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从不打价格战,我们只卖成本价!

发布时间:2014-06-11 阅读量:7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大家对于小米手机很熟悉,但对小米公司认知不多,只知道小米公司靠着互联网思维、饥饿营销手段、超低价格让小米手机一炮走红。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那小米是靠什么在中国手机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站稳脚跟成为大众膜拜的对象的呢?

小米从不打价格战?

雷军称,小米也是从不打价格战的公司,一上来就只直接卖成本价。直接干到一半的价钱。几乎这个模式各行各业都会造成雪崩效应。所以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所生长的互联网环境一上来就假定对方全无还力。狭路相逢,勇者胜。互联网文化,就是一个比一个好。

小米是一个非常非常新的公司,四年前创办,10来人,7、8条枪,一起跟着小米闹革命。选择做手机,手机的确是一个红海市场,苹果、三星赚了110%的利润,其他企业亏了10%。刚开始面试的google工程师,没有一个加入小米。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组建了全行业最优秀的团队。他们主要来自摩托、google、微软、金山软件。

有几位被雷军特别介绍:这8人平均年龄45岁,5个海归、3个土鳖,土洋结合。老年人创业。我们引以为自勉的是任正非42岁创办华为,大家说你们行吗?其实我们跟年轻人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每周工作6天,每天11个小时。我们运气非常非常好的是,我们产品2011年底进入市场,第一年126亿,去年316亿。同比增长150%。马上一季度结束了,一季度和去年同比一样增长150%。

如果全年增长150%的话,今年有机会做到800亿。我觉得700亿是比较有把握的。用同样增长方式的话,明年过千亿应该看得见。去年卖了1870万台,今年最少出货4000万台,一季度已经出货1100万台,我预计今年4000万仅仅是及格水平,蛮有机会做到5000、6000万,明年目标在1亿支左右。

小米凭什么成功?

小米刚刚进入市场不久,在市场上拥有了非常强的影响力。除了苹果、三星,小米手机影响力最大。小米用户群非常活跃。这里我汇报两点,小米的模式到底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小米是铁人三项。说简单一点,大家觉得我们是手机公司,其实我们是用什么模式呢?就是我们竭尽全力用最好的用材料做最好的手机硬件,通过互联网方式在安卓基础上做了我们的系统,每周迭代,使小米手机内在体验远远超过同行。

最近我们发布了一个小应用,2万多个咖啡厅、餐厅、机场、火车站,那些免费安全的wifi小米能一键接通。这是我们和免费WIFI服务商合作,不需要输帐号、密码,就问你要不要接入,而且安全可靠,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这样的体验在小米手机最少有1万处优化,当你使用后才会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用户喜欢小米手机。我们整个小米继承了从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到市场、渠道、销售、服务全部一体化,用电商模式极大的优化了小米。这样小米接近成本价零售,构建一个移动互联网平台。

第二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怎么用互联网思想来做手机。互联网思维这个词最近很热门,为什么?这一点我跟大家讲,我参与创办第一家公司是金山软件,1988年创办,互联网在中国热起来是1999年我们是被互联网革命掉的第一代。互联网最先吃掉跟他最近的行业,软件行业。
 

互联网公司:口碑很重要


被革命之后,我们开始想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其实互联网我们自己也用,但是为什么软件行业受到这么大打击?后来我一步一步理解,互联网其实是全新的方法论。思考问题的方法完全不一样。通过一步一步的思索,包括实践,有一天我觉得他是一整套的东西,假如我们用这套东西做任何一个产品产业,我觉得都能产生核爆炸。所以2010年我用这套方法做手机。很多人这个方法你是做想出来的吗?整个方法做小米之前,已经是成熟的。

所以过去10多年互联网企业实践,其实摸索了很多方法。这张图最最核心的是什么?是口碑。我记得80年代的时候,IBM谈用户满意度。90年代微软谈用户体验。其实今天互联网公司全部谈用户口碑。我们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推广形式比用户口碑更重要。小米手机发布的时候,我同事拿了一个3500万广告预算给我看,我拿起来就把这个预算表撕了,我说我们能不能一分钱不花,我能不能相信用户口碑能让我们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性公司,我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克制自己推广。小米刚刚成立的一年半里,小米极其低调,不做任何广告,也没有任何PR。

