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好?网友实测松下移动电源,用数据说话

发布时间:2014-05-20 阅读量:2521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手机充电宝即移动电源爆炸的新闻越来越多,浪费钱财不说,还危及到我们的安全,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移动电源才好?近日,一网友把自己用的松下移动电源拿到实验室测试,用测试数据告诉大家,这才是业界良心!

论坛热帖:智能手机U盘加密方案
            
下图是松下(其实就是被并购的三洋)的QE-PL201的移动电源。

 

参数:

5400mAh,拆开电芯是三洋紫头的三元材料,记得紫头在国内的标称容量是2600mAh,三洋一般是将A品电芯都自用的,2个电芯容量标作5400的话,单个应在2700,如果是A品,那也不足为奇。

由于这个玩意儿用过一段时间,现在对我来说作用也不大,就掰开来让大家看看。

 

看这做工,够结实吧。下面是两张USB接口特写。
 




手动用直流电子负载测试,手动记录,没有专用测试设备,所以没有图片。大家见谅,下面的数据是手动记录的,真实可靠。

实测数据如下:

1.满充后5V升压输出放电容量参数:

对升压后输出的5V端口0.9A放电电流,持续169min

8:00开始 绿灯 4.11V 起始放电电压和时间

9:08 黄灯 3.754V

10:46 红灯 3.477V(9:30左右已变成红灯)

10:49 红灯灭 3.358V(低电保护)

放出总容量:2.535Ah,输出功率5.05V*2.535Ah = 12.802Wh

2.电芯放电容量测试

满充后,对电源电芯1A电流直接放电,放电截止电压3.27V(有补偿测试时导线的压降,以保持电芯电压跟用5V输出测试时3.358保持一致),持续240min;

10:28 开始放电 4.08V

14:28 放电结束 3.27V(放电截止)

放电总容量:4Ah,输出功率3.6V*4Ah = 14.4Wh

3.计算转化效率 12.802Wh/14.4Wh = 88.9%

4.测试总结

实际上有3个地方我觉得是很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其一,实测发现人家的过充保护电压只有4.12V,在锂电芯循环使用时选择不满充电,是会对应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的,这个跟三洋有交流和确认过;

其二,能量转化效率高,看看上面的测试数据,在电芯的放电区间内,升压效率达到接近90%;

其三,没有完全放空电——放电在3.35V就保护;这样的电芯实际还有15%左右的容量没有放出来,如果你的移动电源放电空了,忘了充电,完全可以支撑一段时间而不会被电芯的自放电和里面电路的耗电将电池消耗到0V;实际上三洋在静态下的电路待机应在10uA-20uA级别,这样的耗电,放空的移动电源放置2,3年,电芯也仍在允许的电压以上。

在写这个之前,刚看到一个新闻报道国内的旅客过飞机安检时充电宝爆炸,这就是好与坏的差距...

扩展阅读:

大神来袭!移动电源方案最强技术解析
低成本、多功能、高效率移动电源设计方案
我爱方案秀:芯海3G+WIFI移动电源方案
相关资讯
英特尔CEO陈立武在华投资引争议,特朗普施压辞职遭强硬拒绝

近期,围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的任职资格问题,美国政界刮起一阵强风。事件源于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本月5日致函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在华投资历史及其潜在利益冲突提出尖锐质疑,认为这可能危及英特尔获得的美国政府巨额补贴(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近80亿美元)所应承担的国家安全责任,尤其涉及敏感的“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国防芯片项目。此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

中国晶圆龙头企业二季度业绩强劲,产能利用率创新高

2025年8月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两家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高两位数增长,并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内晶圆制造领域的高效运营,还反映出全球半导体需求的稳健复苏。分析机构指出,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5G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企业正通过优化产线和扩产战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设计革新显成效!三星Galaxy Z7系列全球热销,俄罗斯预售激增30%​

三星电子最新一代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甫一上市,即在全球多地区域引发显著消费热潮。最新数据显示,在俄罗斯这一三星曾战略退出的关键市场,该系列的预售表现超出预期。行业分析机构透露,相较于前代产品,Z7系列在俄罗斯的预订量实现了约30%的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采用超薄设计、轻量化大幅改进的Galaxy Z Fold 7在俄预售中占据主导,份额高达约70%,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形态革新突破的高度认可。

德州仪器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涨价,中国芯片供应链加速重构

2025年8月,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对中国客户启动覆盖超6万款产品的价格调整,涨幅达10%-30%,远超6月仅3300款产品的定向调价规模。尽管官方通知生效日为8月15日,部分客户反馈新定价已于8月4日提前执行。此次涨价涵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通信设备全品类,其中41.3%的产品涨幅超30%,工业级数字隔离器和车规电源管理芯片(PMIC)成为重灾区,涨幅普遍超过25%。

罗姆加速SiC技术布局应对市场变局,2025财年Q1利润承压

2025财年第一季度,日本罗姆半导体(ROHM)面临严峻财务挑战:营收同比下滑1.8%至1162亿日元,营业利润暴跌84.6%至1.95亿日元。尽管净利润下滑14.3%,但公司成功结束连续三季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承压主因工业机械与汽车应用领域需求疲软(销售额分别下降5%和7%),叠加中国碳化硅(SiC)厂商的竞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