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DIY】三种自制小音箱方案任你选

发布时间:2014-05-13 阅读量:1947 来源: 发布人:

【导读】音箱是宅男必备神器,虽说市面上买一个来用也不贵,但作为技术宅的你完全可以DIY一个凸显个性。今天提供3个方案供大家参考,原理和实际操作起来都不难,大家还可以借此机会温习下电路知识。三个方案各有各的特点,看个人喜好随意。

方案一

Q1是激励放大管,它给功率放大输出级以足够的推动信号;R1、RP2是Q1的偏置电阻;R3、D1、RP3串联在Q1集电极 电路上,为Q3提供偏置,使其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以消除交越失真;C3为消振电容,用于消除电路可能产生的自激;Q2、Q3是互补对称推挽功率放大 管,组成功率放大输出级;C2、R4组成“自举电路”,R4为限流电阻。

电路调试

接上3-6V直流电源,调节RP2,使Q2、Q3中点电压为1/2电源电压;调节RP3,使功放输出级静态电流为5-8mA;反复调节RP2、RP3使其两个参数均达到上述值。主要是利用三极管来实现。

元器件清单:

1
电路图

2
 
 

方案二

TDA2822M是意法半导体(ST)早期专门为便携式录放音设备开发的双通道单片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具有低交越失真和低静态电流的特点,适用于立体声和桥式放大(BTL)方式。TDA2822M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工作电压范围很宽,在2V-12V范围内都可以正常工作,不过除非 是用于耳机放大器,最好还是让TDA2822M工作于3V以上电压。

本电路是用一块TDA2822M功放集成电路接成单声道的桥式放大(BTL)方式,很少的外围元件,不用装散热器,放音效果也令人满意。

参数
 
电源电压: 2V-12V
输出功率: 2W (1KHz,8Ω,9V,10%总失真)
静态电流: ≤9mA (Vcc=3V)
谐波失真: 0.2% (1kHz,8Ω~32Ω)
闭环增益: 39dB (典型值)
负载范围: ≥4Ω

元器件清单

2

电路图

4

方案三
本方案是以集成电路TDA2030A为中心组成的功率放大器,具有失真小、外围元件少、装配简单、功率大、保真度高等特点,很适合无线电爱好者和音响发烧友自制,学生组装。电路中D1—D4为整流二极管,C11为滤波电容,C12为高频退耦电容;RP1为音量调节电位器;IC1、IC2是两个声道的功放集成电路;R1、R2、 R3、C2(R7、R8、R9、C7)为功放IC输入端的偏置电路,由于本电路为单电源供电,功放IC输入端直流电压为1/2电源电压时电路才能正常工 作;R4、R5、C3(R10、R11、C8)构成负反馈回路,改变R4(R10)的大小可以改变反馈系数。C1(C6)是输入耦合电容,C4(C9)是输出耦合电容;在电路接有感性负载扬声器时,R6、C5(R12、C10)可确保高频稳定性。

信号流程:音频信号从X1输入经音量电位器RP1,再由C1(C6)耦合,进入IC1(IC2)的1脚,由集成电路放大后从4脚输出,经输出耦合电容C4(C9)到达X2。

性能参数

输入电压:AC≤15V 
输出功率:Po=5W+5W(RL=4Ω)
输出阻抗:4—8 Ω
如果采用的是直流电,那么电路图中左下角的整流电路就可以忽略。

5

电路图

6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