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方案网》推出2014十大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4-03-30 阅读量:124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电子市场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014年,无线充电技术将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各大厂商纷纷投入该市场。因此《我爱方案网》特别推出2014无线充电十大解决方案,详情请看下文。

1、    TI QI标准高集成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德州仪器(TI)QI 标准高集成无线充电方案基于德州仪器MPS430G2001微控制器设计,有5V和12V两种输入发射端和5V输出接收端,具有93% 的整体峰值 AC-DC 效率,两种电压规格发射端方案提供您在设计上的不同选择。

 

2、    MTK首款多模兼容无线充电方案MT3188

联发科全球首款支持多模兼容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MT3188,采用多模无线充电技术的高整合专用芯片(ASIC) ,可支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并同时完整兼容两大无线充电联盟PMA及WPC所认证的感应式无线充电发射器。
 

 
3、    IDT 首款单芯片5V无线充电发送器解决方案

IDTP9038是IDT推出的业界首款单芯片 5V 无线充电发送器解决方案,遵从 Qi标准,相比于竞争对手的解决方案,这一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能够使基于 USB 供电的无线充电减少 75% 的 IC 数量,不仅带给用户方便性而且降低方案成本。
 

4、  Panasonic 首款可满足5W输出的无线充电方案

Panasonic号称自己是业界第一个真正实现快速充电的5W无线充电方案,AN32257A满足WPC 1.1 Qi无线充电标准,不仅将输出功率提高了60%,而且将PCB占板面积也差不多降了一半,从原先的84平方毫米降低到目前的44平方毫米。

 

 
5、    飞思卡尔5W单线圈无线充电器参考设计方案

该方案采用飞思卡尔MWCT1000发送控制器IC,能够管理和执行实施无线充电发送器解决方案所需的全部控制功能。 方案经过了高度优化,符合最新的Qi标准,以极低的物料清单成本实现极高的性能,并通过WPC-A11型发送器认证,旨在提供支持多种线圈类型的通用解决方案。

 

6、    NPN 基于DSP的超小型5V Qi无线充电器设备

NXP全新5V Qi发射器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使客户能够构建超小型Qi发射器——大幅降低便携式无线充电器设计的系统成本并提供较高的自由度。通过显著降低Qi发射器的尺寸和成本,将打开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使手机制造商能够将无线充电板作为标配提供。
 

 
7、    东芝(Toshiba)高效(95%)无线充电方案

东芝(Toshiba)无线电源接收器IC“TC7761WBG”符合Qi标准,内置协议认证电路,无需外置微控制器,有助于简化系统。该芯片采用CMOS-DMOS晶圆工艺制造,可将生热量降为同类产品的70%,同时实现95%的功率转换效率,特别适合智能手机和移动配件等无线供电应用。

 

8、    五类电动汽车(EV)的无线充电方案

虽然插电式电动车仍有其优势,有部分技术供应商认为并非所有的电动车都喜欢插电式充电方案,有些车厂就想要无线充电技术。本文为大家盘点针对电动车(EV)应用的无线充电方案以及针对车内消费性装置的无线充电方案,看看谁更有潜力!
 

 
9、    兼容WPC1.1无线充电接收器解决方案

由于用户对于无线充电的强劲需求,很多公司已经在这个领域做过一些失败的尝试。这些尝试虽然不成功,但也为后来者扫清了道路。IDTP9025是一个单芯片、兼容WPC1.1标准的无线电源接收器IC,具有过温度、过电流等保护,是众多开发者首选的无线充电接收IC。

 

10、    平板电脑传输效率达80%的无线充电参考设计方案

本文介绍的飞思卡尔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参考设计由两大重要组件组成:嵌在平板电脑后盖中的发射器和接收器。该参考设计采用飞思卡尔SABRE平台,适合带 i.MX53 应用处理器的平板电脑;但该无线充电参考设计可以扩展,从而满足大多数平板电脑设计的需求。
 

相关资讯
全球首发全风冷兆瓦级航空发电系统,中国技术领跑绿色航空新赛道

2025年5月16日,北京电擎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上正式发布AGS1000型航空发电系统。作为我国首型兆瓦级全风冷、高功率密度航空发电系统,该产品实现了从材料到核心部件的100%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航空混合电推进领域迈入国际领先梯队。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对比、创新突破、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析这一跨时代产品的战略意义。

艾迈斯欧司朗VCSEL技术革新:高精度3D传感如何赋能工业4.0与智能机器人

2025年5月20日,全球光学解决方案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正式发布两款基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技术的3D传感核心组件——BIDOS® P3435 Q BELAGO 1.2点斑投射器与BIDOS® P2433 Q/V105Q121A-850泛光投射器。这两款产品通过优化红外激光技术与集成化设计,显著提升了3D传感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为工业机器人、多模态人脸识别、无人运输系统等场景带来突破性进展。

高通联手英伟达:异构计算如何颠覆AI数据中心?

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上,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Cristiano Amon)发表了题为《AI重塑计算未来》的主题演讲,全面阐述了高通在AI PC、数据中心及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安蒙强调,高通正通过“混合AI”架构与定制化硬件创新,推动终端侧与云端协同的智能革命,目标是在全球计算产业中占据核心地位。

第五代互连技术登场:NVLink Fusion突破AI算力瓶颈

"数据中心架构正在经历数十年来的首次根本性变革——人工智能正在融入每个计算平台。"在COMPUTEX 2025的发布会上,黄仁勋揭示了NVLink Fusion技术的战略意义。这项突破性互连技术通过开放NVIDIA AI平台生态系统,使合作伙伴能够构建专用AI基础设施,标志着异构计算新时代的开启。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专业计算解决方案,加速AI产业化进程

在Computex 2025展会上,英特尔正式推出面向专业计算领域的三大创新解决方案:锐炫Pro B系列GPU、Gaudi 3 AI加速器及AI Assistant Builder开发框架。此次发布的硬件与软件组合,标志着英特尔在AI产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致力于为开发者与企业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加速计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