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推出新型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电源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4-06-16 阅读量:97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能适应各种电源的应用,而该新型的二极管能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提供超低的正向电压,具有极好地工作特性,该产品可以在太阳能逆变器、不间断电源(UPS)、三相SMPS(开关电源)和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大大提高效率,并且可靠运行。

英飞凌公司推出第五代1200V thinQ!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进一步扩展了碳化硅产品阵容。新的1200V碳化硅二极管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提供超低正向电压,其浪涌电流承受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并且具备卓越的散热性能。得益于这些特性,该产品可以在太阳能逆变器、不间断电源(UPS)、三相SMPS(开关电源)和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大大提高效率,并且可靠运行。


英飞凌公司第五代1200V thinQ!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图
英飞凌第五代1200V thinQ!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图

“第五代”碳化硅二极管采用了新的紧凑式芯片设计,将PN结设计融合到肖特基二极管单元场中。这种设计降低了芯片区的微分电阻。因此,二极管损耗比之上一代产品降低了多达30%,譬如在20 kHz频率上以满负荷工作的三相太阳能逆变器的前端升压级中。

结温为150°C时,典型正向电压仅为1.7V,这比上一代产品降低了30%。这个值也是当前市场上的1200V碳化硅二极管中最低的正向电压值。因此,这款新的碳化硅二极管特别适用于以相对较高负荷工作的应用,如不间断电源系统。此外,即使工作在较低开关频率下,也能提高系统效率。

取决于二极管电流等级,它可实现最高14倍于标称电流的浪涌电流承受能力,这保证了二极管在应用发生浪涌电流时实现可靠运行。这样便无需使用旁路二极管,从而降低了复杂度,减少了系统成本。

英飞凌IGBT和碳化硅分立功率器件营销总监Roland Stele表示:“英飞凌致力于提供有助于客户最大限度提高其设计效率的产品,新的第五代碳化硅二极管实现了这一目标。由于降低了二极管损耗,该产品适用于范围更广的开关频率,同时,它具备更强的浪涌电流承受能力,可实现更高可靠性。最新一代英飞凌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是朝着充分挖掘碳化硅材料潜力迈出的一大步。”

在升压拓扑和功率因素校正(PFC)升压拓扑中结合新的1200V thinQ!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和英飞凌出类拔萃的1200V Highspeed3 IGBT能够全面提升系统性能。相比于采用传统硅二极管的解决方案,通过降低导通损耗(这允许使用更小尺寸的散热片或提高效率)和降低EMI(更小巧的更高性价比的EMI滤波器),不仅降低了二极管损耗,而且改善了Highspeed3 IGBT的性能。

供货

第五代碳化硅二极管采用TO-247、TO-220和DPAK封装。此外,还提供了采用TO-247封装共阴极的出类拔萃的全新40A二极管可用于交错式拓扑,进一步了节省空间。现已可提供TO-247封装样品,该系列将从2014年7月量产。其他封装系列将于2015年推出。

 


相关资讯
HBM4制程技术竞赛白热化 三星重注1c工艺布局高端存储市场

在全球高端存储芯片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HBM4技术研发已成为DRAM三巨头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三星电子近期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显示,该公司正通过大规模技术投资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力图在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国产高精度运放崛起:解析RS8531/2如何攻克微弱信号处理难题

随着工业4.0和智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运放)作为信号链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精密测量系统的可靠性。2025年,润石科技推出的RS8531/2系列超低噪声、零漂移运放,以0.15μVpp的1/f噪声和1.2μV失调电压的突破性参数,展现了国产半导体企业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该产品不仅对标国际大厂同类器件,更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超越,成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优选方案。

苹果折叠屏手机+AR眼镜双线出击:2026产品矩阵首曝光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苹果公司近日被曝出正在加速推进其首款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进程。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在2026年底推出代号N401的智能眼镜产品,该设备将集成摄像头阵列、定向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系统,通过深度融合环境感知与AI运算能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汽车智能化催生高可靠性供电需求,豪威推出四通道高边开关芯片

2024年5月23日,豪威集团(OmniVision)宣布推出车规级智能高边开关芯片ONXQ000系列,计划于2025年6月投入量产。该产品针对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与数字座舱中的供电痛点,通过四通道集成设计、ASIL-B功能安全认证及创新负压保护技术,为域控制器供电方案提供更高安全性与灵活性。

半导体巨头组织重构引发产业格局猜想:三星代工业务分拆可行性分析

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媒体5月22日报道,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 Division)正面临战略性抉择。继三星生物制剂拆分CDMO业务后,市场对三星晶圆代工业务独立运营的预期显著升温。当前决策的核心矛盾源于客户企业对"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模式的信任危机,以及该部门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