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低功率电源转换方案

发布时间:2014-04-25 阅读量:8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方案,可以将周边环境能量转换为我们需要的电能,高效清洁,这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而且这里面的利润无可估量。无线传感器节点可将环境能源转换成电信号,可为下游电子组件供电。

方案背景

我们周围有大量环境能源,传统的能量收集方法一直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不过,新的收集工具允许我们用种类繁多的环境能源产生电能。

无线传感器节点(WSN)工作原理

它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由一些换能器组成,能将环境能源转换成电信号,其后跟着的通常是DC/DC转换器和管理器,以通过合适的电压和电流给下游电子组件供电。下游电子组件包括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收发器。

运行这个WSN需要多少功率?

从概念上看,这似乎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问题,然而实际上,由于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有点难以回答的问题。例如,需要间隔多长时间获取一次读数?或者,更重要的是,数据包多大?需要传送多远? 这是因为,获取一次传感器读数,系统所用能量约有50%是收发器消耗掉的。有若干种因素影响WSN能量收集系统的功耗特性。

当然,能量收集电源提供的能量多少取决于电源工作多久。因此,比较能量收集电源的主要衡量标准是功率密度,而不是能量密度。能量收集系统的可用功率一般很低,随时变化且不可预测,因此常常采用连接到收集器和辅助电力储存器的混合架构。

究竟需要储存多少能量,取决于几个因素:

(1) 环境能源不存在的时间。

(2) WSN占空比(即读取数据和发送数据的频度)。

(3) 辅助电能储存器(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或电池)的尺寸和类型。

(4) 环境能源是否足够? 即既能充当主能源,又有足够的富余能量给辅助电能储存器充电,以当环境能源在某些规定时间内不可用时,给系统供电。

环境能源包括光、热差、振动波束、发送的RF信号或者其他任何能够通过换能器产生电荷的能源。以下表1说明了不同能源能够产生的能量大小。
 

表1:能源及其产生的能量大小

一个毫微功率 IC 解决方案


显然,WSN 可获得的能量很低。这又意味着,该系统中所用组件必须能够应对这种低功率情况。尽管收发器和微控制器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在电源转换方面仍然存在空白。不过,凌力尔特推出的LTC3388-1/LTC3388-3可以专门应对这种需求。这是一款20V输入、同步降压型转换器,可提供高达50mA的连续输出电流,采用3mmx3mm(或MSOP10-E)封装,参见图1所示原理图。该器件在2.7V至20V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工作,适用于多种能量收集和电池供电应用,包括 “保持有效” 的电源和工业控制电源。


 
图1:LTC3388-1/LTC3388-3典型应用原理图

LTC3388-1/LTC3388-3运用迟滞同步整流方法,以在很宽的负载电流范围内优化效率。该器件在15uA至50mA负载范围内可提供超过90%的效率,且仅需要400nA静态电流,从而使其能够延长电池寿命。该器件仅需要5个外部组件,可为种类繁多的低功率应用组成非常简单和占板面积很紧凑的解决方案。

另外,该器件还提供准确的欠压闭锁(ULVO)功能,以在输入电压降至低于2.3V时禁止转换器,从而将静态电流降至仅为400nA。一旦进入稳定状态(无负载时),LTC3388-1/LTC3388-3就进入休眠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静态电流,使其达到仅为720nA。然后,该降压型转换器按需接通和断开,以保持输出稳定。当输出在持续时间很短的负载 (例如无线调制解调器,这类负载要求低纹波) 情况下处于稳定状态时,另一种备用模式禁止切换。这种高效率、低静态电流设计适用于能量收集等多种应用,这类应用需要长充电周期,同时以短突发负载为传感器和无线调制解调器供电。

结论


尽管便携式应用和能量收集系统正常工作时功率大小差异很大,从数微瓦直至高于 1W有很多电源转换IC可供系统设计师选择。不过,在需要转换毫微安电流的较低功率情况下,选择就变得有限了。而LTC3388-1/LTC3388-3单片降压型转换器的极低静态电流使该器件非常适用于低功率应用。低于1?A的静态电流可为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保持有效” 的电路延长电池寿命,实现了WSN等全新一代能量收集应用。

扩展阅读:

Altera为高性能FPGA提供高效的电源转换解决方案
小尺寸,高性能的EPC9107全功能降压电源转换演示板
传感无忧!Microchip推出极具灵活性传感器集线器方案
相关资讯
全球EDA厂商对华出口管制解除 供应链韧性挑战犹存

当地时间7月2日,全球三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及西门子EDA相继证实,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即日起解除对中国客户相关EDA软件的技术出口限制。这意味着中断月余的先进芯片设计工具供应链正式恢复。

单芯片革命!恩智浦BMx7318/7518发布,重塑锂电池管理高集成时代

在全球电气化浪潮与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动下,锂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能源存储与电动汽车的核心“大脑”,其性能与成本直接决定着终端产品的竞争力。面对市场对高精度、长寿命、强可靠及优异性价比的迫切需求,恩智浦半导体(N.V.,NASDAQ:NXPI)于2025年7月重磅推出其创新力作——BMx7318/7518系列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IC,以突破性的单芯片集成架构和卓越性能,为高压电动汽车(EV)、工业储能系统(ESS)及48V轻混系统树立了全新标杆。

三星半导体战略转型:聚焦2nm制程与HBM技术争夺英伟达订单

三星电子近期对其晶圆代工业务展开战略性调整,将发展重心从追求制程节点的技术领先转向提升商业盈利能力。这一战略重组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其核心举措包括:暂停与台积电在尖端制程上的直接竞争,转而集中资源攻克即将量产的2nm工艺,并积极拓展与英伟达等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

全球TWS耳机市场迎温和增长 头部品牌战略分化加剧

依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TWS耳机市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3%,至2028年将延续温和增长态势。这一趋势标志着行业从高速扩张转向结构性优化阶段。

毫秒级响应!威世NTCAIMM66H热敏电阻破解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困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高效精准的热管理成为行业技术攻坚的关键环节。2025年7月,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在宾夕法尼亚州马尔文与中国上海同步宣布,推出通过AEC-Q200认证的NTC浸入式热敏电阻NTCAIMM66H。这款专为液冷系统设计的小型化器件,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紧凑空间的温度监测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