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博士:芯海卢国建PK飞思卡尔CEO

发布时间:2014-06-6 阅读量:917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有趣的PK。我爱方案网的创建人刘杰博士就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发展对比两家行业领先的半导体公司CEO的说法,一中一外,一东一西,看看哪一家更为出彩。欢迎网友们参与评论和互动。

我上周见到飞思卡尔CEO Gregg Lowe,谈及为什么现在物联网会热起来,他说是该热的时候。我不满意这个说法,指出物联网有十年了,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只有RFID有些成功的应用。现在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变了,云技术、短距离通信等,以及智能家居和可穿戴等,我的问题是技术和市场哪一个对物联网下一步发展更重要,哪个先动。Lowe的回答是“都重要”,这个说法我也不满意,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嘛!

上个月我爱方案网与芯海科技联合举办智能硬件大赛和研讨会,芯海科技卢国建对新事物的看法很清晰,我们说“Crystal Clean”,没有绕弯子。国建对“智能硬件”的理解是“如何在移动互联时代做好硬件”,他的细节说法是:硬件设计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去年以来智能硬件的“火爆”,实际上是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息息相关的,硬件设备之间越来越多互联互通的需求,需要我们重新理解和定义硬件的功能。所以考虑如何做好智能硬件,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考虑“如何在移动互联时代做好硬件”。那么具体到芯海科技,我们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用移动互 联的思维去做传统IC,那就是如何做好Smart IC”。

移动互联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和移动互联密不可分。我们感觉到,在2012年以前的十多年,可以称为是“互联网时代”,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从去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真正兴起。今天,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主导,并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互 联时代”。在互联网的时代,可能还有很多人不上网,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只要是有智能手机的人,可能有99%的人会通过手机去上网。通过移动终端把云端和物 联网终端、把天和地、虚拟的世界和物理世界都接通了。不管你愿不愿意,移动互联网已经触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其实我认为可穿戴是让物联网“落地”的应用,有移动计算、有互联互通、有智能硬件、有大数据、有嵌入式等等。遗憾Lowe没有从这个角度分析行业关心的事情,但是国建的认识可以回答行业的问题:

为什么“可穿戴”这个话题会在今年爆炸?这是因为几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和某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结果,重大事件就是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云技术的成熟。关键技术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应该是低功耗通信技术蓝牙4.0。还有其他低功耗的芯片技 术。我们现在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风口浪尖,这正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个超越的机遇。因此芯海科技如何拥抱移动互联网。这是我们现在和下一步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也是我们未来的战略目标。因为我们做的产品,是消费类的产品,是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更要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去思考,要用 “跨界”的思维去思考我们未来的发展。我们要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去做“传统”的IC。

如何确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竞争优势?

国建认为人的思维很重要,思维方式决定了你有没有竞争优势。如果你的思维错了,做事的方向就会错;如果你的思维是正确的,又有一定的高度,就能够把握行业和市场的走势。只要有这个思维方式,你就可以制定出很多好的策略,而且是针对性的策略。比如我们提出的“以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做IC”,也许我们早一 步,别人晚一步,我们就赢了。你只要每次比别人早一、二步,你就可能会赢,就有竞争力。

其次,要想实现我们的“想法”,还需要依靠我们多年在IC方面的积累。没有这个积累,没有这个支撑,再好的“思维”也没有用。这里的积累,不仅仅是指技术 上,还在于我们对客户的理解,如何能够“钻”到一个领域中去,了解它的本质,能够从系统上给出好解决方案,而不仅仅从芯片上考虑。

最后一点,国建强调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中只靠一己之力是不行的,必须有合作伙伴,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这就像一个航母舰队,单独只有一个航母是无法生存的,必须形成一个整体的战斗群,才能有战斗力。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我们周边有很多方案商,IDH,他们各有各的主攻 方向,这也是我们要重点培养的,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将产品的触角延伸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同时,我们的生态圈,也需要一起建立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方案商,也要逐步地从一个孤立的世界,转化到移动互联网的天地中。

大家可以去读国建的文章:http://www.cntronics.com/connect-art/80022816也可以去读Lowe的讲话记录,比对一下,很有意思!

扩展阅读:

刘杰博士:论手机替代电视遥控器的颠覆意义
【看图说话】透过大数据看可穿戴设备需求状况
没那么糟糕: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很明朗
相关资讯
台积电涨价10%背后:黄仁勋的“价值论”与全球芯片博弈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博通第三代200G CPO技术重塑AI算力基础设施格局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AMD 2025年Q1 x86处理器市场表现深度分析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