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28 阅读量:674 来源: 发布人:
著作权的类型比较多,电影、电视、音乐、文字作品、美术作品、设计图等等都受著作权法保护,侵权方式也很多,线上的、线下的、复制的、冒名剽窃的、同人作品涉及修改权的,想了下,还是范围小点比较好,我服务互联网企业比较多,所以就谈下互联网的对著作权未经授权复制他人作品的维权主要难在哪些方面。
一、法律落后于技术
人类花了几百年时间建立了著作权产业的商业模式,简而言之就是靠复制内容收费。但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出现后,复制和传播变得无比简单,以往该商业模式借助于复制、发行的壁垒销售复制件进行收费,但互联网的出现使壁垒成为了被绕过的“马其诺防线”,此时,对这种模式进行保护的著作权法也面临更新的问题。
现行的著作权法的保护重点是著作权的复制发现权,但技术使复制变得简单以后,每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复制发行内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会变成著作权法的违法者。法不责众,此时法律的地位就有点尴尬,对著作权的权利人而言,互联网侵权过于严重,个体力量很小,哪怕是象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面对如此之多的盗版源和盗版用户,其作为维权者的力量相对而言也是非常小的。
二、查明侵权者的身份难
既然要维权,就得借助法律,但这时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你无法查出侵权者的身份。互联网天生就是匿名的,所以网上注册一个用户就能发言,小用户人微言轻也就算了,微博、微信上的一些大号,粉丝或订阅者上百万,但背后谁在运营,大多数人不知道。如果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告知谁发布了盗版内容,他们多数情况下不会告诉你,即便告诉你,可能就是一串IP地址,但你不是警察,没法根据这个IP地址要求电信公司提供上网用户的登记信息。
三、侵权赔偿低
著作权侵权诉讼的赔偿低不是新闻,偶尔看到赔偿高的案件才是新闻。目前司法系统的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一个口号:与国情相适应。国情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一部热播的电影被盗播才判赔两万,文字作品的侵权案按稿费的标准赔偿,但稿费的标准还是上世纪制定的,相当的低。法院也有难处,编制就这些,如果赔偿标准高,案子涌进来,权利人和律师是受益了,法院的法官都累得半死,有啥好处?
四、避风港规则被滥用。
避风港规则指的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合理时间内删除其平台上的侵权内容,可以免责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在中国,这个为了保护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规则被滥用了。
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就是垂直搜索和应用,中国互联网存在过很多很热的论坛、影视音乐搜索、文库类产品,其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共享版权作品,这种产品,其实就是在鼓励盗版,开发者因为受到了避风港的庇护,被起诉时可以免责。此类产品发达国家很少,但中国很多,关键就在法院对于避风港规则的理解不同。我国不少法院早期这里把垂直的搜索和应用等同于普通避风港产品适用法律,不过最近有好转,快播受到压力关闭服务器就是一个信号。
7月9日,成都迎来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的盛大启幕。本届博览会紧扣“新动能、新生态、新西部”主题,在国家战略引领下,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成渝双城产业协同,通过展示前沿成果、分享发展理念、促进生态合作,加速推动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向世界级跃升,倾力打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下,高温环境中的电子照明技术面临严峻挑战。传统LED在温度超过85°C时容易出现性能衰减、颜色漂移及寿命缩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在自动化设备、医疗仪器等关键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一痛点,伍尔特电子(Würth Elektronik)通过创新研发,升级了其WL-SFTW SMT全彩高透明LED系列,引入全新RGB LED产品。这些器件将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前所未有的-40°C至+100°C,显著提升了高温工况下的可靠性和色彩稳定性,不仅克服了行业瓶颈,还为工业、户外及特种场景开辟了创新空间。本系列产品的推出,标志着高温LED技术向高端应用迈进的里程碑,满足了对耐热、节能且可变色照明的迫切需求。
华硕联席CEO许先越近期发表了关于美国对中国台湾地区关税政策影响的评论。他强调,当前美国对台湾关税的税率尚未正式公布,华硕已探讨了多种应对预案,但最终策略调整将取决于税率的具体确定。因此,公司目前采取“观望”态度,暂不进行重大行动。许先越指出,这一不确定性结合汇率波动,使得2023年下半年全球PC市场的走势难以准确预测,公司将密切监控外部环境变化。
近日,一则关于“中芯国际以5.6亿美元收购英国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PU IP部门”的消息在部分自媒体平台流传。传闻称交易已于7月6日公告并获中欧监管部门批准,引发广泛关注。然而,经多方核实与权威信息查证,该传闻纯属虚假。
2025年7月,IBM正式发布Power11服务器系列,这是该产品线五年来首次架构级革新。据IDC研究显示,全球企业面临AI转型与混合云部署的双重压力,到2028年将新增10亿个逻辑应用。在此背景下,Power11通过颠覆性设计解决了高可用性、AI集成和网络安全的协同难题,为金融、医疗等关键领域提供新一代数字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