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做什么。我们在2010年做系统的时候,第一个版本发出来,只有100个人用。第二个星期有200个人用。第三个星期有400个人用,不到一年时间,全球30万人用。我说不做广告,只有不做广告才能真的测试清楚你的产品有没有足够口碑。

谈到这里,大家说口碑是什么?很多人觉得好产品有口碑,也有人觉得便宜产品有口碑,我想跟大家说不是这样,这个世界好产品很多、便宜产品很多,又好又便宜的产品也很多,口碑的传播是超预期。如果你在一个咖啡厅用苹果手机打开浏览器在那么小屏幕输帐号密码,你不很痛苦吗?当你跟服务员要密码的时候,第一次要的不对,还要第二次的时候,你掏出小米手机,他自动问你是不是连接,你说是,自然就连上去了。

我相信大家都有体验,尤其在酒店的时候很痛苦。小米就是靠这么一个一个细节打动你。关于口碑,海底捞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网上有一个缎子,我从来没有试过,说去海底捞吃饭,水果没有吃完,跟服务员说能不能打包带走,服务员说不行,结帐的时候,服务员给你一整个西瓜,说切开的西瓜不卫生,你要打包的话,就送你一个西瓜。海底捞核心就是口碑,口碑的核心是超预期。

从专注到极致

我们极其强调专注,为什么呢?因为不专心,你肯定做不好手机。一般的传统的手机公司最少做50个型号。其实做50个型号我就在想他们的老板真的用过这50款手机吗?我不相信。因为测试一款手机你不用几个月,你根本不知道这个手机好不好。我们彩电企业,每年最少做50款彩电。我在做彩电的时候,我一搜49寸,无论哪个公司都有十几个型号,代码有20、30位,数字加拼音再加数字,鬼都记不住。我过去用的57部手机,只有你很专注、产品很

简洁,当把一款产品做到天文数字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好。有了专注后,我们还强调极致。要么你不做,要么你就做极限。为什么这样想?因为在互联网上从A公司到B公司,只需要挪一下鼠标。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导致互联网竞争是赢家通吃的。基本上在美国、在全球是赢家通吃。互联网在各个领域里面是竞争最残酷的。在这么残酷竞争里面,只有把自己做到极致。

传统企业打价格战,互联网从不打价格战,因为他们一上来就免费。小米也是从不打价格战的公司,一上来就只直接卖成本价。直接干到一半的价钱。几乎这个模式各行各业都会造成雪崩效应。所以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所生长的互联网环境一上来就假定对方全无还力。狭路相逢,勇者胜。互联网文化,就是一个比一个好。刚才还闲聊的嘀嘀打车和快的,我们希望这个竞争继续下去。

要快!

还有一个词叫快。当大家提醒我说小米是不是非常快的时候,其实在互联网公司,尤其是早期不能做到100%成长全部做的差的公司,倍数成长是互联网公司最基本原则。不仅仅业务成长,包括对用户服务反应都特别快。你提一个意见被小米采纳,发布出来只需要一个星期,这在传统手机企业是没有办法想象。诺基亚时代,三五年不更新一次系统。苹果每年发布一次,google每个季度发布一次,小米是每个星期更新一次,我们就是用这个效率。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方法论,专注、极致、口碑、快。互联网七字决。

接着,小米鼓励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最大的元素,他认同感和情感完全不同。我们鼓励400、500万用户一起参与整个手机设计,甚至全球用户。这里面有一个很核心元素,把用户当朋友。凡是口头上把用户当上帝全是骗人。因为中国人没有几个信上帝。把用户当朋友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伟大公司。虽然小米不完美,非常非常年轻的公司,但是小米秉承着互联网精神,把用户当朋友,我相信会一步一步做得更大。

