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mel产品的工业传感器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4-06-4 阅读量:1221 来源: 发布人:

【导读】工业传感器包括工厂自动化系统中检测、定位或识别对象或旋转轴所需的电子设备。此类传感器会运用包括电感、磁阻、电容、光学、压力和超声波在内的各种技术。Atmel可让设计人员通过Atmel AVR微控制器系列满足各种传感器应用的需求。

热门活动:压力传感器、wifi模块、精密电阻样片申请ing~~

工业传感器包括工厂自动化系统中检测、定位或识别对象或旋转轴所需的电子设备。此类传感器会运用包括电感、磁阻、电容、光学、压力和超声波在内的各种技术。工业传感器有如下要求:可对校准值进行非易失性存储、PCB 尺寸小、模拟测量准确、可对信号调节进行运算、拥有适用于 IO-Link 等新兴标准的数字通信接口、可选择模拟输出信号、产品使用寿命长、可选择用于安全识别和验证保密通信的硬件验证产品。

IO-Link 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通信标准,用于将控制装置与传感器和促动器相连。该标准能够向后兼容常用的二进制交换信号,并引入了双向数字通信。此类新功能为终端用户带来了诸多优势,包括更易于布线、可进行远程诊断和配置。对于很多传感器设计人员而言,物理尺寸限制是影响能否集成 IO-Link 功能的关键因素。在我们提供的 TM96.0 GENIE Explorer Variant A 参考设计中,Atmel、HMT 和 MESCO Engineering 非常注重节省电路板空间。该参考设计仅有 6 x 20 mm,在现今业界中尺寸最小。该联合解决方案具有以下特性:

1、外形尺寸小
             HMT PHY 3 x 4 mm MLPD 封装包
             采用 4 x 4 mm QFN 封装并带有 8 KB 闪存的 AVR 微控制器
            单一封装解决方案途径

2、 资料清单得到了精简
            集成了反极性保护
            集成了电涌保护
            无需外部晶体

3、 面市时间快
            经过全面认证、可互操作并维护的软件栈
            经过验证的硬件平台
            带有预编译库和调试功能的评估工具包

4、灵敏度高
             大批 AVR 器件可供选择,为您的应用提供最佳方案

方案设计图

1

核心优势
1、外形尺寸小,仅有 DNF 2x2x0.5 mm;

2、提供真正的片上 EEPROM;

3、具备差分测量和可选增益级的 ADC;

4、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内部模拟参考电压保持不变;

5、高效的 8/16 位 CPU 可尽量降低功耗;

6、支持直接内存访问 (DMA) 的串行通信接口;

7、内部数字模拟转换器 (DAC) 和脉冲宽度调制 (PWM);

8、Atmel CryptoAuthentication是一款低成本、易实施的解决方案,可以为根机密信息(密钥)提供安全“保险库”,为验证提供安全机制。

相关阅读

TI霍尔效应磁传感器进一步壮大传感技术产品阵营

抢滩可穿戴,芯科全球首款数字紫外线传感器IC方案

基于MLX90316的磁性角度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