顾品牌价值、行业标准未出台等造成了移动电源市场不规范。”德赛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移动电源市场混乱、问题层出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权威标准。各个企业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关注点来设计产品,比如有的关注容量,有的重视效率,有的看中安全性。这就导致了各企业的产品做不到统一。”他说:“这些抽检的品牌已经是业内优秀品牌,其产品也得到市场验证,不能说不好,只是因为没有统一标准来规范,才导致了产品在个别性能参数上不合格。”
规范行业既需自律又要他律
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缺位导致整个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半成品、成品的生产过程都无章可循,从而形成当前移动电源市场乱象丛生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消费者权益和产业良性发展。德赛电池相关负责人说:“市场上还存在不少假冒产品、质量无保障产品,缺乏有效监管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规范行业发展既需自律又要他律。”
今年5月,《USB接口类移动电源》作为行业标准已经开始推广。该标准对移动电源的电芯、外观尺寸、电性能、安全保护性能、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接口及附件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检测标准。
作为该标准的参与起草单位,德赛和长虹都对此表示支持和看好,岳王苗说:“行业标准体系建立、相关部门监管到位、企业方管好自己,这样就能推动移动电源行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