小米所有的服务中心像苹果店一样漂亮。维修店可能让大家眼前一亮。你进去修复手机,从进门开始,我们要求60分钟一定搞好。搞不好,每小时赔你20元。在这样一步一步改善情况下,我觉得整个互联网公司把用户体验、用户口碑一步一步推到极致,这才是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最重要的思想。我在这几次人大发言讲了一个很重要观点,就是用互联网思想重新武装我们的传统产业,我觉得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会有巨大的意义。

这里我举一个小例子,有一家去年8月份创办的小公司,20个人,做移动电源。小米给他投了点钱,他的产品去年12月底发布。三个月后现在两个多亿,今年全年大概做20亿。我预计三年内过半亿,他就是用小米模式复制。他做的移动电源用了4截1860,最好的电芯。像ipad一样的铝合金外壳,1万多毫安时,定价69元人民币。扣了税后是9元美金。很轻松第一年就20个亿。预计三年过百亿。不管小米未来会怎么样,小米所倡导的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精神跟实业结合后,会酝酿一批大企业出来。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

锤子手机,又是一场粉丝营销运动?
小米路由器——雷军未来的智能家居布局
【用户独白】小米路由、极路由和360路由横向比较
相关资讯
从32%到14%!西门子并购Excellicon破解芯片流片困局

在全球半导体设计复杂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时序收敛已成为芯片流片成功的关键挑战。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公司于2025年5月宣布与美国EDA初创企业Excellicon达成收购协议,旨在通过整合后者在时序约束开发、验证及管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强化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链的完整性与竞争力。此次并购标志着西门子EDA向全流程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延伸,其产品组合将覆盖从约束文件编写到物理实现的完整闭环。

英飞凌、纳微半导体入局,英伟达HVDC联盟剑指下一代AI数据中心标准

随着生成式AI模型的参数量突破万亿级别,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需求正以每年30%的速度激增。传统54V直流配电系统已逼近200kW的物理极限,而英伟达GB200 NVL72等AI服务器机架的功率密度更是突破120kW,预计2030年智算中心机架功率将达MW级。为此,英伟达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联合英飞凌、纳微半导体(Navitas)、台达等20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正式成立800V高压直流(HVDC)供电联盟,旨在通过系统性技术革新突破数据中心能效瓶颈。

从分销龙头到智造推手:大联大如何以“双擎计划”重构半导体生态价值链?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深度变革与工业4.0深化阶段,大联大控股以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的双重引擎,再度彰显行业领军地位。据Brand Finance 2025年5月9日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大联大品牌价值同比提升12.3%,排名跃升至第218位,连续三年实现位次进阶。这一成就不仅源于其在亚太分销市场28.7%的占有率(ECIA数据),更与其“技术增值+场景赋能”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面对工业数字化万亿规模市场机遇,公司通过深圳“新质工业”峰会推动23项技术合作落地;凭借MSCI连续三年AA级ESG评级,构建起覆盖绿色供应链与低碳创新的治理架构;而在汽车电子赛道,则以“生态立方体”模式缩短技术创新产业化周期。随着“双擎计划”的启动,这家半导体巨头正以全链协同之势,重塑智造升级的技术底座与商业范式。

AMD对决NVIDIA:Radeon AI Pro R9700能否撼动RTX 5080的市场地位?

2025年5月21日,AMD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正式发布首款基于RDNA 4架构的专业显卡Radeon AI Pro R9700,标志着其在AI加速领域的全面发力。该显卡采用台积电N4P工艺打造的Navi 48芯片,晶体管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1.51亿个,相较前代提升31%。凭借32GB GDDR6显存、1531 TOPS的INT4算力及四卡并联技术,R9700瞄准AI推理、多模态模型训练等高负载场景,直接挑战NVIDIA在专业显卡市场的统治地位。

革新电流传感技术:TMR电流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市场蓝海分析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及智能电网领域,电流检测的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与能效表现。传统霍尔(Hall)电流传感器因温漂大、响应速度慢等缺陷,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场景需求。多维科技(Dowaytech)基于自主研发的隧道磁电阻(TMR)技术,推出了一系列高精度、低温漂、高频响的电流传感器,成为替代传统方案的革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