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锤子!从T1看国产手机的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4-06-16 阅读量:74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似乎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人们除了去吐槽那些手机功能创新和硬件配置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吐槽手机3000元的价格,都说锤子手机不值3000元。是不是国产手机都需要低价高配去迎合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手机市场,国产手机的出路和发展到底在哪?


 
锤子发布的这款手机之所以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除了罗永浩本身作为互联网公众人物的话题性,恐怕更重要的是触碰了国内手机行业一直以来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
1、国产手机,到底应该怎么做?
2、国产手机,到底应该卖多少钱?

国产手机应该怎么做?

对于锤子科技这样一个全新的品牌而言,自然是一开始就得面对的问题。但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国内手机厂商而言,这也是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国内厂商传统依赖的运营商定制低价手机难以带来持续盈利,国内厂商也都希望在中高端市场有所作为,提升品牌价值,真正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利润,而不仅仅是销量。

就这一点来看,锤子尽管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但它的模式事实上相当具有典型性。资深媒体人国仁(公众号:硬件再发明)将这种模式称为“众包”,这种模式,是指由于从工业设计到硬件配置,锤子科技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开发实力,因此这款手机选择由苹果前工业设计总监Robert Brunner创办的ammunition提供的工业设计,并且采用了高通、索尼、富士通、康宁等供应商提供的硬件解决方案。

事实上,不仅是锤子,国内大多数品牌所推出的中高端产品,大体来看也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不同厂商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有些厂商拥有自己的设计能力,这部分并非外包;一些厂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品质,与上游供应商有更深入的合作,或者是联合开发。这也是目前国内手机行业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

而锤子的核心创新点,在于Smartisan OS,官方对其定义是“七年一遇的美观、易用和人性化”。这种描述或许有些夸张,不过在软件方面的创新,的确成为这款手机的核心竞争力。

纵观国内手机行业,由于业界操作平台和硬件平台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因此手机厂商们目前在做的,大都是在软件层面,或者一些核心功能点上所进行的“微创新”。小米的MIUI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而努比亚在拍照功能、中兴在语音控制、酷派在安全、vivo在音效层面等,也都进行了对用户体验改善更佳的微创新。

当然,一些有实力的厂商,理应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远。我们看到一些品牌已经在自主芯片研发方面取得成就,在4G核心专利方面,也走在了业界前列。

国产手机应该卖多少钱?

这似乎比如何做出一款优秀的产品更让厂商纠结。我们看到的很多厂商,在产品发布的前夜依然纠结于定价。

这个问题,出现在智能手机时代国产手机厂商希望走向中高端市场的过程中。不可否认,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前,国产手机在和国际品牌竞争中技术处于明显劣势,因此价格几乎成了唯一的竞争优势。但在智能手机时代,随着行业门槛降低,加上国产手机不断努力进步,和国际品牌的产品在设计、性能、体验诸方面的差距已经缩小,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越国际品牌手机。在这样的情况下, 国产手机并非只能卖低价。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国内品牌已经在2000元价位站稳脚跟,并且开始进一步向2500元、3000元甚至更高价位的市场迈进。

但这也绝不意味着,国产手机可以盲目卖高价。目前来看,国内品牌超过2000元的产品中,有过不错销量的,往往都是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的产品,并且比起国际品牌的同档次产品,依然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毕竟,国内品牌的积淀还不足以支撑太多的溢价,如果产品在工业设计、硬件配置等方面并无绝对亮点,那过高的定价显然有些妄自尊大。特别是在国内市场,诸如小米这样新兴的厂商,的确已经形成标杆效果,用户在购买时往往会进行比较。以近期发布的新品来看,大多数国内品牌都仍然坚持高性价比,精品产品适当提升溢价的战略,从整个市场环境来看,这样的定价也的确更有竞争力。

比如,在三、四月份连发新品的中兴,明确了高性价比的亲民路线,旗下的红牛、星星一号、天机三款产品,形成了从千元内到1699的阶梯组合。这样的价格策略一方面保证了产品上市之后的销量,另一方面,这些精品机型带来的用户口碑,也将有效提升中兴的品牌价值,为未来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

此外新兴的IUNI、一加品牌,产品的硬件配置和工业设计都达到旗舰水准,但价格仍维持在2000元内。相对激进的vivo、OPPO则选择突破,在某些配置方面采用领先行业的解决方案,以支撑超过3000元的售价。

相比而言,锤子这款Smartisan T1手机3000元的定价的确显得有些高。尽管有罗永浩的个人光环,但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它的产品品质仍然有待验证;从功能来看,这款配置主流,又欠缺4G这样关键支撑的产品,也很难支撑这一价格。类似的,还有华为此前发布的Ascend P7,这款售价2888的产品,其实相比上一代P6的提升有限(特别是芯片性能),且不像前作那样拥有全球最薄的噱头,2888元的价格着实让人担心其能否实现预期销量。

因此,在笔者看来锤子推出手机的这种模式并不是错,这也是目前国内手机行业必须经历的阶段,对于手机厂商而言,需要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更好地从用户需求出发,带来更多更好的创新。而产品价格,则和产品品质、厂商的战略、品牌价值密切相关。锤子手机成功与否我们尚难断定,但它的出现,对于众厂商而言,或许会是一个启发。








相关资讯
HBM4制程技术竞赛白热化 三星重注1c工艺布局高端存储市场

在全球高端存储芯片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HBM4技术研发已成为DRAM三巨头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三星电子近期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显示,该公司正通过大规模技术投资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力图在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国产高精度运放崛起:解析RS8531/2如何攻克微弱信号处理难题

随着工业4.0和智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运放)作为信号链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精密测量系统的可靠性。2025年,润石科技推出的RS8531/2系列超低噪声、零漂移运放,以0.15μVpp的1/f噪声和1.2μV失调电压的突破性参数,展现了国产半导体企业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该产品不仅对标国际大厂同类器件,更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超越,成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优选方案。

苹果折叠屏手机+AR眼镜双线出击:2026产品矩阵首曝光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苹果公司近日被曝出正在加速推进其首款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进程。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在2026年底推出代号N401的智能眼镜产品,该设备将集成摄像头阵列、定向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系统,通过深度融合环境感知与AI运算能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汽车智能化催生高可靠性供电需求,豪威推出四通道高边开关芯片

2024年5月23日,豪威集团(OmniVision)宣布推出车规级智能高边开关芯片ONXQ000系列,计划于2025年6月投入量产。该产品针对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与数字座舱中的供电痛点,通过四通道集成设计、ASIL-B功能安全认证及创新负压保护技术,为域控制器供电方案提供更高安全性与灵活性。

半导体巨头组织重构引发产业格局猜想:三星代工业务分拆可行性分析

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媒体5月22日报道,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 Division)正面临战略性抉择。继三星生物制剂拆分CDMO业务后,市场对三星晶圆代工业务独立运营的预期显著升温。当前决策的核心矛盾源于客户企业对"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模式的信任危机,以及该部门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