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 两款最高效率与最低功耗的AC/DC 电源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4-03-31 阅读量:313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个人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白色家电、智能电表等越来越丰富,它们对电源的需求更是巨大。一次电源(AC/DC)将22OV交流电转化为我们需要的直流电,供电子产品的使用。为优化AC/DC电源,德州仪器TI设计出两款高效率低功耗的电源解决方案。

TI最高效率与最低功耗AC/DC电源方案基于两款电源管理IC:UCC28910与UCC28630。他们支持 PSR 的最新返驰式电源组件为 5 至 100W 适配器及离线电源实现低于 30mW 的待机功耗。

方案优势:

最高效率:UCC28910 可在 7.5W 设计中实现 80% 的平均效率,并可在 10% 的负载下实现 78% 的效率。UCC28630 可在 65W 至 130W 的设计中实现超过 88% 的平均效率,在 10% 的负载下实现 87% 的业界最佳效率;

最低待机功耗:符合超过欧盟委员会 (EC) 待机功耗要求,包括低于 30mW 空载待机功耗效能的 IPP 五星级行动充电器额定值及 5 至 10W 设计(UCC28910) 与 30W 设计 (UCC28630) 的欧盟行为准则(1、2 级);

更高的可靠性:这两款返驰式解决方案都支持一次侧稳压,无需光耦合器回馈电路来提高可靠性。


UCC28910与UCC28630芯片:

该 UCC28910 700V 返驰式切换器与 UCC28630 高功率绿色环保模式控制器进一步扩展了 TI 领先返驰式控制器的产品阵营,涵盖完整电源范围的 AC/DC 适配器与电源。可充分满足个人电子产品如计算机主板、打印机、白色家电以及智能电表的应用需求。

TI于 3 月 17 日至 19 日期间,在德州 Fort Worth 市举办的应用电力电子研讨会 (APEC) 上之 805 号摊位现场演示UCC28910。


TI 整合高电压功率 MOSFET 的 UCC28910 切换器将高密度与高效率进行完美整合,不仅可为 5 至 10W 设计实现业界最低的待机功耗,而且还支持 5% 的最低恒定电流输出容差,进而可为不同输入电压提供准确的最大电流。此外,UCC28630 控制器还支持一次侧稳压 (PSR) 技术,可提高 10 至 100W 电源的可靠性。

应用领域:

个人电脑、白色家电、打印机等

工具与支持

可透过  UCC28910 使用以下经过全面测试的6 款PowerLab™ 参考设计之任意一款以加速产品上市时程:

PMP9045 — 85VAC-265VAC 输入支持 5V、7.5W 低成本小型返驰;

PMP9171 — 一次侧稳压返驰支持通用 AC 输入与 15V、0.25A 输出;

PMP9115 — 一次侧稳压返驰支持通用 AC 输入与 15V、0.33A 输出;

PMP9061 — 一次侧稳压返驰支持通用 AC 输入与 16V、0.25A 输出;

PMP9176 — 超宽输入电压范围 AC-DC 降压转换器;

PMP9053 — 通用 3 相位 AC 输入与 3.3V、0.5A 输出(功能隔离);

PMP8583 — 在 500mA 非隔离准谐振返驰下针对 12.2V 的通用输入。

供货与封装

UCC28910 与 UCC28630 将于 2014 年 4 月提供样品并投入量产,这两款组件均都用 7 接脚 SOIC 封装。

扩展阅读:

我爱方案秀:双芯片LP030T LED电源驱动方案(二)
ADI基于ADP1055 的数字电源控制器设计方案
18W LED T8灯管堵头低成本(2.2元)高可靠性电源方案
相关资讯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下)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上)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