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收发器方案

发布时间:2014-03-12 阅读量:157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现今人们都在购买各种电子产品欲组建属于自己的家庭影院,行业竞争愈来愈大,如何降低产品成本是供应商急需解决的问题。ADI设计的一个基于ADV7623的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收发器方案,不仅助系统设计人员降低家庭影院系统的设计成本和难度,还提供最新HDMI特性满足消费者的视听体验需求。

ADI参考设计是基于ADV7623的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收发器方案,下图为方案模块设计原理图。

模块设计框图
 
方案优势

ADV7623是一款高性能4输入单输出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收发器,集成了带有数字音频输入和输出的HDMI接收器和发射器,可灵活提取和插入音频,支持HDMI1.4标准:音频回传通道(ARC)。方案优势如下:

1、支持三维电视内容类型位与CEC1.4兼容片

2、所有HDMI端口均支持Xpressview快速切换

3、基于字符和图标的OSD(屏幕显示)

4、高宽带数字内容保护(HDCP1.4)

5、支持HDCP中继器

6、225MHz HDMI接收和发射支持36/30/24位色深

7、支持60HZ帧率下高达1600x1200分辨率的DVI RGB图像
 
 

硬件设计特点
 
1、HDMI以 四进一出芯片ADV7623为核心,搭配MCU和音频处理电路;

2、MCU控制EDID读取,音视频识别, HDCP解析流程控制;

3、音频电路支持模拟和数字音频,既可以由HDMI数据流解析出音频输出,也可以将外部输入音频嵌入HDMI数据流通过HDMI端口输出 ;

4、ADV7623负责HDMI数据流的编解码,音频数据的分离与嵌入,DCP的编解码,提供EDID读取。

硬件设计框图如下:





软件功能介绍

1、读取HDMI接收方的EDID,修改后提供给HDMI的发送方,以建立视频和音频格式在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匹配;

2、控制HDCP的编解码;

3、处理异常情况,比如插拔数据线等;

4、控制音频的编解码,以及音频分离或嵌入HDMI数据流。

ADV7623 HDMI 收发器电路板实物图如下:


资料下载请点击: HDMI收发器方案详细技术资料 

扩展阅读


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兼容性设计
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技术介绍

相关资讯
中国芯片产业再突破:小米自研3nm玄戒O1芯片量产开启高端化新篇章

2025年5月20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通过微博宣布,小米自主研发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并计划于5月22日发布会上推出搭载该芯片的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 Pro和OLED平板7 Ultra。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芯片设计能力正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之后全球第四家掌握3nm手机SoC技术的企业。

国产芯片突围战:国科微4TOPS算力芯片如何撼动车载AI市场?

在全球汽车智能化浪潮下,车载芯片正成为产业链竞争的核心战场。国科微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公司已完成多款车规级AI芯片和SerDes芯片的研发测试,并通过ISO26262 ASIL B功能安全认证,标志着国产芯片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本文将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动态,分析其技术布局与市场前景。

从去库存到补周期:2025上半年存储市场供需拐点深度透视

全球存储产业在2025年上半年经历了显著的价格波动周期,呈现典型的"V型"复苏态势。据TrendForce最新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五大NAND Flash头部厂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西部数据)于二季度联合实施产能调控策略,将稼动率下调10-15个百分点,这一战略性减产措施有效缓解了市场库存压力。存储器现货价格指数显示,NAND Flash产品价格在Q2实现3-8%的环比涨幅,成功扭转连续三个季度的下行趋势。

开关损耗降低55%:解析东芝第三代SiC MOSFET的竞争优势与应用前景

2025年5月20日,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芝”)宣布推出四款650V碳化硅(SiC)MOSFET器件——TW031V65C、TW054V65C、TW092V65C和TW123V65C。这些产品基于第三代SiC MOSFET技术,采用创新的DFN8×8表贴封装,显著提升了功率密度和开关效率,主要面向工业设备中的开关电源、光伏逆变器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等高增长领域。

BOM成本直降30%!贸泽首发高性价比AI处理器方案

在全球智能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贸泽电子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今日宣布正式开放Renesas Electronics RZ/V2N嵌入式AI微处理器的全球供货。这款采用创新架构的处理器专为视觉AI应用场景深度优化,通过集成式异构计算方案,成功在算力密度与能效比之间取得突破性平衡,其15 TOPS的AI推理性能搭配10 TOPS/W的能效表现,为工业视觉、移动机器人等边缘计算领域带来全新解决方案。