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5 阅读量:774 来源: 发布人:
热门活动:压力传感器、wifi模块、精密电阻样片申请ing~~
针对电压测量的精度问题,解决方案是采用静电计配置的高阻抗放大器,因此来自测试节点的放大器输入电流就微乎其微。为使输入电流值尽可能低,传统上都把场效应晶体管 (FET) 用在这些电路的输入端。FET 一般是低电压器件,并会引起难以消除的电压失调不确定性。虽然具有包括 FET 输入的单片式放大器,但它们通常是非常低电压的器件 (特别是那些采用典型 CMOS 制作方法的放大器),因此其适用范围局限在高电压应用。可以考虑一下 LTC 6090,这是一款精度在 mV 以内并能处理超过140VP-P 信号摆幅的 CMOS 放大器,非常适合于解决上述问题。
LTC6090 可轻松地解决高电压检测问题
LTC6090 在单个器件中整合了一组独特的特性。其 CMOS 设计特性在高输入阻抗和“轨至轨”输出摆幅中提供了极限,但与采用 5V 供电的典型 CMOS 器件不同,LTC6090 能采用高达 ±70V 电源运作。而且,该器件在小信号领域中也可占有一席之地,其具有低于 500μV 的典型 VOS 和 11nV/√Hz 的电压噪声密度,从而可提供惊人的动态范围。高压操作可能会带来显著的功耗,因此 LTC6090 提供了耐热性能增强型 SOIC 或 TSSOP 封装。这款器件具有过热输出标记和输出停用控制功能,因而无需额外的电路即可提供灵活的保护措施。
图1 高电压精准基准
准确的 50.00V 基准
LTC6090 能在采用单电源运作的情况下提供 140V 输出电平,因此放大一个高质量 5V 基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采用准确的电阻器网络以保持精度。LT®5400 高精度电阻器阵列可处理高达 80V 的电压,所以对于数值为 10 的增益而言,利用 10:1 比例版本是一种产生准确 50V 校准电源的简易方法,并无需进行任何的调节。图 1 示出了一款以优于 0.1% 准确度将 LT6654A 5.000V 基准放大至 50.00V 的电路。该电路的供电电压范围为 55V至 140V,而 65V 是一种由任选的便携式电源 (示于图 2 的一部分) 所提供的可用电源电压。
图2 用于数字电压表的缓冲探头
LTC6090 采用一个 1μF 输出电容进行设置,以提供卓越的负载阶跃响应。该电容通过一个电阻实现了与运算放大器的隔离,并形成一个针对 700Hz 以上频率的有效降噪滤波器。高精度 LT5400A-3 电阻器网络提供了 0.01% 匹配准确度的 10k/100k 电阻,再加上高阻抗 CMOS 运放输入端上没有负载,故而可形成一个高度准确的放大因子。LTC6090 输入失调电压产生的误差 < 0.03%,而 LT6654A 引起的误差则 < 0.05%。图 1 所示的整个电路大约吸收 4mA 静态电流,并且能驱动 10mA 负载。
简单的大信号缓冲器
LTC6090 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单位增益稳定型运算放大器,因此设计一个静电计级别的缓冲器级是十分简单,可利用典型的单位增益电路提供 100% 的反馈。完全不需要分立式的 FET 或浮动偏置电源。
如图 2 所示,LTC6090 可容易地利用一个分离型电源 (例如:小型反激式转换电池电源) 来供电。这款基本电路能在高阻抗电路中提供精准的电压测量,并准确地处理信号摆幅至任一电源轨的 3V 内 (在本例为 ±62V)。由于输入漏电流通常低于 5pA,因此对于接近 1GΩ 的源阻抗来说,电路负载的影响基本上是微不足道的 (< VOS)。可用的全摆幅频率响应超过 20kHz。
结论
LTC6090 是一款独特且通用的高电压 CMOS 放大器,其可实现简化的高阻抗和 / 或大信号摆幅、以及非常宽动态范围的放大解决方案。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