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推出接近物体感测库 提升驾驶员及行人的安全系数

发布时间:2014-05-21 阅读量:76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2014年5月21日,富士通半导体有限公司今日宣布,推出接近物体感测库 (Approaching Objective Detection Library,简称AOD),此套软件可搭配该公司的图形系统芯片,有效将车载摄像机所感测到的行人、车辆及其他邻近物体信息可视化。此产品结合该公司的专利技术,可大幅降低感测错误,且因其采用软件优化形式,无需如其他类似产品一样购置专用硬件即可执行。

富士通半导体所研发的多款车用可视化解决方案,能充分发挥其高性能车用系统单芯片的高速运作及高品质绘图能力的优势,例如整合式人机接口(HMI)系统,能整合并提供集中控制多重的显示屏幕,包括操控仪表板显示、中控台显示及抬头显示等。此外,360°全景视像系统能将多台车载摄像机的360°影像整合,使驾驶员可以以3D方式确认全方位周遭情况。
  
美国儿童及交通安全法案要求于2018年5月起制造的所有载客车辆需配备后视摄像机。有鉴于此及其他因素,市场对于能有效提供驾驶人车体周遭信息的功能产品需求势必将大幅提升。接近物体感测功能的作用在于自动感测邻近车辆及行人,并可适时提醒驾驶员,有助于减轻驾驶员的负担。目前市场对于具备接近物体感测功能且不影响整体效能的产品需求甚大。


图1: AOD 模拟画面 

富士通半导体将接近物体感测功能视为其车用可视化解决方案的重要元素,并依此原则开发接近物体感测库。此套软件采用该公司的专利技术,可降低感测错误的发生且减少误报及漏报的情形。此外,此套软件能进行平行化数据处理及其他软件优化功能,无需图像处理LSI器件等专用硬件,即可轻松实现高效能且灵活的接近物体感测系统。
  
接近物体感测库的评估版于今年五月问世,出货时将附MB86R24图形系统芯片以供测试用,商业版则将于九月上市。相信此款产品将在此类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富士通半导体希望透过优异的可视化解决方案,创造车辆与行人共存的安全环境。同时计划将其为车辆所开发的技术运用于通用系统单芯片平台,并开发更多新的监视摄像机及自动控制应用程序。
  
接近物体感测库与其他解决方案将于5月21日至5月23日,在日本横滨太平洋会展中心举办的2014年汽车工艺博览会中展演出。
  
软件运作概述:

接近物体感测库会在输入视讯串流中产生光学运作顺序(以光学方式侦测动作),且进行侦测减错处理后,将类似光学运作顺序的物体分组,以辨别移动物体。


图2:AOD 运作顺序  

软件特色:

1.接近物体感测功能

在此感测库中,以优化软件形式整合车载摄像机的影像分析功能与物体侦测辨识算法,同时采用平行化数据处理等技术加快图像处理速度,因此无须购置图像处理专用硬件,即可灵活配置各种使用条件及应用。
   
2.专利感测除错技术

全新开发的算法能有效降低误报或漏报等感测错误,且能理清导致误判的因素,并透过大量影像验证加以矫正,可有效改善低光源环境中快速移动物体的感测效果。
 
系统需求

中央处理器:ARM Cortex-A9 533MHz
ROM:90 Kbytes
RAM:4 Mbytes (输入图像尺寸: 720x480, 侦测范围:双面240 x160像素)
 
供货时程

接近物体感测库的评估版已于五月初推出,其商业版将预计于九月正式上市。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