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用于智能汽车检测线的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4-05-6 阅读量:86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我国汽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这间接导致汽车事故的频繁发生,为了自身安全,汽车年检必不可少。目前车辆检测网点分散,直接影响到车主质疑监管部门的管理能力以及增加了对其投诉量。如果车主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网点的车辆检测情况,则能很好地规避这个问题。

智慧汽车检测线方案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日常车辆检测管理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与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车辆安全隐患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 同时车检职能对社会开放,带来车辆检测流程标准不统一、监管不严、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该方案旨在应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规范检测流程、上报及发布手机检测 信息以及其他增值服务方面做到智慧检测。

智慧汽车检测线方案综合运用射频、微波通信等技术把被测车辆信息及对汽车检测线产生的信息实时准确有效进行监管,提高检测线的检测效率,增加车主对检测信息知晓的透明度,同时让车辆检测管理部门能宏观地掌握武汉市车辆的检测状态。

我国汽车检测现状

目前国内大多数车辆管理所对所属区域机动车进行年检和日常查验的工作大多检测线均采用半自动化的运营模式:半自动化的检测线+人工录入车辆相关资料。另外因每年年检车辆的数量不断增长,机动车年检业务逐步对社会企业开放。正因为开放后的年检业务可能会受到从业人员或地理位置等各种客观情况的影响,主管业务部门不可能实时对每个车辆的实际检测结果进行验证,这样会出现有些民营车辆检测线的流程标准不统一等客观情况。产生的后果一方面因监管不到位导致车检业务混乱,造成主管部门形象受损,更严重的是这些不合格的车辆一旦流入社会将会给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车主在检测过程中排队等候时间长并在汽车检测线过程中不能实时透明了解检测结果,这也是车主在汽车检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武汉市车检的特殊性

就武汉市而言,目前车辆检测网点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乏及时的数据传输往来,监管部门对各网点的检测情况不能时时了解。车辆检测网点分散,网点利用率不高,有些网点人满为患,有些网点却门庭冷落,直接影响到车主质疑监管部门的管理能力以及增加了对其投诉量。如果车主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网点的车辆检测情况,则能很好地规避这个问题。

多数检测线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完备,而检测线现场的技术人员一般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故障诊断问题。当出现系统故障时,就只能请专家到现场进行诊断,这样的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维护属于典型的现场维护模式,对方呼叫——出差维修——维修返回。这种传统的现场维护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显得呆板,使得检测线的效率低下,同时也是对人力资源、资金的一种浪费。提高机动车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规范化已刻不容缓。

智慧车检解决方案

通过对武汉市车辆检测线现场调研和分析研究,对如上问题提出一套综合性能检测线系统监管解决方案。系统分为三大单元:

自动识别检测单元


在检测流水线起点设置射频读写器(可考虑与现有ETC结合)和电子显示屏,一旦待检车辆靠近,读写器就会读取车辆ETC数据,将相关信息传输到核心监管平台,核心监管平台把信息写入汽车E检测APP,车主通过手机终端扫二维码进入汽车E检测读取车辆检测信息。在每一个检测环节,都配备电子显示屏及无线网络系统,车主通过电子显示屏能实时了解车辆检测情况。

大数据监管单元

将各检测网点信息及时收集在监管平台中,并通过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返回给监管平台,监管平台再将检测线上的数据与外部手机车主终端、监管单位以及其他增值服务进行互联互通,以便手机车主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车辆检测过程,能使监管单位更好地对车辆检测工作进行管理,更加便利于其他服务单位对车辆全方位的完善服务。另外,手机车主也可以通过监管平台,及时了解各检测网点的信息,对于选择到哪个网点进行车检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以免耽误车主时间,让车主更便捷地享受车检带来的优质服务。大数据监管除了可让车主对网点进行选择外,还可以使监管单位对客户更好的管理带来强劲的工具,监管单位通过平台可及时了解各网点运营情况,及时对各网点人员与车辆调度的协调做出准确判断。

公共服务单元

手机终端车主可通过核心监管平台了解到车辆所需要的信息,在流水线检测开始前,车主获得车检信息,手机信息包括车主车牌号、车主姓名、车主购车钢印等信息,在手机界面下方会有等候信息提示。到出流水线处设置的读写器也将对车辆检测完成情况进行读取,相关信息到核心监管平台,车主手机通过汽车E检测APP读取车检信息,可提示检测结果,包括合格与否、有无问题以及缴费金额等信息,车主看到信息后到服务窗口领取检测结果并进行缴费即可。这样,车主可在检测过程中,实时了解检测情况,如出现不合格情况,可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获得相关信息后选择处理方式。

该方案系统综合运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微波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信息管理技术、移动终端开发技术,能有效地利用数据分析车辆检测线现场检测的效率问题,优化检测环节;能让监管部门对汽车检测线产生的信息实时准确有效进行监管,制定标准化自动化的检测流程,让每一辆汽车安全有效通过检测,让每一辆汽车放心地上路行驶;也能让每一位车主全面实时地了解汽车检测结果。

整体解决方案能够把室内检测每个环节所产生的车辆诊断各种性能参数进行实时保存和共享,同时通过云计算在不同终端查询出现故障的状况及配套相应的技术服务,为车管部门及车主全面、准确评价汽车的使用性能和技术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