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也叹服!五款非水果系列的平板

发布时间:2014-06-4 阅读量:74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在人们印象中,iPad似乎已经达到了“全能”的境界,然而纵使iPad的综合表现可以超越所有市售平板,但它仍然不是完美的。这里小编为你介绍五款独具特点的平板电脑,它们的特殊功能令iPad也叹服不已。

NO.1索尼Xperia Z2平板

对于索尼的产品,我们在这里并不比较它与苹果的工业设计,毕竟作为Andriod阵营中独具特点的一个品牌,索尼在工业设计、产品品控上的表现并不比苹果逊色。Xperia Z2最让iPad“嫉妒”的一大功能便是其一直以来的产品卖点——防水功能。对于iPad来说,虽然防水功能并不是一项必须的设计,但考虑到人们对产品耐用性的期望,拥有防水功能的iPad无疑更能让人满意。
索尼Xperia Z2平板图
索尼Xperia Z2平板图


NO.2亚马逊Kindle Fire HDX平板

如果说其他Android产品在上手难度上仍需付出一些学习成本的话,那么Kindle Fire HDX则可以说是当之无愧最容易上手的平板电脑。这一切并不是仅仅因为Kindle Fire HDX拥有简单已操作的Mojito系统,同时也包括亚马逊全球全时一件求助服务Mayday。相比之下,尽管苹果的售后服务一直都是行业标杆,但及时性却仍然难以达到Kindle Fire HDX的水平。
亚马逊Kindle Fire HDX平板图
亚马逊Kindle Fire HDX平板图

NO.3联想Yoga 10平板

提到联想Yoga系列,我们不能不想到它独具特点的卷轴造型,多变的身姿也与其Yoga的命名相互呼应。与iPad相比,联想Yoga 10在美学设计上或许能够略胜一筹,毕竟iPad以相类似设计语言推出的产品已经延续多代,是时候进行一些“大胆”的创新与变革了。

联想Yoga 10平板图
联想Yoga 10平板图

NO.4三星Galaxy Note Pro平板

数字笔与平板电脑本应是天作之合的一对,但很无奈,现实中的数字笔往往是时而流行,时而落伍。在众多平板电脑抛弃数字笔的今天,三星仍在继续坚持为Note系列配备数字笔——S Pen,而其中更是以Galaxy Note Pro对数字笔运用得恰到好处。在S Pen的帮助下,用户能够很轻易的进行细致操作,迅捷功能Action Memo Scrapbook也能大幅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而反观iPad,尽管屏幕精细程度与顶级Android平板无异,但想进行细致操作,用户还需单独购置数字笔才行。
三星Galaxy Note Pro平板图
三星Galaxy Note Pro平板图
NO.5宏基Iconia One平板

最后登场的这款小平板在配置和功能上都难以和iPad相抗衡,但Iconia One仍然拥有其非常独特的产品特点并成功使其成为一款颇具人气的小尺寸平板,这个特点便是——多彩配色。没错,放眼整个平板电脑市场,大多数平板电脑都是非黑即白,或者扎堆灰色和“土豪金”,即便是领军产品iPad,在产品配色方案上也乏善可陈,完全忘记了曾经在iPod系列上尝试过的多彩配色方案。高度相似化的产品对于追求个性的新生代消费者而言,吸引力正在逐渐弱化,如果iPad也能够采用与iPod Touch 5一样的外观设计理念,或许能够让枯燥的苹果产品序列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宏基Iconia One平板图
宏基Iconia One平板图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